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振標 “青山英烈”和“青山忠魂”
来源:74U閱讀網
本 名:鄒元標
字 號:字爾瞻號南皋
所處時代:明朝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江西吉水縣縣城小東門鄒傢
出生時間:1551年
去世時間:1624年
主要作品:《願學集》《太平山居疏稿》
地 位:東林黨三君之一
官 職:左都禦史
鄒元標(1551年-1624年),字爾瞻,號南皋。江西吉水縣縣城小東門鄒傢人,明代東林黨首領之一,與趙南星、顧憲成號為“三君”。
鄒元標幼有神童之稱,九歲通《五經》,萬歷三年(1575年)在都勻衛所(後改名南臬書院)講學。萬歷五年(1577年)中進士,入刑部觀察政務,與伍惟忠友好,為人敢言,勇於抨擊時弊,因反對張居正“奪情”,“被當場廷杖八十,發配貴州,潛心鉆研理學。
萬歷十一年(1582年),回朝廷吏部給事中,他又多次上疏改革吏治,觸犯瞭皇帝,再次遭到貶謫,降南京吏部員外郎。以疾歸,居傢講學近三十年。天啟元年(1621年)任吏部左侍郎,後因魏忠賢亂政求去。崇禎元年(1628年),追贈其為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特謚忠介。有子鄒燧。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鄒元標從小聰穎好學,9歲即學習儒傢經書。
20歲時跟隨嘉靖進士胡直出遊,遍歷名山大川,拜訪瞭諸多書院,飽聞各傢學說,深受影響。
萬歷三年(1575年)在都勻衛所(後改名南臬書院)講學。
萬歷五年(1577年),鄒元標考中進士,入刑部觀察政務。與伍惟忠友好,為人敢言,勇於抨擊時弊。
反對奪情
萬歷五年(1577年)九月二十六日,張居正父親病死,首輔張居正居喪不丁憂,鄒元標三次上疏反對“奪情”,奏章說:“陛下以為張居正對國傢有利嗎?張居正論才幹雖然有所作為,學術根基卻非正途;志向雖然遠大,卻過於剛愎自用。他的一些政策措施不合情理,比如州縣入學的人數,限定為十五六人。有關官署迎合他的旨意,更加減少數量。這是選拔賢才的路子不廣。各地判決囚犯,也有一定的數量,有關部門害怕受處分,數量上一定追求有所富餘。這是刑罰實施得太無節制。大臣拿瞭俸祿茍且偷生,小臣害怕獲罪保持沉默,有的人今天陳述意見,明天卻遭到瞭譴責。這是上下言路沒有通暢。黃河泛濫成災,老百姓有的以荒草地為傢,以喝水充饑,而有關部門卻充耳不聞。這是老百姓的疾苦沒有得到救濟。其他諸如任用殘酷的官員,埋沒傑出的人才,真是舉不勝舉。臣恭恭敬敬地讀皇帝的詔示,上面說道:‘朕的學業還沒有完成,志向還沒有確定,先生就離開瞭我,將使前功盡棄瞭。’陛下還這樣說,真是國傢無盡的福份啊。雖然如此,輔助完成皇上的學業,協助樹立皇帝的志向的人,不能說朝廷就沒有啊。幸好是張居正遭遇父母喪事,還可以挽留,倘若不幸就此離去,陛下的學業莫非就此不得完成,志向莫非終究不能確定麼?臣看到張居正的上疏說:‘世上先有非同尋常的人,然後才能做非同尋常的事。’這是把奔喪看作事而不屑於去做的人。誰不知道人隻有恪守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倫理才能成其為人。現在這個人,父母活著時不去照顧,父母死瞭不去奔喪,還自我吹噓為非同尋常的人,世道人心不認為他喪失天良,就認為他是豬狗禽獸,這能叫作非同尋常的人嗎?”
奏疏寫好,放入懷中然後上朝。正好趕上吳中行等人受廷杖刑。鄒元標等打完棍子後,把奏疏拿出來交給中官,哄騙他說:“這是請假的奏疏。”等奏疏呈上後,張居正十分惱怒,也將鄒元標打瞭八十棍子,貶職流放都勻衛,都勻衛位於萬山叢中,與少數民族雜居,鄒元標處之泰然。更加專心研究理學,學問得到很大的進步。巡撫禦史受張居正的指使,將要陷害鄒元標。路過鎮遠在那裡住宿,一個夜晚,禦史突然死瞭。
正直遭忌
鄒元標流放瞭六年,萬歷十一年(1582年),張居正去世,征召授官吏科給事中,首先陳述培養道德觀念、親近大臣部屬、嚴肅法令準則、尊崇儒傢品行、整頓地方吏治五件事。不久彈劾罷免禮部尚書徐學謨、南京戶部尚書張士佩。
慈寧宮遭火災,鄒元標又上疏陳述有關時事政治六件事。其中說道:“臣先前進獻無欲望的教誨,陛下嘗試自我檢查,是真沒有欲望呢,還是節制瞭欲望?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不為。’陛下的確應該盡快徹底地自我檢查,著意節制自己的欲望。”
這個時候,明神宗正當壯年,沉迷於聲色巡遊、宴席,以為鄒元標指責自己,很不高興,降旨責怪他。首輔申時行因為鄒元標是自己的門生,卻彈劾罷免瞭他的姻親徐學謨,也心懷不滿,於是把他貶職為南京刑部照磨。調任兵部主事。征召改任吏部,提升員外郎,因病免職。後起用候補驗封。陳述吏治十件事,百姓疾苦八件事,奏疏接近一萬言。文選員外郎空缺,尚書宋纟熏請求任用鄒元標,很久都沒有消息,宋纁接連上疏催促。給事中楊文煥、禦史何選也幫著說話。明神宗大怒,斥責宋纁,將楊文煥、何選貶到外地,而將鄒元標調往南京。刑部尚書石星為他辯解,也遭到明神宗的責備。
鄒元標在南京過瞭三年,稱病回傢。很久之後,起用為本部郎中,不去赴任。不久母親死,定居鄉裡講學,跟他學習交遊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名氣也越來越大。朝廷內外上疏舉薦被遺失的人才,共有幾十甚至百道奏疏,沒有不把鄒元標列在第一位的,終於不被起用。
東林三君
從萬歷十八年(1590年)至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鄒元標整整三十年居傢講學,未涉仕途。在這期間,鄒元標與顧憲成、趙南星成為“東林黨三君”。
明光宗即位,征召鄒元標為大理寺卿。尚未到任,被提拔為刑部右侍郎。
天啟元年(1621年)四月,鄒元標重返朝廷,有感於朝內黨派紛爭,大臣各懷偏見的情況,向明熹宗進諫“和衷”之議,說:“現在國傢這個樣子,都是二十年來各大臣紛爭釀造成的。過去不選拔人才、禮讓賢能,卻天天嫉賢妒能,壓制人才,討論事情的人又不能心平氣和,反而專門致力於分立門戶派系。卑臣以為今天最要緊的,隻是朝廷大臣彼此和睦而已。朝廷大臣和睦瞭,天地之間自然就和順瞭。以前討論人和事,每個人都心懷偏見,偏見導致迷亂,迷亂導致固執,固執轉而自私,不再知道有別人,國傢的災禍就降臨瞭。現在跟各大臣立一個約定,討論一個人應該公平,不要輕易下筆做結論;討論一件事應該借鑒以前的經驗,考慮它的後果,不要不加思考、輕信傳聞。用天下萬世的良心,來衡量天下萬世的人和事,則議論公平,而國傢能享受安定和平的幸福。”於是推薦塗宗浚、李邦華等十八人。明熹宗優先下詔,嘉獎並接受瞭。過瞭二天,又陳奏發掘選拔人才、理財振軍等數事以及保證安寧的四項規條。並請求征召錄用葉茂才、趙南星、高攀龍、劉宗周、丁元薦,而撫恤、登用羅大大纮、雒於仁等十五人。明熹宗也贊同接納。
平反冤案
當初,鄒元標站在朝廷上,正直威嚴,令人生畏,晚年努力爭取做到和睦平易。有人議論他趕不上剛開始做官的時候有氣魄。鄒元標笑著說:“大臣跟言官是有區別的。風度超絕,是言官的事情。大臣關心的不是大的利益和損害,就是應當保護扶持國傢,怎麼能像年輕人那樣怒形於色呢?”這時結幫拉派十分興盛,鄒元標討嫌這種做法,想改正這種陋習,所以他舉薦引用的人不拘一格。曾經想推舉任用李三才,因言路不通,鄒元標沒有堅持。王德完諷刺他首鼠兩端,鄒元標也不計較。南京禦史王允成等人以為他們二人有矛盾,請求明熹宗下詔調解。
鄒元標說:“我與王德完從來沒有矛盾,這一定是有人在從中搗鬼。我曾跟朝中大臣說:‘當今皇帝年幼,敵人就在國門邊上,隻有同心協力、同舟共濟瞭。倘使再黨同伐異,對國傢來說就是不忠,對傢庭而言就是不孝。世上自有不偏袒、不結黨的正道,為什麼總是在窩裡鬥個沒完呢?’皇帝即位已經很久,但前朝被廢黜、死亡的各臣還沒有得到贈封照顧,鄒元標再次上疏闡述撫恤大典,言辭更為懇切。
不久改任吏部左侍郎。未到任,授官左都禦史。
天啟二年(1622年),主管在外地官員的考核,離職或是留任全憑公論。禦史潘汝禎、過庭訓一向有人議論。等過庭訓官期任滿,潘汝禎的評價充滿瞭贊揚的話。鄒元標上疏彈劾,二人一起稱病離職。不久,鄒元標說丁巳年(1617)對京官的考核不公正,專門打擊壓制跟自己意見不一致的人,請求明熹宗收留錄用章傢禎、丁元薦、史記事、沈正宗等二十二人。由此各臣多得到平反昭雪。又說:“公開下詔征召被遺失的人才,但各老臣的官階還是三十年前就應該得到的,應該增加三品抬高他們的官級,表示陛下褒揚尊敬年高德重之人的美德。”明熹宗采納瞭他的意見。於是北京和南京的太常寺、太仆寺、光祿寺三卿各增加瞭二個名額。
晚年生活
孫慎行議論“紅丸案”,鄒元標也上疏說:“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三綱五常。三綱五常所以確立,是因為有信史。我去年乘船經過南中,南中的知識分子都說先皇帝突然駕崩,死因不清楚,傳聞不可輕信。我開始還不以為然。等到進入北京城,跟人說起先皇帝有大德,應該盡快記入信史。
各大臣說:‘提到先皇帝彌留之際的大事,叫人停筆不敢下,有誰敢擔當這個責任?’我開始對前些天聽到的話有瞭懷疑。首輔方從哲不伸張討伐逆賊的正義,反而實行獎賞奸細的法令,即使是無心做事,又怎麼向世人解釋交待。況且方從哲執政七年以來,沒有聽說有什麼建樹,隻聽見說騎在馬上一天打三次仗,損失我國十萬士卒。請問是在誰當政期間,使先皇受到震驚,奸邪之人闖入內宮、豺狼當道,擾亂朝政?方從哲如何回答?從來懲戒亂臣賊子,都是依靠信史。信史耽誤於今天,不知到何時才能寫成?”當時刑部尚書黃克纘觀望內廷的意圖,小官吏們都跟著他,而方從哲世代定居京城,盤根錯節的關系不少,崔文升一幫人迎合內廷,極力追究孫慎行和大傢的議論,都不能陳述。不久,孫慎行和王紀一起被驅逐,鄒元標上疏挽留,明熹宗不聽。
鄒元標自從回到朝廷以來,不危言聳聽,不發表過激言論,對於事物沒有猜疑。然而奸詐小人因為他是東林黨人,還是忌恨他。給事中朱童蒙、郭允厚、郭興治擔心明年考核京官對他們不利,暗地裡想辦法趕走他。正好鄒元標同馮從吾創建首善書院,集合志同道合的人講學,朱童蒙首先請求禁止。鄒元標上疏辯論請求辭職,皇帝已經安慰挽留,郭允厚又上疏彈劾,語言尤其荒謬沒有根據。而魏忠賢剛剛大權獨攬,傳旨說宋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講學,將要嚴加譴責。葉向高極力辯解,並且乞求一起辭職,這才下瞭道溫和的詔書,郭興治和郭允厚又交相上疏大力攻擊,郭興治竟然把他們比作山東的“妖賊”。鄒元標更加堅定地接連上疏請求離職,下詔加贈太子太保,乘驛車回傢。閉門謝客,進呈《老臣請去國情深疏》,一一陳述軍國大計,而規勸皇帝節制欲望,人們爭相傳誦。
天啟四年(1624年),鄒元標在傢中病逝,享年74歲。
天啟五年(1625年),禦史張訥請求拆毀天下的講壇,極力詆毀鄒元標,魏忠賢於是假傳聖旨剝奪他的官籍。
崇禎初年(1628年),追贈為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謚號忠介。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