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皮
来源:74U閱讀網
野芫荽別名:假芫茜,香信,番香茜,山芫荽,番鬼芫茜,大芫荽,德馬炸鎖,阿瓦芫荽,日本芫荽,洋芫荽,刺芫荽,假芫荽,節節花,野香草,側香荽,竻芫茜,
野芫荽簡介:野芫荽,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刺芹EryngiumfoetidumL.的帶根全草。分佈於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貴州等地。具有發表止咳,透疹解毒,理氣止痛,利尿消腫之功效。用於感冒,咳喘,麻疹不透,咽痛,胸痛,食積,嘔逆,脘腹脹痛,瀉痢,腸癰,肝炎,淋痛,水腫,瘡癤,燙傷,跌打傷腫,蛇咬傷。
野芫荽功效作用
功能
發表止咳,透疹解毒,理氣止痛,利尿消腫。主治
用於感冒,咳喘,麻疹不透,咽痛,胸痛,食積,嘔逆,脘腹脹痛,瀉痢,腸癰,肝炎,淋痛,水腫,瘡癤,燙傷,跌打傷腫,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搗敷。相關論述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疏風除熱,芳香健胃。治感冒胸痛,消化不良,腸炎腹瀉,蛇咬傷。”野芫荽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寒感冒:山芫荽15g,蔥頭3隻,生薑3片,共搗爛,拌熱粥服。(《惠陽地區中草藥》)
2、治扁桃體炎,毒蛇咬傷:幹野芫荽15g,煎服,外用野鮮芫荽適量,搗敷。
3、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幹野芫荽15g,煎服。或取野鮮芫荽適量,切細,涼拌作菜吃。(2-3方出自《紅河中草藥》)
野芫荽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曬幹。炮制方法
揀除雜質,洗凈,切段,曬幹。野芫荽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全草長15-35cm,有的可達60cm。主根粗短,圓錐形,須根眾多,灰褐色。基生葉8-12片,皺縮,展平後呈倒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0-20cm,寬2-3.5cm,黃綠色,基部漸窄而成一扁平葉柄,邊緣有硬骨質和刺狀齒,羽狀脈直達鋸齒尖端成為硬刺。花莖自植株中央伸出,粗壯而長,中部以上分為2枝,並帶有披針形的短葉,長2-3cm,頂端尖銳,邊緣3-5裂或不分裂,具疏而銳利的齒。有殘留多數小花,成頭狀花序聚於花莖的分叉處,易脫落,殘留萼片尖硬刺手。雙懸果極細,呈卵形,長僅1mm左右,表面具微細的棕色瘤狀小點。全株香氣較濃,味辛微苦。以葉片多,氣香膿者為佳。野芫荽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傘形科植物刺芹。形態特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1-40厘米或超過,主根紡錘形。莖綠色直立,粗壯,無毛,有數條槽紋,上部有3-5歧聚傘式的分枝。基生葉披針形或倒披針形不分裂,革質,長5-25厘米,寬1.2-4厘米,頂端鈍,基部漸窄有膜質葉鞘,邊緣有骨質尖銳鋸齒,近基部的鋸齒狹窄呈剛毛狀,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無毛,羽狀網脈;葉柄短,基部有鞘可達3厘米;莖生葉著生在每一叉狀分枝的基部,對生,無柄,邊緣有深鋸齒,齒尖刺狀,頂端不分裂或3-5深裂。頭狀花序生於莖的分叉處及上部枝條的短枝上,呈圓柱形,長0.5-1.2厘米,寬3-5毫米,無花序梗;總苞片4-7,長1.5-3.5厘米,寬4-10毫米,葉狀,披針形,邊緣有1-3刺狀鋸齒;小總苞片闊線形至披針形,長1.5-1.8毫米,寬約0.6毫米,邊緣透明膜質;萼齒卵狀披針形至卵狀三角形,長0.5-1毫米,頂端尖銳;花瓣與萼齒近等長,倒披針形至倒卵形,頂端內折,白色、淡黃色或草綠色;花絲長約1.4毫米;花柱直立或稍向外傾斜,長約1.1毫米,略長過萼齒。果卵圓形或球形,長1.1-1.3毫米,寬1.2-1.3毫米,表面有瘤狀凸起,果棱不明顯。花果期4-12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貴州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1450m的丘陵、山地林下、林邊、路旁、溝邊等陰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