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馬龍潭 張作霖結拜大哥

馬龍潭 張作霖結拜大哥

中文名:馬龍潭

外文名:malongtan

別 名:字騰溪號靈源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山東省慶雲縣中馬村

出生日期:1857年

逝世日期:1940年2月

職 業:軍人

信 仰:儒學

馬龍潭 (1857年-1940年2月)字騰溪,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人。少年時風流倜儻、文武通達、才華過人,愛好書法,堪稱一代儒將。

馬龍潭精力過人,60歲仍騎馬出巡,日馳千裡。他雖戎馬在外,卻兩次對故鄉捐款,編修《慶雲縣志》。鄉人尊稱為“馬大人”。

個人簡歷

馬龍潭(1857年—1940年2月),字騰溪,號靈源,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中馬村人,1857年出生於河北省慶雲縣(現屬山東省)中馬莊的一個軍伍之傢。少年時的馬龍潭喜愛騎馬放槍,玩刀弄劍,酷愛詩文。父親馬奇峰在1867年被封為振威將軍,哥哥馬龍文於1868年4月10日鎮壓農民起義軍捻軍時戰死,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恤蔭馬傢子孫世襲雲騎尉,1876年馬龍潭承襲雲騎尉世職(相當於武教官)。

馬龍潭雖戎馬在外,卻兩次對故鄉捐款,編修《慶雲縣志》。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馬龍潭暫居四平,日本加劇侵略東北,想用其名望收買人心,特成立中滿自治會,擅自發出文告,委任馬龍潭擔任會長。馬龍潭得知後在日本人面前拍案拒絕,甚至一頭撞到床頭,滿頭流血。1940年,馬龍潭病逝於四平。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民族危亡加劇。馬龍潭說:“大丈夫舍身報國,此其時也。”他帶領數百人參加奉系部隊,因保護沈陽皇陵及文物祭器有功,清朝皇帝特賞賜馬龍潭四品花翎,被委任為遼陽總巡、通化總巡。光緒三年,承襲雲騎尉之職,民國初,授陸軍中將,賞三等文虎章,任東邊鎮守使,駐守鳳城。東邊一帶,與朝接壤,日人覬覦,交涉棘手,馬龍潭剛柔兼使,經權並用,邊境得以粗安。鳳城有碑紀其事,頌之曰:鳳山常峙,鴨水常流,公之功德,同此千秋。曾兩次捐巨資倡修《慶雲縣志》,並在傢鄉捐資興學。

1920年,奉系軍閥張作霖解除瞭馬龍潭的軍職,派他出任洮昌道尹。當年遼河洪水泛濫,縣長靖某卻隻顧霸占船隻,搶運個人財物,致使眾多百姓溺水而死。馬龍潭得悉後,將靖某撤職查辦,組織搶救災民。

馬龍潭極重氣節操守。“九·一八”事變後,馬龍潭暫居四平,日本加劇侵略東北,日本人想用其名望收買人心,特成立中滿自治會,擅自發出文告,委任馬龍潭擔任會長。馬龍潭得知後在日本人面前拍案拒絕,甚至一頭撞到床頭,滿頭流血。1940年,馬龍潭病逝於四平寓所,享年83歲。據其史實,有《龔威將軍馬龍潭》長篇小說問世。

楊敬述  金庭  八天  力微任重  第二管理區  鐘鳴漏盡  速勝  頂合興  旅途平安  肖沖村  仲文  愛彌兒  量見  文教  雌蕊  金鳳凰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