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梁漱溟 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傢

梁漱溟 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傢

中文名:梁漱溟

外文名:Liang Shuming

別名:煥鼎、壽銘、壽名、瘦民

國籍:中國

民族:蒙古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公元1893年10月18日

逝世日期:公元1988年6月23日

職業:思想傢、哲學傢、國學大師

畢業院校:順天中學

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梁漱溟生於北京,先祖為元世祖六子忽哥赤,故入籍河南開封。 6歲,入中西小學堂。8歲後,先後就讀於公立小學堂、蒙養學堂。13歲,考入地安門外順天中學堂。

清宣統三年(1911年),加入同盟會京津支部,順天中學畢業後任京津同盟會《民國報》 編輯兼記者。

民國元年(1912年),任《民國報》編輯兼外勤記者。總編輯孫炳文為其擬“漱溟”作筆名。同年開始讀佛典。

民國二年(1913年)正月,赴西安期間開始素食。年初,讀幸得秋水《社會主義之神髓》,年末寫出《社會主義粹言》。七月,向父兄表示志願出傢為沙門。

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在《正誼》發表《談佛》。

民國四年(1916年)九月,在《東方雜志》發表《究元決疑論》。蔡元培聘請先生到北京大學任教。

民國五年(1917年),欲往衡山出傢為僧,未能成志。十二月五日到北京大學任教,為哲學門三年級講授印度哲學概論。

民國六年(1918年)三月,在北大哲學門研究所開始講授佛教哲學。十月,在研究所開設孔子研究。十一月,在北大出版部出版《印度哲學概論》。

民國七年(1919年)一月,與陳大齊等人在北大發起組織哲學研究會。五月,北京爆發學生運動,先生在《國民公報》發表《論學生事件》。六月,開始寫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欲以此書為《孔傢哲學》《唯識述義》兩書之“引子”。

民國八年(1920年)一月,《唯識述義》第一冊出版。本同年春,閱讀《東崖語錄》有感,遂放棄出傢之念。暑假,訪問金陵刻經處研究部,向歐陽竟無介紹熊十力。秋,在北京大學講演《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講演記錄自十月始刊於《北京大學日刊》。

民國九年(1921年),暑假間應山東省教育廳邀請赴濟南講演《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十月,該講演由北京財政部印刷局初版。本同年四、五月間決定過農傢生活,年末與黃靖賢女士結婚。

民國十年(1922年),年初訪太原,結識衛中並參觀其所辦學校。十二月,發表《曲阜大學發起和進行的情形並我所懷意見之略述》。

民國十一年(1923年)九月,在北京大學開設“孔傢思想史”課程。

民國十二年(1924年),發表《重華書院簡章》。秋,辭離北大,應邀前往山東菏澤任省立第六中學高中部主任。熊十力偕往。

民國十三年(1925年)春,返回北京。後與熊十力及山東六中部分學生住什剎海講學。

民國十四年(1926年)一月,與師友遷居萬壽山北大有莊同住共學。講《人心與人生》。

民國十五年(1927年)一月,應邀為北京高校講演《人心與人生》、《我對於心理學上見解的變遷》等。

民國十六年(1928年)春,訪南京陶行知所辦曉莊師范學校。七月,任廣東省立第一中學校長。在廣州期間,代李濟深任廣東政治分會建設委員會主席。提出請辦鄉治講習所建議案及試辦計劃大綱。9月,發表《請辦鄉治講習所建議書》,並為廣東地方警衛隊編練委員會講演鄉治問題。

民國十七年(1929)二月,北大考察江蘇、河北、山西等處的村政實驗。秋,赴河南輝縣參與籌辦村治學院。十一月,發表《河南村治學院旨趣書》。

民國十八年(1930年)一月,河南村治學院開學,任教務長。六月,主編《村治》,於該刊發表《主編本刊之自白》《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等文。十一月,發表《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設立旨趣及辦法概要》。

民國十九年(1931年)一月,赴山東鄒平籌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六月,該院成立,任研究部主任、院長,倡導鄉村建設運動。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二月,教育部召開民眾教育傢會議,推選先生等五人起草民眾教育在教育系統中的地位的草案,先生負責執筆,寫成《社會本位的教育系統草案》。同時,被教育部聘為民眾教育委員會委員。十月,接任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院長。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三月,《鄉村建設理論》出版。八月,作為國防參議員出席參議會。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十一月,與黃炎培等人發起“統一建國同志會”。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夏,參加發起“中國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務委員。在四川璧山來鳳驛創辦勉仁中學。

民國三十年(1941年)三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成立,任常務委員,並代表民盟前往香港創辦《光明報》並出任社長,途經桂林時在廣西大學講學兩個月。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二月,赴桂林,開始寫作《中國文化要義》。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五月,任民盟秘書長,以民盟秘書長身份,參與“第三方面”人士參與國共和談。9月,勉仁國學專科學校在重慶北碚成立,後改為勉仁文學院。十一月,國共和談破裂。先生回北碚,重新寫作《中國文化要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退出民盟後,創辦勉仁文學院,從事講學與著述。

1949年夏秋間,晉謁貢嗄上師,領取無上大手印,接受灌頂。自八月初至九月初,與羅庸、謝無量等在北碚縉雲山上修習藏密功法。十一月,《中國文化要義》出版。

1950年9月,建議設置中國文化研究所。十月,寫作《中國建國之路》。

1952年8月,向毛澤東提出去蘇聯作學術研究,未果。

1956年8月,居京西八大處習靜。

1960年,開始寫作《人心與人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8月,先生被趕出居室,暫住小屋內。9月至11月寫出《儒佛異同論》。

1974年1月,寫作《今天我們應當如何評價孔子》,並在政協學習會上講演。

1975年7月,完成《人心與人生》,重新寫作《東方學術概觀》。

期間,自1950年初應邀來北京,歷任第一、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1955年後主要在傢從事理論研究,發表瞭《人心與人生》《東方學術概觀》《中國人》等著作。八十年代後期,以九十多歲高齡仍然著文、演講,繼續宣傳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1980年後,相繼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委員會委員,中國孔子研究會顧問,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國文化書院發展基金會主席等職。 

1984年,《人心與人生》出版。中國文化書院於北京成立,先生任院務委員會主席。

1985年3月,在中國文化書院第一屆講習班上講演。

1986年11月,《東方學概觀》出版。

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墓地在桂林市穿山公園。一部分骨灰埋在山東省鄒平縣小黃山。 

霧凇  庖廚  漯河  虞城  港杏豪庭  女大學生  外籍人士  鎮平  若爾蓋縣  金縷玉衣  更有把握  骨壞死  閑時不燒香  味源  致熱原  於書中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