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桃葉珊瑚葉
来源:74U閱讀網
滇池黃連別名:
滇池黃連簡介:滇池黃連,中藥名。為楝科植物滇黔地黃連MunroniahenryiHarms的全株。分佈於西南及廣西等地。具有祛風通絡,行氣止痛,截瘧之功效。常用於感冒發熱,跌打損傷,風濕疼痛,胃痛,瘧疾。
滇池黃連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通絡,行氣止痛,截瘧。主治
感冒發熱,跌打損傷,風濕疼痛,胃痛,瘧疾。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9g;或研末,每次1.5-3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註意事項
不宜多服。脾胃虛寒及孕婦慎服。~《雲南中草藥》:“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多。忌豆類、蕎面。”相關論述
1、《廣西中藥志》:“葉:散瘀消腫,接骨。治跌打骨折。”
2、《雲南中草藥》:“行氣止痛,活血祛瘀,截瘧。主治骨折,跌打損傷,風濕,胃痛,氣脹腹痛,惡性瘧疾。”
滇池黃連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臨床用於治療牙痛(地黃連根放痛處),黃疸型肝炎,胃潰瘍疼痛,慢性咽喉炎,腮腺炎,痢疾,瘧疾,痛經,骨質增生,疔瘡和蛇咬傷等。相關配伍
治瘧疾:(滇地黃連)20-30g。水煎,加白酒數滴為引服,每日2劑。(《彝藥志》)附註
該物種在貴州資源量較小,應加以保護。同屬植物單葉地黃連在部分地區亦作為滇黔地黃連入藥使用。滇池黃連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楝科植物滇黔地黃連。形態特征
矮小灌木,高15-30cm。莖不分枝。奇數羽狀復葉簇生於莖頂,連柄長5-7cm,被柔毛;小葉5-7,頂生小葉具柄,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7cm,寬1.5-3cm,先端漸尖、鈍,基部楔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側生小葉無柄,基部1對最小,先端渾圓或鈍,通常全緣;中部的較大,卵形、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2-4.5cm,全緣或先端有少數鈍齒。總狀花序腋生,通常具2-3花,有小苞片;花白色,長達3cm;花梗長0.5-2cm;被長柔毛;萼片5裂達基部,裂齒披針形,外被長柔毛;花瓣5,與雄蕊管合生,上部分離,雄蕊的花絲筒先端撕裂狀,花藥10;子房被長柔毛。蒴果扁球形,徑5-8mm,被柔毛,基部有宿存萼。種子淡褐色,表面下凹。花期5-6月,果期6-11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廣西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1400m的林下陰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