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士信 天生神力的武將
来源:74U閱讀網
本 名:梅文鼎
別 稱:梅勿庵
字 號:定九
所處時代:清代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
主要作品:《方程論》《勾股舉隅》等
主要成就:天文學、數學
梅文鼎生於明崇禎六年(1633年)3月16日,因自幼聰穎,兒時便隨父並塾師羅王賓仰觀天象,遂能瞭解運旋大意,9歲熟五經,通史事,有“神童”之譽,14歲入縣學,15歲補博士弟子員(中秀才),以後屢應鄉試不第。20歲時結婚,接著祖父與父親相繼去世,在既要養兒育女,又要守孝的日子裡,梅文鼎就再也沒有時間去忙於舉業瞭。
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27歲的梅文鼎從同裡倪觀湖學習歷書《交食通軌》,發現書中立法之故,並為其訂訛補缺,撰《歷學駢技》2卷,後增至4卷。倪師“嘆服”,認為“智過於師”。從此,梅文鼎堅定瞭研究歷算之學的志向。
清康熙元年(1662年 [5] )開始向倪正學習《大統歷算交食法》並訂正其訛誤。
康熙八年至十六年間,梅文鼎與方中通在金陵(南京)四度相晤,交誼深厚,每次都討論辯難中西數學問題;其後又有多次書信來往。梅文鼎為方中通所撰算書《數度衍》作序;方則為梅著《中西算學通》作序。參與《方程論》討論,並為之撰序的學者還有潘來、孔興泰和袁士龍等。
康熙十一年(1672年),梅文鼎撰成第一部數學著作《方程論》。
康熙十二年(1673年)梅文鼎應施潤章之請,撰《寧國府志分野稿》《宣城縣志分野稿》各1卷,後又應皖江陳默江太史函請,撰《江南通志分野擬稿》1卷。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奉明史館諸公之召,梅文鼎到達北京,廣交學者名流,如昆山徐乾學、大興劉繼莊、武進楊道聲、鄞縣萬斯同、太原閻若璩,以及安溪李光地等。梅文鼎關於歷算的宏論,使史局為其精確,一時名聲大振,於是京城各公,都想見梅先生,有的學生想跟其學習,而書說也逐漸流傳宮中。梅文鼎在北京、天津前後有5年時間(1693年南還),曾撰《明史歷志擬稿》3卷。然而由於臺官的“畏忌”,他又素性恬淡,始終沒有進入“史局”,隻是在李光地傢和天津等處,設館授徒和研究學問而已。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梅文鼎應李光地之邀,將其研習天文歷法心得以問答形式撰成一書,取名《歷學疑問》。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帝南巡至德州,撫臣李光地進所刻梅文鼎《歷學疑問》3卷,康熙十分賞識,帶回宮細閱。次年春,康熙將禦筆批閱過的本子發還李光地,說:沒有錯誤,隻計算方法還沒有準備好。是年梅文鼎再次應李光地之請,攜弟弟爾素,兒子以燕、孫子瑴成至保定下榻李光地官署中,一方面教授李氏子弟和青年學者,一方面校訂所著《弧三角舉要》等書,準備付刻。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農歷閏四月,康熙帝於南巡途中,在德州運河舟中3次召見梅文鼎,臨行時親賜“積學參微”四字給以褒獎。越明年,又征召其孫梅玨成入內廷蒙養齋學習歷算。梅文鼎70歲時撰《勿庵歷算書目》1卷,介紹他所著書的內容梗概和寫作緣起。晚年他還在傢鄉孜孜不倦地整理校訂平生所著各書,以備刊印。
康熙六十年(1721年),梅文鼎卒於傢鄉宣城,時年89歲。康熙帝特命江寧織造曹為之治喪事,營墓地;墓在柏梘山口外的達村(俗稱荷花塘)。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