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異穗卷柏

異穗卷柏

異穗卷柏別名:

異穗卷柏簡介:異穗卷柏,中藥名。為卷柏科植物異穗卷柏SelaginellaheterostachysBaker的全草。分佈於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具有解毒,止血之功效。常用於蛇咬傷,外傷出血。

異穗卷柏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止血。

主治

蛇咬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敷。

藥理作用

加速血凝及止血作用。

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清熱解毒,涼血。治蛇傷,外傷出血。”

異穗卷柏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蛇咬傷:異穗卷柏15g,黃開口15g。煎服。另取異穗卷柏、烏桕葉適量,搗爛敷患處周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附註

本種植物在野外有2個類型:一類是兼有匍匐營養莖的斜生或直立能育莖(孢子枝)的植株,另一類則僅有直立能育莖,似獨立生長的植株。二者因生長狀態有明顯差異而極易誤斷為兩個種。

異穗卷柏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曬幹或鮮用。

異穗卷柏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全草呈扭曲狀,長約10cm,淡綠色或黃綠色。莖細弱,直徑3-5mm,營養葉與孢子葉均有分枝;有時僅見孢子枝。葉二型,背腹各2列,主莖(枝)上的葉較大,略疏生,分枝上的葉略小略密,展平後,中葉(腹葉)卵形或長卵形,頂端漸尖無長芒,邊緣有細齒(擴大鏡下),側葉(背葉)卵形或長卵形,稍向下彎,頂端鈍頭,近全緣。孢子葉二型,密集成扁長圓柱形的穗,穗長約1cm,生於孢子枝分枝頂端,質較柔軟,略具草腥氣,味微苦微澀。

異穗卷柏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卷柏科卷柏屬異穗卷柏。

形態特征

土生或石生,直立或匍匐,直立能育莖高10-20厘米,具匍匐莖。根托沿匍匐莖斷續孢生,但隻生直立莖下部,自莖分叉處下方生出,長0.5-3.5厘米,纖細,直徑0.1-0.3毫米,根少分叉,被毛。莖羽狀分枝,不呈“之”字形,無關節,禾稈色,下部直徑0.4-1.2毫米,莖圓柱狀,具溝槽,無毛,維管束1條,直立能育莖自下部開始分枝,側枝3-5對,1-2回羽狀分枝,小枝稀疏,規則,莖上相鄰分枝相距1.5-6厘米,分枝無毛,背腹壓扁,莖在分枝部分中部連葉寬3-6毫米,末回分枝連葉寬2.4-5.6毫米。葉全部交互排列,二形,草質,表面光滑,無虹彩,邊緣不為全緣,不具白邊。莖上的腋葉較分枝上的大,卵圓形,近心形,分枝上的腋葉對稱,卵形或長圓形,1.4-2.6毫米×0.4-1.2毫米,邊緣有細齒。中葉不對稱,分枝上的中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1.0-1.6毫米×0.4-0.8毫米,相互排列不是非常近,背部不呈龍骨狀,先端外展或與軸平行,先端具尖頭或短芒,基部楔形,邊緣具微齒。側葉不對稱,主莖上的明顯大於側枝上的,側枝上的側葉長圓狀卵圓形,外展或下折,排列疏或密,1.8-2.7毫米×0.7-1.8毫米,先端急尖。邊緣有細齒,上側基部擴大,加寬,覆蓋小枝,上側基部邊緣有細齒,下側基部圓形,具細齒。孢子葉穗緊密,背腹壓扁,單生於小枝末端,5-25毫米×1.5-3.5毫米;孢子葉明顯二形,倒置,上側的孢子葉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鐮形,邊緣具緣毛或具細齒,背部不呈龍骨狀,先端具尖頭到芒,上側的孢子葉具孢子葉翼,孢子葉翼達葉尖,邊緣具短睫毛或細齒,下側的孢子葉卵狀披針形,邊緣具緣毛,先端具長尖頭,龍骨狀,脊上具睫毛;大孢子葉分佈於孢子葉穗上下兩側的基部,或大、小孢子葉相間排列。大孢子橘黃色;小孢子橘黃色。

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650m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林邊。

葉聯村  十一名  羅溪王下村  道婆庵  埠首末站  腳輪  手下人  五嶺  燒指  東京電梯小  明僧紹  莫斯科行動  擔桿頭  揚尼斯  割刀  彩虹梨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