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燕窩
来源:74U閱讀網
碧桃幹別名:桃梟,鬼髑髏,桃奴,梟景,幹桃,氣桃,陰桃子,桃幹,癟桃幹,
碧桃幹簡介:碧桃幹,中藥名。為薔薇科桃屬植物桃Amygdalus persica L.或山桃A.davidiana(Carr.)C.de Vos ex Henry的幼果。具有斂汗澀精,活血止血,止痛的功效。主治盜汗,遺精,心腹痛,吐血,妊娠下血。
碧桃幹功效作用
功能
斂汗澀精,活血止血,止痛。
主治
盜汗,遺精,心腹痛,吐血,妊娠下血。
用法用量
1、內服:煎湯,6-9g;或入丸散。
2、外用:研末調敷;或燒煙熏。
相關論述
1、《別錄》:“療中惡腹痛。”
2、《日華子》:“治肺氣,腰痛,破血,治心痛,酒摩暖服之。”
3、汪穎《食物本草》:“主吐血。燒存性,研末,米湯調服。”
4、《綱目》:“治小兒虛汗,婦人妊娠下血,破伏梁結氣,止邪瘧。燒煙熏痔瘡。燒黑油調,敷小兒頭上肥瘡軟癤。”
5、《分類草藥性》:“治膀胱疝氣,遺精,婦女月經閉塞。”
6、《飲片新參》:“生津,止汗。治勞咳。養胃除煩。”
7、《安徽中草藥》:“開音。”
8、《全國中草藥匯編》:“止痛。治胃痛,疝痛。”
碧桃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盜汗,虛汗:碧桃幹30g,浮小麥45g,糯稻根15g,紅棗10個。水煎服。(《甘肅中醫驗方集錦》)
2、治妊娠下血不止:幹桃(燒灰存性)、地榆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白滾湯調下。(《丹臺玉案》)
3、治伏梁氣,在心下結聚不散:桃奴三兩。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溫酒調下二錢。(《聖惠方》)
4、治瘧:樹上自幹桃子二七枚,黑豆一兩,巴豆七粒(去皮心膜,出盡油)。上三味,搗羅為細末,滴冷水丸如梧桐子大,丹砂為衣。每服一丸,井華水吞下。(《聖濟總錄》幹桃丸)
5、治音啞:癟桃幹7個(煅炭存性),研末,大棗30g煎水沖服。(《安徽中草藥》)
6、治卒然半身不遂:癟桃十60-90g,桔梗15-18g,丹參30g。水煎,沖黃酒,早晚飯前各服1次。(《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7、治小兒頭瘡:樹上幹桃燒研,入膩粉、麻油調搽。(《聖惠方》)
碧桃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4-6月未成熟的幼果,經風吹落後拾取,翻曬4-6天,由青色變為青黃色即得。碧桃幹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癟桃幹呈矩圓形或卵圓形,長1.8-3cm,直徑1.5-2cm,厚0.9-1.5cm。先端漸尖,呈鳥喙狀,基部不對稱,有的存有少數棕紅色的果柄。表面黃綠色,具網狀皺縮紋理,並密被黃白色柔毛。質堅硬,不易折斷。破開,斷面內果皮厚而硬化,腹縫線凸出,背縫線不明顯。含未成熟種子1枚。氣微弱,味微酸澀桃奴呈扁壓狀卵形,較小,表面毛茸更多。質軟,斷面內果皮較薄,未硬化。
碧桃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薔薇科桃屬植物桃或山桃。形態特征
1、桃:落葉小喬木,高3-8m,小枝綠色或半邊紅褐色,無毛。葉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葉柄長1-2cm,通常有1至數枚腺體;葉片橢圓狀披針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邊緣具細鋸齒,兩面無毛。花通常單生,先於葉開放;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外被絨毛;花瓣5,倒卵形,粉紅色,罕為白色;雄蕊多數;子房1室,花柱細長,柱頭小,圓頭狀。核果近球形,表面有短絨毛,果肉白色或黃色,離核或黏核。種子1枚,扁卵狀心形。花期3-4月,果熟期6-7月。2、山桃:落葉小喬木,髙5-9m。葉互生,托葉早落;葉柄長1.5-3cm;葉片卵狀披針形,長4-8cm,寬2-3.5cm。花單生,萼片5,花瓣5,闊倒卵形,粉紅色至白色。核果近圓形,黃綠色,表面被黃褐色柔毛。果肉離核;核小,堅硬。種子1顆,棕紅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分佈區域
1、桃:原產我國,各地普遍栽培。2、山桃:分佈於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四川雲南陜西、甘肅等地。生長環境
山桃:生於海拔800-1200m的山坡、山谷溝底或荒野疏林及灌叢內。生長見習
桃喜陽光和溫暖的氣候,在肥沃高燥的砂質壤土中生長最好。怕澇,在低窪堿性土壤中生長不良。幼樹抗寒力弱,容易凍梢。耐修剪,壽命較短。繁殖方式
嫁接繁殖為主。栽培技術
用山桃、毛桃為砧木,可增強其抗澇、抗寒性。供砧木用桃核在濕沙中完成春化階段,使硬殼容易裂開,易於發芽,3月播種,4月上旬即可出芽。不經沙藏的種子,可在秋季播種,選地勢高燥的圃地培育桃苗,苗木生長迅速,當年秋季幼苗可長20-30cm高。芽接般以8月上、中旬為宜,多采用丁字形芽接法,或在春季4月上旬進行枝接,多采用切接、腹接和劈接法。病蟲防治
1、病害有:桃炭疽病,主要為害果實,也為害葉和新梢,發芽後噴65%代森鋅500倍液2-3次;流膠病,發生在樹枝幹,加強栽培管理枝於塗白,預防凍害和日燒傷,防治蛀食枝幹的害蟲。2、蟲害有:桃蚜,為害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