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革襉菌
来源:74U閱讀網
白牛膽根別名:山白芷,土白芷,小茅香,尋骨風,鐵桿香,白面風根,
白牛膽根簡介:白牛膽根,中藥名。為菊科旋覆花屬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Buch.-Ham.)DC.的根。具有祛風散寒,化痰止咳,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感冒,咳嗽,頭痛,牙痛,胃痛,疝氣,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白牛膽根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散寒,化痰止咳,消腫止痛。主治
風寒感冒,咳嗽,頭痛,牙痛,胃痛,疝氣,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研末撒敷,或鮮品搗敷。
註意事項
《廣西民族藥簡編》:“忌吃酸、辣食物。”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祛風痰,散熱毒。治哮喘。”
2、《分類草藥性》:“走表散寒,治咳嗽。”
3、《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行氣,散寒,消腫止痛。主治感冒,偏正頭痛,產後風痹,跌打腫痛。”
4、《江西草藥》:“主治風濕關節痛,腰痛,牙痛,胃痛,上吐下瀉,小兒疳積,還可治漏,白帶,黃腫,瘧疾。”
5、《雲南中草藥》:“行氣活血,止血,解毒生肌。主治慢性腎炎,疝氣,內臟出血,瘡癰。”
6、《浙江藥用植物志》:“消腫,解毒。治肺結核,腎炎水腫,乳腺炎,腸炎,月經不調,濕疹瘡癤,毒蛇咬傷。”
白牛膽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肺結核:羊耳菊根60g。豬排骨或青殼鴨蛋同燉服。(《福建藥物志》)
2、治頭痛,牙痛:白面風根21-30g。水煎去渣,加雞蛋(去殼)2個,同煮,服湯食蛋。
3、治胃痛:白面風根15g,鐵掃帚根9g,黃毛茸草12g。水煎服。
4、治風濕關節痛,腰痛:白面風根30g,黑豆60g。酒水各半煎服。(2-4方出自《江西草藥》)
5、治痢疾:(白牛膽)鮮根60g(幹根30g),水煎,白痢加紅糖,紅痢加白糖調服,日2-3次。(《常用青草藥選編》)
6、治婦女崩漏:白牛膽根60g。切片,同小母雞肉炒熟,再水煮,去渣,取湯及雞肉內服。(《湖南農村常用中草藥手冊》)
7、治小兒疳積:白面風根60g,豬肝60g。水燉,服湯食肝。(《江西草藥》)
8、治放射性皮炎:(白牛膽)根研細粉,外撒患處,或用煮沸過的植物油調勻塗敷患處。(《浙江藥用植物志》)
白牛膽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立夏後采挖,鮮用或曬幹。
白牛膽根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頭部常殘留短小地上莖。根呈圓柱形,有分枝,長2-5cm,直徑0.3-1.5cm。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有稀疏須根或須根脫落殘痕。根皮薄,刮去表皮則呈灰褐色而有油性。質堅硬,切斷面木質部灰黃色,有黃色油點散在,根頭部中央有髓,呈海綿狀。有特殊香氣,用手刮擦根部嗅之氣更香。味辛、微苦。
白牛膽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菊科旋覆花屬植物羊耳菊。形態特征
亞灌木,高70-200cm,根莖粗壯,多分枝。莖直立,粗壯,全株被污白色或淺褐色絹狀或棉狀密茸毛。葉互生;中部葉有長約0.5cm的柄,上部葉無柄;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中部葉長10-16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近楔形,邊緣有小尖頭細齒或淺齒,上面被基部疣狀的密糙毛。頭狀花序倒卵形,多數密集於莖和枝端成聚傘圓錐狀;總苞片5層,外層較內層短3-4倍,被白色或帶褐色茸毛;小花黃色,外圍花舌片短小或無舌片;中央筒狀花狹漏鬥狀。瘦果長圓柱形,被白色長絹毛,冠毛褐黃色,約與筒狀花等長,有50餘條糙毛。花期6-10月,果期8-12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3200m的亞熱帶、熱帶低山或亞高山的濕潤或幹燥的丘陵地、荒地、灌叢或草地,在酸性土、砂土及黏土上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