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林背子

林背子

林背子別名:野漆樹根,

林背子簡介:林背子,中藥名。為漆樹科植物木蠟樹Rhus succedanea L.的根或根皮。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的功效,主治尿血,血崩,帶下,瘡癬。

林背子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止血。

主治

主要用於尿血,血崩,帶下,瘡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搗敷或研末凋敷。

化學成分

樹皮含鞣質21.35%。樹汁含漆酚、漆酶;木材含非瑟素和黃顏木素。葉含野漆樹甙,也含鞣質。果實含漆樹酸、木蠟樹素A和木蠟樹素B。種子、殼、種仁含油分別為30.1%,56.36%,9.52%。種子還含蠟,內含廿二烷二酸和廿烷二酸。

藥理作用

醇提取物在離體平滑肌器官上(如小腸、大腸、子宮、支氣管),具有桔抗組織胺、5-羥色胺及乙酰膽堿的作用,與Antazoline(抗組織胺藥)、麥角酸二乙胺(抗五羥色胺藥)及阿托品之性質相似,唯強度較弱。臨床上用治哮喘、咳嗽、下瀉、腹痛等。漆樹酸的鈉鹽易溶於水。小量漆樹酸能使蛙、兔心臟收縮增強、搏動增快、舒張充分,因而搏出量增加,但大量則抑制心臟;對傳導系統有延緩作用,還能興奮迷走神經末梢,使心跳變慢(作用短暫);對血管則為收縮(小量時使冠狀動脈擴張);小量使動物血壓上升,大量則降壓,對呼吸中樞有興奮作用。小量使瞳孔擴大,大量則使其縮小。對子宮有某種興奮作用。大量能麻痹中樞神經系統,但不侵犯運動神經及橫紋肌。漆樹酸鈉對傢兔致死量為0.00667g/kg,有輕度的蓄積作用。其漆引起的皮炎可用非那更加以防治。

相關論述

1、《貴州草藥》:清熱止血,利水通淋。治小便出血,崩,帶。

2、《四川常用中草藥》:殺蟲,解毒。治濕熱瘡毒,蟲瘡,癬癩。

林背子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小便出血:林背子五錢。煨水沖苦竹水五錢服。(《貴州草藥》)

2、治崩、帶:林背子一兩。煨甜酒水服。(《貴州草藥》)

林背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

林背子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漆樹科植物木蠟樹。

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達10m。小枝粗壯,無毛;頂芽大,紫褐色,外面近無毛。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常集生於小枝頂端,無毛,長25-35cm,有小葉9-15,葉軸和葉柄圓柱形;葉柄長6-9cm;小葉對生或近對生,小葉柄長2-5mm,葉片長圓狀橢圓形、闊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0cm,寬2-5.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多少偏斜,圓形或闊楔形,全緣;兩面無毛,葉背常具白粉;側脈15-22對,弧形上升,兩面略突。圓錐花序長7-15cm,為葉長之半,多分枝,無毛;花小,單性異株,黃綠色,徑約2mm;花梗長約2mm;花萼裂片闊卵形,先端鈍,長約1mm;花瓣5,長圓形,先端鈍,長約2mm,中部具不明顯的羽狀脈;雄蕊5,伸出,花絲線形,長約2mm,花藥卵形,長約1mm;花盤5裂;子房球形,徑約0.8mm,無毛,花柱1,短,柱頭3裂,褐色。核果大,偏斜,徑7-10mm,壓扁,先端偏離中心,外果皮薄,淡黃色,無毛,中果皮厚,蠟質,白色;果核堅硬,壓扁;幹時有皺紋。

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臺灣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2500m的林中。

秦國  睪丸破裂  通裕路  浩澤廠  三倍體  尊像  葛竹  已婚者  照妖鏡  劉北  焊槍  丁香  西柿路  神探南茜  晝伏夜行  賈汪老站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