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子葉
来源:74U閱讀網
巴掌草別名:千靈丹,紅草鞋,獅子利,獅子尾,狗舌草,
巴掌草簡介:巴掌草,中藥名。為微子目、蘭科、兜蘭屬植物。分佈於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全草入藥,性平味辛,具有止咳平喘,清熱解毒,祛風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肺結核,支氣管炎,哮喘,風濕骨痛,類風濕關節炎,慢性胃痛,腸胃炎,泄瀉,蛇咬傷,瘡癤,跌打損傷,脾腫大。
巴掌草功效作用
功能
止咳平喘,清熱解毒,祛風止痛。
主治
肺結核,支氣管炎,哮喘,風濕骨痛,類風濕關節炎,慢性胃痛,腸胃炎,泄瀉,蛇咬傷,瘡癤,跌打損傷,脾腫大。
用法用量
9-15g;鮮品30-60g,絞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巴掌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跌打腫痛:巴掌草搗爛,調酒外敷。(《廣西本草選編》)
2、疔瘡腫毒:巴掌草搗爛,調紅糖外敷。(《廣西本草選編》)
3、毒蛇咬傷:巴掌草30-60g,搗爛,加好白酒30-60g調勻,取汁內服,渣敷傷口周圍。(《廣西本草選編》)
巴掌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可采,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幹。
巴掌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蘭科兜蘭屬同色兜蘭。形態特征
地生或半附生植物,具粗短的根狀莖和少數稍肉質而被毛的纖維根。葉基生,二列,4-6枚;葉片狹橢圓形至橢圓狀長圓形,長7-18厘米,寬3.5-4.5厘米,先端鈍並略有不對稱,上面有深淺綠色(或有時略帶灰色)相間的網格斑,背面具極密集的紫點或幾乎完全紫色,中脈在背面呈龍骨狀突起,基部收狹成葉柄狀並對折而彼此套疊。花葶直立,長5-12厘米,紫褐色,被白色短柔毛,頂端通常具1-2花,罕有3花;花苞片寬卵形,長1-2.5厘米,寬1-1.5厘米,先端略鈍,背面被短柔毛並有龍骨狀突起,邊緣具緣毛;花梗和子房長3-4.5厘米,被短柔毛;花直徑5-6厘米,淡黃色或罕有近象牙白色,具紫色細斑點;中萼片寬卵形,長2.5-3厘米,寬亦相近,先端鈍或急尖,兩面均被微柔毛,但上面有時近無毛,邊緣多少具緣毛,尤以上部為甚;合萼片與中萼片相似,長寬約2厘米,亦有類似的柔毛;花瓣斜的橢圓形、寬橢圓形或菱狀橢圓形,長3-4厘米,寬1.8-2.5厘米,先端鈍或近斜截形,近無毛或略被微柔毛;唇瓣深囊狀,狹橢圓形至圓錐狀橢圓形,長2.5-3厘米,寬約1.5厘米,囊口寬闊,整個邊緣內彎,但前方內彎邊緣寬僅1-2毫米,基部具短爪,囊底具毛;退化雄蕊寬卵形至寬卵狀菱形,長1-1.2厘米,寬8-10毫米,先端略有3小齒,基部收狹並具耳。花期通常6-8月。分佈區域
產於廣西西部、貴州和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和泰國也有分佈。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1400米的石灰巖地區多腐殖質土壤上或巖壁縫隙或積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