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勾兒茶
来源:74U閱讀網
酸藤果別名:酸蔃子,酸藤頭,信筒子,咸酸果,
酸藤果簡介:酸藤果,中藥名。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子Embelialaeta(L.)Mez的幹燥成熟果實。又稱酸蔃子、酸藤頭、信筒子、咸酸果,分佈於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具有補血,收斂止血之功效。常用於血虛,齒齦出血。酸藤果屬常綠藤狀灌木,生長在海拔300~1000m的山谷灌叢或林中較濕潤處。同屬約140種,我國有20種,產於東南至西南各地區。常見種尚有長葉酸藤子、白花酸藤果、矩葉酸藤果等。酸藤果除含一定量的營養成份外,果皮和果肉還含有花色素,酸藤果色素作為加工食品的添加色素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開發和利用價值.
酸藤果功效作用
功能
補血,收斂止血。主治
血虛,齒齦出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藥理作用
1、抗生育作用。
2、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
3、孕激素樣活性和抗孕激素樣活性。
相關論述
《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果葉治維生素C缺乏癥,貧血。”酸藤果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胃酸缺乏、齒齦出血:鮮酸藤果6-9g,水煎服。(《實用中草藥圖典》)
2、治食欲不振:酸藤果9g,水煎服。(《實用中草藥圖典》)
酸藤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果實成熟時采收,蒸熟,曬幹。炮制方法
揀除雜質,整理潔凈。酸藤果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漿果圓球形,熟時紅色或紫黑色,幹後黑褐色,直徑5-6mm,平滑,或有縱皺縮條紋和少數腺點。氣微,味酸、甜。酸藤果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紫金牛科植物酸藤子。形態特征
酸藤子,又名酸果藤。攀援灌木或藤本,稀小灌木,長1-3m。葉互生;葉柄長5-8mm;葉片堅紙質,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3-4cm,寬1-1.5cm,稀長達7cm,寬2.5cm,先端圓形、鈍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緣,背面常有薄白粉,中脈隆起,側脈不明顯。總狀花序,腋生或側生,生於前年無葉枝上,長3-8mm,被細微柔毛,有花3-8朵,基部具1-2輪苞片;花梗長約1.5mm,有時被微柔毛,小苞片鉆形或長圓形,具緣毛,通常無腺點;花4數,長約2mm;花萼基部連合達1/2和1/3,萼片卵形或三角形,先端急尖,具腺點;花瓣白色或帶黃色,分離,卵形或長圓形,先端圓形或鈍,長約2mm,具緣毛,裡面密被乳頭狀突起,具腺點;雄蕊在雌花中退化,在雄花中略超出花瓣,基部與花瓣合生,花絲挺直,花藥背部具腺點;雌蕊在雄花中退化,在雌花中較花瓣略長,子房瓶形,花柱細長,柱頭扁平或幾成盾狀。果球形,直徑約5mm,腺點不明顯。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果期4-6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1800m的草叢、灌叢或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