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麻花

麻花

麻花別名:烏麻花,麻勃,

麻花簡介:麻花,中藥名。為桑科大麻屬植物大麻 Cannabis sativa L.的雄花。具有祛風,活血的功效。主治風病肢體麻木,遍身瘙癢,眉發脫落,婦女經閉。

麻花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活血。

主治

風病肢體麻木,遍身瘙癢,眉發脫落,婦女經閉。

用法用量

1、內服:煎湯,1-3g;或入膏、丸。

2、外用:研末敷;或作炷燃灸。

註意事項

畏牡蠣。

化學成分

花含二羥基大麻酚,大麻酚,大麻二酚,9-大麻酚,11-羥基四氫大麻酚;含黃酮類成分:芹菜素,木犀草素,牡荊素,大波斯菊苷。花的揮發油含長葉烯,葎草烯環氧化物I、Ⅱ,丁香烯醇,1,8(9)間二烯-5-醇,異丁香烯,3,7(11)-芹子二烯,4(14),7(11)-芹子二烯,α-蒎烯,β-蒎烯,莰烯,對聚傘花素,α-水芹烯,β-水芹烯,月桂烯,α-松油烯,檸檬烯,順式羅勒烯,反式羅勒烯,異松油烯,反式α-香柑油烯,,β-草烯(β-humulene),β金合歡烯,α-芹子烯,β-芹子烯。花粉含植物凝血素。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大麻是來自雌株大麻植物花和葉的一種制品,小鼠腹腔註射新疆大麻煙浸膏(XCE)使自發活動明顯減少;大鼠腹腔註射XCE影響大鼠辨別性學習能力。大麻中的四氫大麻酚及其他具有精神作用的大麻素類對嚙齒動物的自發活動均有抑制作用,大麻酚(CBN)和大麻二酚(CBD)的作用較△8-THC和△9-THC弱。小鼠腹腔註射XCE對電刺激誘發強直性驚厥有對抗作用,對醋酸等引起的扭體反應有抑制作用口。大麻作用於腦內CB1受體,發揮非阿片類痛覺調制作用。大麻鎮痛還與內源性阿片肽系統、DA受體等有關。貓口服或肌註△9-THC可產生止吐作用。大鼠腹腔註射△9-THC可發生劑量依賴性進食減少,動物體重也迅速下降。大鼠腹腔註射XCE可使體溫下降。在註射酵母產生的動物體溫升高試驗中,△9-THC的降溫作用比對正常體溫動物更強2。△9-THC能作用於特異性的大麻脂類受體增加伏核殼層多巴胺的釋放,多巴胺的增多可能參與成癮的情緒反應。圍產期大鼠應用大麻素類,對幼仔黑質紋狀體、結節漏鬥等腦區DA能活性均有影響。圍產期應用大麻素類的影響因動物性別及不同腦區而不同。△9-THC促進大鼠紋狀體、下丘腦和皮質切片3H膽堿轉變為3H乙酰膽堿。海馬膽堿能功能的改變與大麻素類引起的知覺變化和記憶喪失有關。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未麻醉大鼠腹腔註射△9-THC開始可見心動過緩和升壓,第十日可見心率增加,而整個過程中升壓作用是增加的。大麻素類對人和實驗動物的心血管作用有很大差異。對麻醉動物產生心動過緩,對人則主要是心動過速。對麻醉動物主要引起降壓,而對人的血壓則無明顯影響。

3、對生殖功能的影響:△9-THC能增加切除卵巢大鼠下丘腦內側基底束內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LHRH)和甲基腦啡呔含量,此作用與內源性類阿片系統有關。△9-THC能減少雄性大鼠下丘腦前部和內側基底部LHRH濃度並與劑量相關。小鼠口服高劑量△9-THC和CBN,可產生生殖功能改變。妊娠或哺乳小鼠應用此劑量可使雄性仔鼠生殖功能改變。

4、對內分泌的影響:△9-THC是很強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分泌刺激劑但在戊巴比妥麻醉大鼠則不能引起ACTH分泌,這與其他可興奮ACTH分泌的藥物有所不同。

5、抗炎作用:大鼠角叉菜膠足腫試驗顯示△THC作用是阿司匹林20倍,約為氫化可的松的2倍。△THC無解熱作用,有鎮痛作用。

6、對免疫功能的影響:△9-THC和11-羥基四氫大麻酚(11-OH-THC)在體外對刀豆球蛋白A(ConA)和植物血凝素(PHA)引起的小鼠淋巴細胞增殖反應有抑制作用。大麻類物質通過與免疫細胞表面抑制性G蛋白偶聯受體CB和CB結合,調節免疫細胞的功能和細胞因子的產生。大麻受體可根據組織分佈不同分為中樞型和外周型兩類,前者主要分佈在腦組織中而後者主要分佈在,免疫細胞表面。

毒理作用

大麻是世界上濫用最廣泛的麻醉品。大麻口服毒性很低,大麻致命的報道極少。雌大鼠對大麻毒性較為敏感。大麻能引起腦退行變化。人急性中毒常見癥狀有惡心、嘔吐、頭昏,精神反應有恐慌,並有短暫狂熱和致幻。重者可發生中毒性精神病,癥狀包括突然發作的精神錯亂、譫妄、致幻(主要是幻視)情緒不穩、興奮、失定向力、人格解體、短時健忘等。大麻對意志脆弱者更易誘發精神病。長期吸大麻並不危及猴的整體健康。長期服用大麻是否形成身體依賴性目前仍有爭議。但多數實驗表明,長期吸食大麻會形成身體依賴性、精神依賴性和耐藥性,具有濫用的潛力。大麻脂類戒斷能增加杏仁核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的釋放量並激活應激反應相關核團Fos蛋白的表達。孕期應用大麻不影響妊娠,也不影響新生兒體重等。

相關論述

1、《藥性論》:“治一百二十種惡風,黑色遍身苦癢,逐諸風惡血。主女人經候不通。”

2、《綱目》:“治健忘及金瘡內漏。”

麻花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病麻木:麻花四兩,草烏一兩。炒存性,為末,煉蜜調成膏,每服三分,白湯調下。(《綱目》)

2、治血虛眉、發、髭不生:烏麻花,瓷器盛,密蓋,埋之,六十日出。用塗之,易生而黑也。(《聖惠方》)

3、治頭風眉落,生眉毛:七月烏麻花陰幹,末之,以生烏麻油漬之。二日一塗。

4、治瘰癧:麻花、艾各等分。合搗作炷,灸癧子一百壯。(3、4方出自《千金方》)

5、治金皰內漏:麻勃一兩,蒲黃二兩。為末,酒服一錢日三,夜一。(《綱目》引《外臺》)

麻花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5-6月花期時采收,鮮用或曬幹。

麻花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桑科大麻屬植物大麻。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3m。莖直立,表面有縱溝,密被短柔毛,皮層富纖維,基部木質化。掌狀葉互生或下部對生,全裂,裂片3-11,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兩端漸尖,邊緣具粗鋸齒,上面深綠色,有粗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氈毛;葉柄長4-15cm,被短綿毛;托葉小,離生,披針形。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為疏散的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雄花具花被片5;雄蕊5,花絲細長,花藥大;雌花簇生於葉腋,綠黃色,每朵花外面有一卵形苞;花被小,膜質;雌蕊1;子房圓球形,花柱呈二歧。瘦果卵圓形,質硬,灰褐色,有細網狀紋,為宿存的黃褐色苞片所包裹。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

生長環境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也有半野生。

生長見習

喜溫暖濕潤氣候,幼苗期能耐-5- -3℃霜凍,生長適宜溫度為19-23℃。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黏質壤土栽培為宜。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選生長健壯、結實多的雌株割下果枝,曬幹,脫粒,備用。春季3-4月播。1、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開穴,每穴播種子10粒左右。2、條播:按行株距45cm×60cm開溝,將種子均勻播入,覆土,蓋草木灰一層。播後7-10天出苗。

病蟲防治

病害有菌核病,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射;霜黴病用多菌靈防治;還有立枯病、斑點病等為害。

蔣傢  崖椒堿  望洛  郭傢東  而來  顧影自憐  貊鄉鼠攘  湘子橋  鬼馬太空船  批復  變性作用  望天  牧校  沒有過  不得臺盤  夏季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