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樹根
来源:74U閱讀網
豆渣樹別名:冬瓜木,紅皮嶺麻,鹿食,白花盞,高山望,白蒼木,
豆渣樹簡介:豆渣樹,中藥名。為安息香科植物赤楊葉Alniphyllumfortunei(Hemsl.)Makino的根和葉。分佈於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水腫,小便不利。
豆渣樹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利水消腫。主治
風濕痹痛,水腫,小便不利。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煎水洗。豆渣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幹。豆渣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安息香科植物赤楊葉。形態特征
赤楊葉,又名擬赤楊。喬木,高15-20米,胸徑達60厘米,樹幹通直,樹皮灰褐色,有不規則細縱皺紋。不開裂;小枝初時被褐色短柔毛,成長後無毛,暗褐色。葉嫩時膜質,幹後紙質,橢圓形、寬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8-15(-20)厘米,寬4-7(-11)厘米,頂端急尖至漸尖,少尾尖,基部寬楔形或楔形,邊緣具疏離硬質鋸齒,兩面疏生至密被褐色星狀短柔毛或星狀絨毛,有時脫落變為無毛,下面褐色或灰白色,有時具白粉,側脈每邊7-12條;葉柄長1-2厘米,被褐色星狀短柔毛至無毛。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8-15(-20)厘米,有花10-20多朵;花序梗和花梗均密被褐色或灰色星狀短柔毛;花白色或粉紅色,長1.5-2厘米;花梗長4-8毫米;小苞片鉆形,長約3厘米,早落;花萼杯狀,連齒高4-5毫米,外面密被灰黃色星狀短柔毛,萼齒卵狀披針形,較萼筒長;花冠裂片長橢圓形,長1-1.5厘米,寬5-7毫米,頂端鈍圓,兩面均密被灰黃色星狀細絨毛;雄蕊10枚,其中5枚較花冠稍長,花絲膜質,扁平,上部分離,下部聯合成長約8毫米的管,花藥長卵形,長約3毫米;子房密被黃色長絨毛;花柱較雄蕊長,初被稀疏星狀長柔毛,以後被毛脫落。果實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8)10-18(-25)毫米,直徑6-10毫米,疏被白色星狀柔毛或無毛,外果皮肉質,幹時黑色,常脫落,內果皮淺褐色,成熟時5瓣開裂;種子多數,長4-7毫米,兩端有不等大的膜質翅。花期4-7月,果期8-10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2200m的常綠闊葉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