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莊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張發奎
別 名:張逸斌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廣東韶關
出生日期:1896年(丙申年)9月2日
逝世日期:1980年3月10日
職 業:軍人
畢業院校:武昌陸軍中學
信 仰:三民主義
張發奎(1896—1980),又名逸斌,字向華,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9月2日出生於廣東韶關始興縣,客傢人,香港崇正總會名譽會長。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參加中國同盟會。1925年冬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12師師長,次年參加北伐戰爭,在攻占汀泗橋、武昌城等作戰中,因有戰功升任被譽為鐵軍的第四軍軍長。抗日戰爭期間,先後任集團軍總司令、兵團總司令、戰區司令長官、方面軍司令官等職,率部參加過淞滬、武漢、昆侖關等戰役,被授予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是著名的抗日名將。
抗戰勝利後,任廣州行營(後改行轅)主任,1947年改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49年3月任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7月辭職,去香港定居,直至1980年3月10日病逝。
光緒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1896年9月2日),張發奎生於粵北毗鄰江西省的始興縣清化鄉矮嶺村(今隘子鎮彩嶺村,名逸斌。8歲入私塾,光緒三十三年就讀縣立高等小學堂。宣統三年(1911年)夏,與同學李君外出遊泳,李不慎溺死,發奎懼牽連出走廣州,先當學徒習染織,後從軍當兵。1912年(民國元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並加入同盟會。他聰敏好學,於民國2年在3000同學中以《吳起將兵與士卒同甘苦論》一文名列前茅,升入武昌第三陸軍中學。
北伐戰爭
民國五年(1916年),張發奎畢業於武昌陸軍第二軍官預備學校,回粵軍由排長逐級升至旅長。1925年冬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12師師長,次年參加北伐戰爭,在攻占汀泗橋、武昌城等作戰中,因有戰功升任被譽為鐵軍的第四軍軍長。
民國元年(1912年),張考入廣東陸軍小學並加入同盟會,民國2年升入武昌第三陸軍中學,民國4年畢業返粵參加第二次反袁之役,一度為孫中山侍衛民國9年奔赴漳州“授閩粵軍”任中尉副官,8月,與桂系軍閥戰,晉升上尉副官;翌年派在廣東士敏土廠任事。民國9年奔赴漳州“援閩粵軍”任中尉副官。8月,與桂系軍閥戰,發奎隻身於敵群中奪獲新式步槍兩枝,晉升上尉副官。惠州攻堅戰,任敢死隊督戰長。民國11年(1922年)任總統府大本營警衛團第三營營長。6月陳炯明叛變,張發奎率部與叛軍戰於翁源。陳炯明遣前陸軍小學校長翁式亮致函發奎稱:“師生之情,愛護之心始終如一,希迅速來歸,免貽後悔”。發奎旋以“師恩難忘,恕難從命”。回絕,毅然率部退入始興仙人洞據山相抗,為時半年。故以後有“大王”綽號。後來粵軍第一師師長梁鴻楷函張許以相機驅陳,張遂出山任第一師二團三營營長。
民國12年(1923年)2月,孫中山重返廣州,張發奎舉兵驅陳(陳炯明)升任團長。
民國14年(1925年)7月,粵軍第一師與原孫中山大元帥府警衛團、鐵甲車隊合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張發奎任獨立旅旅長。東征時,在熱湯與二十倍於己的敵軍遭遇,激戰一天,最後等到友軍的支援,終於擊潰敵軍。在南征中殲鄧本殷部,升任十二師代師長。
民國15年7月,國民政府誓師北伐,張發奎正式擔任十二師師長,率部進軍湖南與第十師和葉挺獨立團擔任湘江東岸作戰,連克醴陵、平江,迫吳佩孚部退守汀泗橋。汀泗橋三面環水,後枕高山,除西南鐵路橋可通外,悉為崎嶇山路。吳佩孚屢敗後,集北軍兩萬,任宋大霈為指揮,欲憑天險待四軍而殲之,並親由長辛店率嫡系部隊傾巢南援。8月26日,四軍發起攻擊,宋大霈率大刀隊督陣,雙方激戰甚烈;至夜,張發奎令三十六團渡水偷襲敵後、占領中央陣地。翌日拂曉,張親率三十五團及葉挺獨立團從正面奮勇沖殺。獨立團多共產黨員,前仆後繼,視死如歸,血戰數小時沖過鐵橋。吳軍腹背受敵被包圍繳械,十二師占領汀泗橋,30日,四軍再攻克賀勝橋,直逼武昌。
民國15年(1926年)10月10日,北伐軍攻克武昌後,張發奎率十二師援贛,首戰馬回嶺,全殲孫傳芳謝鴻勛部,繼又協同第七軍克九江取南昌,旋回師武漢。
民國16年(1927年)1月,張發奎晉升第四軍軍長。武漢粵僑聯歡會贈“鐵軍”盾牌一塊,紀念四軍功績。3月”張發奎兼任十一軍軍長,中旬,國民黨召開二屆三中全會,張發奎當選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任第四方面軍第一縱隊司令官。“四·一二”政變後,武漢國民政府明令討蔣。但因張學良率奉軍與吳佩孚殘部聯合進窺武漢,遂決定先繼續北伐。4月下旬,張發奎率四軍、十一軍出師河南,於上蔡、逍遙鎮等地擊敗東北軍四個軍,進擊臨潁。張學良集中主力25萬人與北伐軍決戰。雙方血戰,十一軍七十七團團長蔣先雲(共產黨員)戰死,張頑強指揮,終將奉軍主力擊潰,占臨潁,克許昌取開封。第二期北伐,鐵軍逐鹿中原,威震中外。6月13日,北伐軍班師武昌,張發奎升任第二方面軍總指揮。7月15日,汪精衛叛變,寧、漢合流實行清共,張發奎因部下有不少共產黨員且多為骨幹,並不熱心反共,反而接納郭沫若、張雲逸、葉劍英等一批共產黨員到二方面軍任職。南昌起義後,張發奎采納葉劍英的意見不去追擊葉挺、賀龍,而令第四軍南下廣東與李濟深爭地盤。9月下旬,第四軍進入廣州。11月17日,張發奎、黃琪翔發動廣州政變,擁護汪精衛反對南京特別委員會,驅逐黃紹竑桂系部隊,史稱張黃事變。12月11日,共產黨領導廣州起義,張發奎於肇慶回師鎮壓。國民黨反汪各派乘機指責張有異動,張被迫離開四軍赴日本。第四軍亦被迫離開廣州,向東江轉移,在五華接連與陳銘樞、陳濟棠、徐景唐的粵軍和黃紹竑的桂軍作戰,失敗後撤往江西,參加中原大戰。
多次反復
1927年4月,寧漢分裂,張擁護汪精衛,反對蔣介石。6月,被武漢國民政府任命為第2方面軍總指揮。率部入贛,準備討蔣。7月寧漢合流後,追隨蔣、汪反共。9月入粵,11月與汪合謀,發動兵變,驅逐桂系勢力,行使廣州軍事委員會分會主席職權。12月,鎮壓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州起義。同月,李濟深率部配合黃紹竑部進攻廣州。張兵敗辭職,後附蔣。1929年蔣桂戰爭中,任蔣軍第一路追擊軍司令兼第4師師長,進駐湖北宜昌。9月,獲悉蔣欲消滅所部,遂聯桂攻粵,再次反蔣,12月被陳濟棠部擊敗。1930年,蔣馮閻戰爭中,聯合桂系支持馮、閻反蔣,出兵嶽陽,失敗。
民國18年(1929年)3月,蔣桂戰爭爆發,張發奎回國,被任為討桂軍右翼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整編第四師師長(原第四軍)。張部於鄂西擊敗桂軍。9月,蔣介石存心消滅異己,下令張部移防隴海路,計劃第四師途經浦口時包圍繳械。於是張發奎再次反蔣,率部取道湘西直下廣西,復與桂系聯合進攻廣東。12月,張、桂聯軍於花縣被粵軍擊敗,返回廣西,隨後又在北流被粵軍擊敗。四軍縮編為第四師。
民國19年(1930年)蔣、馮、閻爆發中原大戰。張發奎、李宗仁舉兵策應,恢復第四軍,進攻湖南,兵鋒直達嶽陽。然桂軍黃紹竑部遲遲不北上,粵軍乘虛奪取衡陽,將北上的張桂聯軍與黃紹竑部桂軍攔腰斬斷,截為兩部分。黃紹竑部桂軍無法攻下衡陽,張桂聯軍隻好回頭,與衡陽粵軍激戰,結果慘敗退回廣西。第四軍僅剩兩團。張發奎心灰意冷,僅任軍事委員會委員,廣西省政府委員。
抗日戰爭
“九·一八”事變後,張發奎向廣州國民政府請纓抗日,率部北上援助東北軍馬占山,並得到批準,但軍費無著落,無法開拔。不久十九路軍在上海跟日本人打起,北上援馬,改為東向援蔡(廷鍇),但軍費還是無著落。不久上海戰事結束,張發奎無奈,隻讓四軍歸順中央。1931年12月,國民黨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張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民國21年(1932年)3月,他再次要求率部援黑龍江,蔣又不允,反將其調往江西“剿共”。張發奎痛感國事危急而報國無門,於10月隻身出國遊歷歐美。張在國外宣傳抗日救國受各地華僑歡迎。在倫敦他發表談話說:“如有機會,餘願率一旅之孤軍奮起抗敵,期有報國仇於萬一也。”在美國,一位醫生名叫雅侖,用一個傳傢之寶的酒杯盛滿白蘭地對張說:“在我有生之年,如你能打敗日本,情願把這杯子送給你”。張發奎毫不猶豫一飲而盡(抗戰勝利後,雅侖找到張的弟弟勇斌果然把酒杯交其帶回)。
民國24年(1935年)春張回國到南京見蔣介石,提出:“今後中國之出路,唯有抗戰之一途”。蔣許他日後為抗日先鋒。民國25年張任皖、贛、浙、閩四省邊區總指揮及蘇浙邊區綏靖主任,專事督辦抗日防禦工事。
民國26年(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張任第八集團軍兼右翼軍總司令;在浦東擊敗日軍數十次進攻並親自指揮炮兵轟擊日軍司令部和日軍旗艦“出雲號”給敵以重大威脅,被譽為神炮。10月30日左翼軍開始敗退,蔣改任張指揮左翼及中央軍。面對殘局,他仍表示:“盡最後一分力,流最後一滴血”。11月5日,日軍於杭州灣登陸,張部腹背受敵,奉命放棄上海。
民國27年(1938年),張發奎任第二兵團總司令兼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參加武漢保衛戰。他指揮第二十五、第六十四、第八、第七十、第五十四、第二、第四、第六十各軍,負責確保贛鄂門戶,固守九江以西至蘄春長江兩岸各要點的任務。戰鬥開始後,張發奎所部的預備第十一師、二十五軍之一個師和二十九軍團主力在姑塘的守軍損失慘重。他“下達變換陣地的決心”,以預備隊第四軍附一五五、第一八七兩個師占領獅子山、張傢山、兩臺嶺等為第二抵抗線,掩護主力轉移。但這一撤退遭到蔣介石的斥責,認為他想保存北伐時第四軍的實力,叱令他交出指揮權調回武漢。回漢向最高統帥部匯報戰況後,張發奎又調到瑞昌以西地區及馬頭鎮、羅東鎮等要塞進行守備,均被日軍以優勢兵力襲取。後來張發奎又率部在陽新、大冶和通城、嶽陽、蒲圻等地組織守備,直到武漢會戰結束。
民國28年(1939年)春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負責兩廣軍事。冬,張指揮第一次粵北會戰獲勝。
民國29年(1940年)1月,四戰區遷往廣西,他乘隙回傢鄉住瞭十天,然後到廣西任職,相繼收復南寧、龍州、欽州。
民國33年(1944年)10月,日軍進攻廣西,桂林、柳州、南寧失陷。張部敗退至百色。冬,張發奎改任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
民國34年(1945年)5月,二方面軍奪回南寧,7月攻克龍州、憑祥,進軍梧州。
解放戰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張發奎任廣州地區受降官,主張嚴懲日酋田中久一。
民國35年(1946年)任廣州行營主任,不承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南抗日遊擊隊並計劃清剿。
民國36年(1947年)改任廣州行轅主任,冬調任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
民國38年(1949年)1月任海南特區行政長官兼海南建省籌備委員會主任。3月任陸軍總司令。
晚年生活
1949年7月,辭職到香港定居;
1980年3月10日,張發奎在香港病逝,終年85歲。
他死後,時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的葉劍英元帥電其傢屬:“驚悉向華將軍逝世,不勝哀悼。鄉情舊誼,時所縈懷。特電致信,尚希節哀。”臺灣始興同鄉會曾開會追悼並獻一挽聯:“望出曲江,緒承風度,千載道范,先後獻身邦國,古今輝映;聲揚咸寧,威鎮華夏,一代名將,從此撒手人寰,中外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