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漿參
来源:74U閱讀網
膽礬別名:石膽,畢石,君石,黑石,銅勒,甚石,立制石,制石液,膽子礬,鴨嘴膽礬,翠膽礬,藍膽礬,
膽礬簡介:膽礬,中藥名。為硫酸鹽類膽礬族礦物膽礬的晶體,或為硫酸作用於銅而制成的含水硫酸銅結晶。主產於雲南。具有湧吐痰涎,解毒收濕,祛腐蝕瘡的功效。主治風痰壅塞,喉痹,癲癇,誤食食物,風眼赤爛,口瘡,牙疳以及腫毒不潰或胬肉。
膽礬功效作用
功能
湧吐痰涎,解毒收濕,祛腐蝕瘡。主治
1、主要用於風痰壅塞,喉痹,癲癇,誤食食物,風眼赤爛,口瘡,牙疳以及腫毒不潰或胬肉。
4、西醫診為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食物中毒、癲癇屬於風痰壅盛者,口腔炎、化膿性皮膚病屬於濕毒蘊結者。
用法用量
內服:0.3-0.6g,溫湯化服;或入九、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或水溶化外洗。不良反應
1、中毒者多在15分鐘內(快者5分鐘)發病,初見惡心流涎,嘔吐頻繁(吐出物初為藍色水樣,繼而為血樣液體),腹痛泄瀉(瀉下水樣稀便,呈藍色或血樣便),口腔有特殊金屬味;伴出汗,視力不佳,血壓下降,大量失水,虛脫,昏迷不醒,呼吸困難等。1-2天後,可出現寒戰發熱(38-39℃),全身發黃,小便呈醬油樣,心動過速,心律失常,面色蒼白,肝區疼痛,嗜睡狀態。實驗室檢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貧血(溶血性貧血),紅細胞減少(可減少至0.66×10/升),血紅蛋白下降(可降至40克/升),肝功能異常(主要是谷丙轉氨酶升高,可升至500單位)。出現血尿、少尿,甚則無尿。嚴重者,可有血管麻痹,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狂躁譫妄,或昏迷抽搐,常於中毒後5-7天死於循環衰竭。偶有在一日內因心力衰竭、血壓下降而危及生命者。2、中毒救治:立即用1%亞鐵氰化鉀(黃血鹽)洗胃,服用氧化鎂、活性炭末等導瀉。解毒劑首選依地酸二鈉鈣,每次1克,1日4次口服,或每次0.25-0.5克,1日2次肌註,或每次0.5-1克(用5%葡萄糖液稀釋成0.25%-0.5%),1日2次靜滴,每療程3-5次;也可用青黴胺或二巰基丁二酸鈉。如有酸中毒可適當補充碳酸氫鈉溶液;若有溶血現象時,可用氫化可的松,必要時輸新鮮血液及對癥治療。
3、明礬屬有毒之品,口服極易出現中毒癥狀,一般多外用。所以,預防措施為內服時須謹慎小心,掌握好劑量,註意用法,並防止與皂礬混淆,以防中毒。
註意事項
體虛者忌服。
1、《本草經集註》:水英為之使。畏牡桂,菌桂、芫花、辛夷、白薇。
2、《藥性論》:陸英為使。
化學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為含水硫酸銅(CuSO4·5H2O)。
藥理作用
1、催吐的作用:內服後能刺激胃壁末梢神經反射至延髓嘔吐中樞,引起反射性嘔吐。
2、腐蝕的作用:膽礬的濃溶液能引起局部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可退翳。
3、抑菌的作用:膽礬對常見的化膿性球菌,腸道傷寒、副傷寒、痢疾桿菌和沙門氏菌等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4、收斂制泌的作用:膽礬外用時,可溶性銅能與蛋白質結合,生成不溶性蛋白質化合物而沉淀,其稀溶液有收斂制泌作用。
5、對消化系統的影響:膽礬具有利膽的作用。
6、此外,膽礬可由黏膜吸收,補充體內銅的不足。
毒理作用
膽礬是多親和性毒物,可作用於全身各系統:對口腔、胃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局部粘膜充血、水腫、潰瘍。對心、肝、腎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亦有很強的親和力。此外,還能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明目,目痛,金瘡,諸痛痙,女子陰蝕痛,石淋,寒熱,崩中下血,靖邪毒氣。
2、《本草綱目》:石膽,其性收斂上行,能湧風熱痰涎,發散風木相火,又能殺蟲,故治咽喉口齒瘡毒有奇功也。
3、《本草述》:樓全善有雲:喉痹惡寒者,皆是寒折熱、寒閉幹外,熱鬱於內,切忌膽礬酸寒等劑點喉,反使其陽鬱不升,為患反劇。若然,則此味宜於喉閉及纏喉風者,乃治陰不能蓄陽之痹,是為風淫,屬不惡寒之喉痹也。
膽礬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用於中風、癲癇等癥見痰涎壅盛,呼吸困難者,膽礬具有湧吐之功,引涎外出而開閉塞,有急則治標之意,常以之為末,溫醋湯調下取吐。若誤食毒物,尚未吸收者,亦可急用此法,以排出毒物。
2.用於喉痹,喉風,咽喉腫痛,痰涎壅盛,聲如拽鋸,可用膽礬取吐;亦可與祛風化痰散結之白僵蠶同研吹喉,以吐出痰涎,且可解毒。
3.用於口瘡,牙疳。膽礬有解毒去腐之功,治牙疳,牙齦腐爛,臭穢難聞,可用膽礬外敷,若與胡黃連、兒茶為末敷,益增清熱解毒之效。
4.用於爛弦風眼。膽礬可解毒收濕,用之燒礫,泡湯洗眼。
5.用於痔瘡,腫毒。膽礬可解毒消腫,單用煅末蜜調;若痔漏膿水,久不生肌,可用煅膽礬與龍骨、白石脂、黃丹研末外敷,以解毒收濕生肌治療瘡腫毒,皮色不變,漫腫無頭,常與血竭、蟾酥、麝香等外敷,以消腫毒;若腫毒不破,以其外用,可促其速潰。
相關配伍
1、膽礬配白僵蠶:膽礬長於湧吐痰誕,解毒收濕,祛腐蝕瘡;白僵蠶善於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兩藥配伍,可增強湧吐痰涎,化痰散結的作用。適用於風熱痰涎壅塞。
2、膽礬配胡黃連 : 膽礬長於湧吐痰誕,解毒收濕,祛腐蝕瘡;胡黃連善於退虛熱,除疳熱,退骨蒸。兩藥配伍,具有清熱解毒,收濕斂瘡的作用。適用於口瘡牙疳。
鑒別用藥
1、膽礬與瓜蒂:二者均為性苦寒之藥,有湧吐痰飲的作用,均可用於風痰壅塞,喉痹,癲癇之證。膽礬可用於湧吐誤食毒物,瓜蒂則可治療宿食停留於胃。二者均可外用不同處是膽礬研末撒或調敷,瓜蒂吹鼻。膽礬的湧吐作用強於瓜蒂,並有解毒收濕、蝕瘡去腐之用於風眼赤爛和腫毒不破等。瓜蒂可祛濕熱,治療因濕熱引起的濕熱黃疸和濕傢頭痛。
2、膽礬與常山:二者均為湧吐藥,具有湧吐痰涎的作用,用於痰涎壅盛。膽礬性酸寒,有強烈的湧吐痰涎的作用,故用於風熱痰涎壅盛,喉痹腫痛及用於風痰所致的癲癇驚狂;尚能解毒收濕,祛腐蝕瘡,又可用於誤食毒物,鳳眼赤爛,口瘡牙疳,腫毒不潰,胬肉疼痛等。而常山辛開苦泄,宣可去壅,善開痰結,以湧吐胸中痰飲為主;常山性苦寒,尚具有清熱,開痰,截瘧的功效,故多用於瘧疾寒熱。
相關藥品
飛龍奪命丹。相關方劑
二聖散(《嚴氏濟生方》)、膽礬散(《沈氏尊生書》)。
膽礬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可於銅礦中挖得,選擇藍色透明的結晶,即得。人工制造者,可用硫酸作用於銅片或氧化銅而制得。膽礬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密封,防風化。膽礬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斜方扁塊狀、棱柱狀。表面不平坦,有的面具縱向纖維狀紋理。藍色或淡藍色;條痕白色或淡藍色。半透明至透明。玻璃樣光澤。體較輕,硬度近於指甲;質脆,易砸碎。氣無,味澀。以塊大、色深藍、透明、質脆、無雜質者為佳。
飲片性狀
參見藥材性狀。
膽礬礦物學信息
礦物種屬
硫酸鹽類膽礬族礦物膽礬的晶體,或為硫酸作用於銅而制成的含水硫酸銅結晶。形態特征
晶體結構屬三斜晶系。單晶體呈厚板狀或短柱狀,但不常見。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腎狀或粒狀。多具棱角,表面不平坦,深藍色或附有風化物一白色粉霜。分佈區域
天然膽礬主要產於我國西北地區。主產於雲南昆明、山西絳縣;江西、廣東、陜西、甘肅亦產。道地產區
主產雲南昆明、會澤,山西鋒縣等地;此外,江西、廣東、陜西、甘肅等省亦產。生長環境
主要產於我國西北等氣候幹燥地區銅礦床的氧化帶中。理化性質
半透明,硬度2.5,性極脆,易打碎,斷口貝殼狀。相對密度2.1-2.3。極易溶於水,使水呈均勻的天藍色。有毒,為多親和性毒物,可作用於全身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