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
来源:74U閱讀網
五倍子別名:鹽麩葉上球子,文蛤,百蟲倉,木附子,漆倍子,紅葉桃,旱倍子,烏鹽泡,
五倍子簡介:五倍子,中藥名。為漆樹科鹽膚木屬植物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麩楊Rhus potaninii Maxim.或紅麩楊Rhus punjabensis Stew.var.sinica(Diels)Rehd.et Wils.葉上的蟲癭,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Bell)Baker寄生而形成。具有斂肺降火,止咳止汗,澀腸止瀉,固精止遺,收斂止血,收濕斂瘡的功效。主治咳嗽,咯血,自汗,盜汗,久瀉,久痢,遺精,滑精,崩漏,便血痔血,濕瘡,腫毒。
五倍子功效作用
功能
斂肺降火,止咳止汗,澀腸止瀉,固精止遺,收斂止血,收濕斂瘡。主治
1、咳嗽,咯血:本品酸澀收斂,性寒清降,入於肺經,既能斂肺止咳,又能清肺降火,適用於久咳及肺熱咳嗽。
2、自汗,盜汗:本品功能斂肺止汗。
3、久瀉,久痢:本品酸澀入大腸,有澀腸止瀉之功。
4、遺精,滑精:本品入腎,又能澀精止遺。
5、崩漏,便血痔血:本品有收斂止血作用。
6、濕瘡,腫毒:本品外用能收濕斂瘡,且有解毒消腫之功。
7、西醫診為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心源性哮喘、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腹瀉、多汗、盜汗、遺精、盆腔炎、子宮脫垂等病屬正氣虛弱,久治不愈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1-1.5g。外用:適量。研末外敷或煎湯熏洗。不良反應
1、五倍子的毒性主要與其所含的成分鞣酸有關,鞣酸對肝臟有一定毒性。局部應用五倍子提取物也有刺激作用。中毒癥狀主要可見腹痛,嘔吐,瀉下或便秘,極大量內服可引起灶性肝細胞壞死。中毒常因內服量過大或藥不對癥引起。
2、對於毒性的防治,主要通過控制藥物用量,不宜超量過多。治療上無特殊要求,一般采取對癥治療。
註意事項
外感風寒或肺有實熱之咳嗽及積滯未清之瀉痢忌服。化學成分
本品主含沒食子鞣質60%-70%、沒食子酸2%-4%以及樹脂、脂肪、蠟質、淀粉等。藥理作用
沒食子酸對蛋白質有沉淀作用,與皮膚、黏膜的潰瘍面接觸後,其組織蛋白質即被凝固,形成一層被膜而呈收斂作用;腺細胞的蛋白質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產生黏膜幹燥;神經末梢蛋白質的沉淀,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現象。與若幹金屬、生物堿苷類形成不溶解化合物,因而用作解毒劑。對小腸有收斂作用,可減輕腸道炎癥,止腹瀉。此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傷寒、副傷寒、痢疾、炭疽、白喉、綠膿等桿菌均有抑制作用。毒理作用
五倍子鞣質按1.875mg/kg劑量給94隻小鼠皮下註射,3d死亡72隻。給藥後3次取血測得小鼠血清ALT酶數值,均顯著高於生理鹽水組,肝臟組織形態檢查,可見大部分肝細胞壞死及變性。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腸虛瀉痢,為末,熱湯服之。”
2、《本草綱目》:“斂肺降火,化痰飲,止咳嗽、消渴、盜汗、嘔吐、失血、久痢……治眼赤濕爛,消腫毒、喉痹,斂潰瘡金瘡,收脫肛子腸墜下。”“其味酸咸,能斂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其氣寒,能散熱毒瘡腫;其性收,能除瀉痢濕爛。”五倍子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肺虛久咳,配五味子、罌粟殼等藥同用。
2、治肺熱痰嗽,配瓜萎、黃芩、貝母等藥同用。
3、治熱灼肺絡、咳嗽咯血,配藕節、白及等藥同用。
4、治自汗、盜汗,可單用研末,配蕎面等份作餅,煨熟食之;或研末水調敷肚臍處。
5、治久瀉久痢,配訶子、五味子同用,以增強澀腸之功。
6、治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滑精者,配龍骨、茯苓等同用,如玉鎖丹(《和劑局方》)。
7、治崩漏,可單用,或配棕櫚炭、血餘炭等同用。
8、治便血、濤血,配槐花、地榆等同用,或煎湯熏洗患處。
9、治濕瘡流水、潰瘍不斂、瘡癤腫毒、肛脫不收、子宮下垂等,可單味或配枯礬研末外敷或煎湯熏洗。
相關配伍
1、五倍子配地榆:五倍子味酸澀而性寒,其性收斂,長於收斂止血,並能清肺經浮熱而降火;地榆味苦沉降,酸澀收斂,微寒清熱,為清熱涼血,收斂止血之佳品。兩藥伍用,可增強收斂止血作用,同時,肺與大腸相表裡,肺中浮熱得清,大腸亦自清亍。適用於便血、痔血等。
2、五倍子配茯苓:五倍子酸澀收斂,入大腸經,有澀腸止瀉之功;茯苓甘平,甘則能補,淡則能利,長於健脾補中止瀉。兩藥配伍,一能健脾補中治其根本,一能澀腸止瀉治其標。適用於脾虛濕盛,瀉痢不止,久瀉便血者。
3、五倍子配枯礬:五倍子外用,長於解毒消腫,收澀斂瘡;白礬煅後稱之為枯礬性收斂,善蝕腐肉、生好肉、燥濕濁、清熱毒、解瘡腫。兩藥合用,能收濕斂瘡,消腫生肌。研末加甘油調成糊狀,塗在有帶的紗佈塊上,貼於糜爛處,可治療宮頸糜爛。
4、五倍子配五味子:五味子斂肺滋腎,斂汗止汗,生津止渴,澀精止瀉;五倍子斂肺降火,斂汗止汗,澀腸止瀉。二藥參合,益腎固精,斂汗止汗,澀腸止瀉功效益彰。適用於氣虛自汗、陰虛盜汗諸證;肺虛久咳久喘諸證;大腸不固之久瀉久痢;男子精關不固遺精滑精、女子赤白帶下,崩漏諸證。此外,脫肛、子宮脫垂,以及各種內臟弛緩、下垂,亦可使用。
鑒別用藥
1、五味子與五倍子:兩者不僅名稱相似,且功用亦相近,均味酸收斂,有斂肺止咳、斂汗止汗、澀精止遺、澀腸止瀉的作用,都可用於肺虛久咳、自汗盜汗、遺精滑精、久瀉不止等。然五倍子性寒又具清肺降火及收斂止血之功,可治肺熱咳嗽、崩漏下血、便血、尿血及外傷出血等;其外用能解毒消腫、收澀斂瘡。而五味子滋腎益氣、生津止渴、寧心安神,可治肺腎虛喘、津傷口渴及心悸失眠等。概言之,五味子與五倍子的功效相近,但五味子性偏溫,酸斂之中,尚有滋養之性;五倍於性偏寒,功專收斂,又能降火,而無滋養之功。
2、烏梅與五倍子:二藥均為收澀藥,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之功,用於肺虛久咳及久瀉、久痢。但烏梅酸、澀,性平,還具有安蛔止痛,生津止渴之功,用於蛔蟲引起的腹痛、嘔吐、四肢厥冷的蛔厥證及虛熱煩渴。五倍子酸澀收斂,性寒,寒能凊熱,既能斂肺止咳,又有清熱降火之功,故既能用於肺虛久咳,又能用於肺熱痰嗽。五倍子還具有固精止遺,斂汗止血之功,用於遺精滑精,自汗盜汗,崩漏下血或便血痔血。
相關藥品
痰咳凈片(散)、小兒健脾貼膏。相關方劑
固沖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藥膳食療
五倍子燉雄烏雞:
1、功效:斂肺、澀腸、固精、止血、解毒。適用於肺虛久咳、久痢、久瀉、脫肛、自汗、盜汗、早泄、遺精、便血、衄血等癥。
2、原材料:雄烏雞1隻,五倍子30克,薑5克,料酒10克,鹽5克,味精3克,蔥10克,胡椒粉3克。
3、做法:將五倍子洗凈,雄烏雞宰殺後,去毛、內臟及爪,薑拍松、蔥切段。將五倍子、雄烏雞、薑、蔥、料酒同放燉鍋內,加入清水2800毫升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45分鐘,加入鹽、味精、胡椒粉即成。
4、用法:佐餐食用,每日2次。
五倍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摘下蟲癭。煮死內中寄生蟲,幹燥。生用。炮制方法
1、五倍子:取原藥材,敲開,除去蟲垢及雜質,搗碎。
2、炒五倍子:取凈五倍子,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用時敲開,除去蟲卵。
五倍子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置通風幹燥處。五倍子藥材鑒別
鑒別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五倍子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沒食子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F254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酸乙酯-甲酸(5: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藥材性狀
1、角倍:菱形、卵圓形或紡錘形,長3-8cm,直徑2-5cm,具有不規則的角狀分枝。表面灰黃色或淡黃棕色,被灰白色軟滑短柔毛。質硬脆,破碎後中空,斷面角質狀,有光澤,壁厚1-2mm,內壁平滑,有多數黑褐色死蚜蟲、黑色粉末狀蚜蟲卵及排泄物附著於內壁上,並時有1-2對遊離於角倍中的白色絲團,絲團表面又附有多數蚜蟲屍體,內壁上附有白色粉霜狀或結晶狀的蠟祥物。氣特異,味澀。
2、肚倍:長圓形或紡錘形,略扁,無角狀分枝;表面暗灰黃綠色,有多數淺縱紋,柔毛較少;壁厚約3mm。以個大、完整、壁厚、色灰褐、純凈者為佳。經驗認為內壁佈滿蚜蟲者為優。
飲片性狀
1、五倍子:為不規則的角質樣碎片,有光澤,表面顯刮毛後痕跡。氣特異,味澀。
2、炒五倍子:形如五倍子,表面微黃色。
常見偽品
混淆品:
紅倍花(五倍子花):為紅倍花蚜蟲Nurudearosea(Mats.)TsaietTang寄生在鹽膚木RhuschInensIsMill葉上的蟲癭。外形如花,基部作樹枝狀數次分枝,每一分枝的端部扁形膨大,青綠色,成熟時變為鮮紅,呈玫瑰色。
五倍子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漆樹科鹽膚木屬植物鹽膚木、青麩楊和紅麩楊等葉上的蟲癭。形態特征
1、鹽膚木: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2-10m。小枝棕褐色,被銹色柔毛,具圓形小皮孔。奇數羽狀復葉互生,葉軸及葉柄常有翅;小葉5-13,小葉無柄;小葉紙質,多形,常為卵形或橢圓狀卵形或長圓形,長6-12cm,寬3-7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邊緣具粗鋸齒或圓鋸,葉面暗綠色,葉背粉綠色,被白粉,葉面沿中脈疏被柔毛或近無毛,葉背被銹色柔毛。圓錐花序寬大,頂生,多分枝,雄花序長30-40cm,雌花序較短,密被銹色柔毛;花小,雜性,黃白色;雄花花萼裂片長卵形,長約1mm,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約2mm,開花時外卷,雄蕊伸出,花絲線形,花藥卵形;雌花花萼裂片較短,長約0.6mm,花瓣橢圓狀卵形,長約1.6mm;花盤無毛;子房卵形,長約1mm,密被白色微柔毛;花柱3,柱頭頭狀。核果球形,略壓扁,徑約4-5mm,被具節柔毛和腺毛,成熟時紅色,果核徑3-4mm。花期8-9月,果期10月。
2、青麩楊:落葉喬木,高5-8m。樹皮灰褐色,小枝無毛。奇數羽狀復葉互生,葉軸圓筒形,有時在上部的小葉間有狹翅;小葉7-11,具短柄;小葉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0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多少偏斜,近圓形,全緣,兩面沿中脈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0-20cm,被微柔毛;苞片鉆形,長約1mm,被微柔毛;花白色,徑2.5-3mm;花梗長約1mm、被微柔毛;花萼外面被微柔毛,裂片卵形,長約1mm,兩面被微柔毛,邊緣具細睫毛,開花時先端外卷;花絲線形,長約2mm,在雌花中較短,花藥卵形;花盤厚,無毛;子房球形,徑約0.7mm,密被白色柔毛。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直徑3-4mm,密被具節柔毛和腺毛,成熟時紅色;內含種子1顆。
3、紅麩楊: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4-15m。樹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數羽狀復葉互生,葉軸上部有狹翅;具小葉7-13,無柄或近無柄,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5-12cm,寬2-4.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全緣,下面沿脈有細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5-20cm,密被微絨毛;花小,雜性,白色;花暮裂片狹三角形;花瓣長圓形,開花時先端外卷;花絲線形;花藥卵形;花盤厚,紫紅色,無毛;子房球形,徑約1mm,1室,花往3。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略壓扁,徑約4mm,成熟時暗紫紅色,被具節柔毛和腺毛。種子小。花期5月,果期9-10月。
分佈區域
1、鹽膚子:分佈於全國各地(除新疆、青海外)。
2、青麩楊:分佈於山西、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3、紅麩楊:分佈於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道地產區
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出產,而以四川為主。生長環境
1、鹽膚子:生於海拔350-2300m的石灰山灌叢、疏林中。
2、青麩楊:生於海拔900-2500m白山坡疏林或灌叢中。
3、紅麩楊:生於海拔460-3000m的石灰山灌叢或密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