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陳寶倉 國民革命軍中將

陳寶倉 國民革命軍中將

中文名:陳寶倉

別 名:字自箴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河北遵化縣石門鎮大辛莊

出生日期:1900年

逝世日期:1950年6月10日

職 業:原國民黨國防部中將高參

畢業院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代表作品:《舊州行》、《中國戰爭與反對妥協討擊汪派漢奸的鬥爭》等

陳寶倉(1900—1950),河北遵化人,出生於北京,國民革命軍中將軍銜;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9期工兵科畢業,1937年初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教育科長兼武漢城防指揮所主任,8月任昆山城防司令,1938年任第8集團軍參謀長,1939年春任第4戰區司令長官部副參謀長,1940年秋兼任第4戰區靖西指揮所主任,1945年8月任軍政部膠濟區接收特派員,後任第4兵站中將總監,1947年被免職,1948年春在香港加入民革,1948年底任國防部中將高參;1949年受中共指派赴臺灣工作,1950年6月10日在臺北被國民黨以間諜罪殺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人物簡介

陳寶倉(1900—1950),河北遵化縣石門鎮大辛莊人,1900年生於北京,字自箴,中學畢業後棄文從武,考入河北清河軍官預備學校,兩年期滿轉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九期工兵科。

陳寶倉於1923年在保定軍官學校第九期工兵科畢業後,即在國民黨晉軍中任職,後在張發奎將軍麾下服務。

1937年初,任國民黨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教育科長,兼任武漢城防指揮所主任,負責武漢抗日防務;1938年8月,擔任江蘇昆山城防司令,負責抵禦日軍向上海進攻,給日軍以迎頭痛擊。

1938年春,陳寶倉參加安徽宣城戰役,遭日機轟炸重傷右眼失明;1938年6月,奉調參加武漢會戰,經中國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推薦,出任第二兵團總司令張發奎的參謀長,參加德安戰役,擊斃日軍聯隊長田中大佐。

1939年春,調任第四戰區副參謀長,代理參謀長,負責兩廣軍事政務,其間支持中共廣東省委主辦的《新華南》刊物,先後為刊物撰寫瞭《天寒歲暮敵的總崩潰戰》、《我們怎樣擊退進犯粵北的敵人》、《我對廣東青年的期望》、《中國戰爭與反對妥協討擊汪派漢奸的鬥爭》等重要文章,並有機會與共產黨人、文化人士廣泛接觸,成為共產黨的真誠朋友。

1940年秋,陳寶倉受命組建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靖西指揮所並出任主任,代表張發奎司令處理中越邊境地區軍事政務和越南方面的重要事宜,開展抗日宣傳,加強軍民聯防,取得嶽圩戰役勝利,斃傷日軍三四百人,民眾贈以“威揚塞外”的匾額。

1942年初,陳寶倉應越南民族解放同盟會請求,幫助越盟培訓爆破技術及其他軍事項目人才;抗戰勝利後,陳調任第四兵站總監部總監。

1948年春,陳寶倉在香港加入地下民革,並得與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饒彰風、方方等接觸,陳表示可赴臺灣為實現祖國統一做工作的願望和決心。

1948年底,陳寶倉調任國防部中將高參;1949年受中共華南局和民革中央(有資料表明是受李濟深委派)的派遣赴臺灣開展地下工作;1950年6月,因“吳石案”,其地下黨身份暴露,與吳石、聶曦、朱楓(女)四人被特別軍事法庭判處死刑,於臺北馬場町慘遭殺害,其骨灰從臺灣通過教會人士運往香港又運至北京。

1952年,毛澤東主席簽署頒發瞭《革命犧牲工作人員傢屬光榮紀念證》,授予陳寶倉革命烈士稱號;1953年舉行隆重公祭,李濟深主祭,宣讀長篇祭文;其骨灰安葬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

然烏湖  金瑞龍  金幣多  古時  蒙特卡洛  京群  大兒  王浩  橫平  首飾盒  快馬  大坎  白肉  光州  飯量  廣油西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