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楙
来源:74U閱讀網
吳敬梓簡介:吳敬梓(1701—1754年),字敏軒,一字文木,號粒民,清朝最偉大的小說傢之一。漢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傢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自傢鄉安徽全椒移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現存吳敬梓手寫《蘭亭序》中蓋有印章:“全椒吳敬梓號粒民印”)。後卒於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詩說》七卷(今存四十三則)、小說《儒林外史》。
少年才子
吳敬梓傢族世代為地方世族,"傢聲科第從來美",曾祖吳國對是順治年間的探花。祖父吳旦是個監生,伯叔祖吳晟、吳昺皆進士及第,"一時名公巨卿多出其門"。
吳敬梓十三歲喪母,十四歲隨父至贛榆任所。少時有文名,他"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他的學習態度是認真刻苦的,頭腦又聰穎,很快就打好瞭學識的功底,所謂"用力於學,已有初基","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程晉芳《勉行堂文集》載《文木先生傳》),顯露出很好的稟賦和才氣。不過,他決不死讀書,也還不時瀏覽當地的山海風情,隨父參加一些當地名士的聚會。加之他畢竟出生於官宦人傢,沾染些"傢本膏華,性耽揮霍"的習氣,從而養成一種放蕩豁達的態度,胸襟開闊, 睨塵俗,令人感到他是一個才識過人的才子。
有一次,他登上贛榆縣城的高閣,參加縣中名士的宴會,當眾作瞭一首五律《觀海》,使得滿座皆驚,贊嘆這個少年學子的詩思敏捷和詩境雄闊。其詩曰:"浩蕩天無極,潮聲動地來。鵬溟流隴域,蜃市作樓臺。齊魯金泥沒,乾坤玉闕開。少年多意氣,高閣坐銜杯。"他從高閣觀海仰望俯聞的壯景落筆,想象百川匯海、海市蜃樓的奇觀,進而發揮橫看齊魯、縱觀天地的奇想,終以抒發自己年輕氣旺、高閣與宴的豪情作結,氣界,對這段時期所知怎少,幾近空白。在現有史料中,僅僅在《文木山房集》中見到吳敬梓少年時期收入的最早一首詩"觀海潮"以及在"移傢賦"中提到的有關他父親在贛榆為官時的隻言片語。
如此重要的時期,發生在吳敬梓身上大約有以下一些重大事件:見到瞭父親吳霖起為官清廉、正直,鞠躬盡瘁,在教喻這個不起眼的職位上為贛榆縣做瞭很多貢獻。到任之初,見到教舍凋零倒塌之狀,先捐出自己一年的俸錢40兩,繼後又變賣祖產肥田三千畝,並變賣瞭在五河、天長、含山、和州等地的祖傳當鋪、佈莊、銀樓等,籌銀近萬兩,修建因1668年在大地震中毀壞殆盡的文廟、尊經閣。並且新建瞭"敬一亭"。他親眼目睹瞭其父的貢獻,為他深感驕傲。然而同時目睹瞭其父因不善於巴結上司,終被罷官回鄉的不公待遇,使他對官場的腐敗有瞭切身的體會。 在父親的直接監護下,受到瞭嚴格的教育和培養,奠定瞭他深厚的文學基礎。同時,也在父親的呵護下,16歲即早早完成瞭婚姻大事,與陶氏的第一次婚姻,使他與全椒望族金氏門第的關系更密切瞭。18歲,回鄉幫助料理嶽父喪事。20歲,去滁州為姐夫金紹曾病故奔喪。過早喪母的吳敬梓很小就面對嚴酷的世事,對於他,雖然是冷酷瞭一點,但卻磨煉瞭他,使他的思想提早成熟起來。
正因為有瞭這十年的種種經歷,才使我們認識到他最終與官場決裂有著親身體會的傢庭因素。也使我們知道,過早的婚姻沒有能像第二次與葉氏婚姻那樣,完全擺脫瞭父母包辦,婚姻之言的封建傳統的模式,而帶給吳敬梓一個全新的自主婚姻。在《儒林外史》中,所運用的語言,基本上是我們所熟悉的傢鄉方言。但在仔細閱讀之後又發現,其中又有不少方言完全不是我們的全椒方言,也不是淮揚語言。吳敬梓在少年、青年時期生活於贛榆,是一個人在語言上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之一。
敗傢之子
吳敬梓的父親吳霖起留下瞭二萬多兩銀錢的巨額遺產,可是敬梓"素不習治生,性富豪上""傾酒歌呼,窮日夜","生性豁達,急朋友之急",族人之間有"奪產之變","兄弟參商,宗族詬誶",視之為敗傢子,"鄉裡傳為子弟戒"。
在雍正十一年(1733),與續弦葉氏遷來南京,移傢金陵秦淮水亭,住在秦淮河畔的白板橋西,傢境已困,從此,吳敬梓在南京定居下來。[2] "梟鳥東徒,渾未解於更鳴"!(《移傢賦》)33歲、不名一文的吳敬梓移傢南京時,他在族人眼中已是"傳為子弟戒"的"敗傢子"。到瞭"白門三日雨,灶冷囊無錢"的地步,他仍拒不參加傅學鴻詞科考試,仍好交友,"四方文酒之士,推為盟主"。當"長老苦口譏喃喃"幹涉他的自由時,他"叉手謝長老,兩眉如戟聲如虎"。他的"癡憨"、"顛憨"、"隱括"終一生而不變,與小晏何其相似!
窮困潦倒
乾隆元年(1736年),安徽巡撫趙國麟、江寧巡導唐時琳,和學臺鄭江力薦他前去參加博學鴻詞科廷試,他因消渴加劇拒絕,堂兄吳檠、友人程廷祚則落選而歸。晚年生活困頓,要靠賣文和朋友接濟度日,"囊無一錢守,腹作千雷鳴",以至以書易米。每年一到冬天,氣溫苦寒,與朋友在晚上到城外繞行,歌吟嘯呼,稱之為"暖足"。密友程晉芳在《文木先生傳》描述:"出城南門,繞城堞行數十裡,歌吟嘯呼,相與應和,逮明,入水西門,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謂之暖足""餘生平交友,莫貧於敏軒。抵淮訪餘,檢其橐,筆硯都無。餘曰:此吾輩所倚以生,可暫離耶?敏軒笑曰:吾胸中自有筆墨,不煩是也。其流風餘韻,足以掩映一時。窒其躬,傳其學,天之於敏軒,倘意別有在,未可以流俗好尚測之也。"。吳敬梓在真州曾投靠革職回鄉的官紳楊凱,由於生活困窘,他有《雨》詩曰:"明晨銜泥問楊子,妻兒待米何時還",表示希望楊凱資助其生活。
醉酒辭世
乾隆十九年(1754年),吳敬梓54歲那一年,到江蘇揚州訪友痛飲,微醉之中,反復朗誦唐人張祜的《縱遊淮南》一詩,主要是去投靠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十月二十八日(1754年12月11日),與自北京南下的王又曾在舟中痛飲銷寒。歸來之後,酒酣耳熱,痰湧氣促,救治不及,頃刻辭世。時為一月十一日。當時守在床邊的隻有幼子吳鏊。生前好友金兆燕和王又曾協助料理喪事, 其時,吳敬梓一貧如洗,"可憐猶剩典衣錢",盧見曾替他購棺裝殮,遺柩得以歸葬金陵清涼山下。
進士傢族
全椒文化底蘊深厚,文人輩出。蜚聲文壇的諷刺小說傢吳敬梓就出生與此。
部分書中"吳敬梓兄弟五人,其中四人在科舉仕途道路上都很多成就:長兄國鼎和孿生兄弟國龍都是明崇禎癸未(1643年)進士三兄國縉是順治己醜(1649年)進士;再加上後來的國龍的兒子吳旦又以榜眼(殿試第二名)及第。" 在明清時期,吳門是一門兩鼎甲,三代六進士。這也是吳敬梓在《儒林外史》小說中說的"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取材來源。有的資料說法不一,甚至出處錯誤,給讀者帶來誤導。
中舉時間
從全椒縣志,文化志等資料來看,對吳門的中舉時間不統一;
1.《全椒文化志》稱,吳國縉是順治己醜(1649年)進士;
2.《全椒文物志》稱,吳國縉是清順治九年(1652年)進士;授文林郎改江寧府學教授;
3.《全椒縣志》清康熙版選舉志稱,吳國縉字玉林,號峙讀,內翰林,國對胞兄,崇禎己卯舉人,順治己醜進士,壬辰殿試授文林郎,改江寧府教授;大學士李霨撰《清理科掌給事中吳公墓表》稱,兄弟五人登科者四,國鼎,公(指吳國龍)同榜進士,國縉壬辰進士,國對戊戌進士......惟仲兄國器以佈衣終。
4.《全椒縣志》民國九年版選舉表註明,吳國縉,崇禎己卯舉人,順治己醜進士。
以上不難看出,吳國縉是崇禎己卯舉人,順治己醜進士,應該無疑義。壬辰殿試時授文林郎;各種資料引用不一,會給讀者帶來淆。
吳旦身世
特別是《全椒文化志》再加上後來的國龍的兒子吳旦又以榜眼(殿試第二名)及第。稱吳旦是吳國龍的兒子,誤也。
從吳敬梓傢譜來看,吳國龍是吳敬梓的曾叔祖,吳國對是吳敬梓的曾祖,吳旦是吳敬梓的祖父。吳沛生瞭五個兒子,國鼎,國器,國縉,國對,國龍。吳國對生有三個兒子,吳旦,吳勖,吳升。吳旦是長子。吳旦的兒子霖起,即吳敬梓的父親(從父)。
個人作品
1.《全椒縣志》民國九年版,吳旦,字卿雲,清增監生,授州同知。著有《月譚集》傳世。
據卷十一人物志載,吳旦為侍讀國對長子。少年喪母,和繼母一起生活,並隨從父親在京城居住。吳旦是個孝子,天氣寒冷,吳旦總是早起,先把父親的衣服穿上溫熱,然後再扶起父親來穿。生怕父親受涼。
2.《全椒文物志》也載,吳旦,字卿雲,學位:清增監生,官職:州同知。著作《月譚集》
吳敬梓一生創作瞭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史學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過,確立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傑出地位的,是他創作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這部小說大約用瞭他近20年時間,直到49歲時才完成。人們在他的傢鄉建立瞭"吳敬梓紀念館";南京秦淮河畔桃葉渡也建立瞭"吳敬梓故居"。 在吳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極大的變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墜入貧困;思想上,對於功名富貴表示瞭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長在累代科甲的傢族中,一生時間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揚州兩地,官僚豪紳、膏粱子弟、舉業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見慣瞭的。他在這些"上層人士"的生活中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紳的武斷鄉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聵,舉業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風雅和清客的招搖撞騙。加上他個人生活由富而貧,那批"上層人士"的翻雲覆雨的嘴臉,就很容易察覺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對這種種類型的知識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瞭徹底的揭露,真是"如大禹之鑄九鼎,神妙無循形"(旅雲《缽山志》卷四)。更由於生動的藝術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
他一生經歷瞭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當時,出現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社會呈現瞭某種程度的繁榮,但,這也不過是即將崩潰的中國封建社會的一絲希望,表面的繁榮掩蓋不瞭大廈將倒的事實。雍正帝、乾隆帝年間,清朝統治者在逐漸鎮壓武裝起義的同時,就采用大興文字獄,設博學宏詞科以作誘餌;考八股、開科舉以牢籠士人,提倡理學以統治思想等方法來對付知識分子。其中,以科舉制為害最深,影響最廣,使許多知識分子墮入追求利祿的圈套,成為愚昧無知、卑鄙無恥的市儈。吳敬梓看透瞭這種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會風氣,所以他反對八股文,反對科舉制,不願參加博學宏詞科的考試,憎惡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裡。他以諷刺的手法,對這些醜惡的事物進行瞭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顯示出他的民主主義的思想色彩。
胡適:曾蒐求吳敬梓的佚著而不可得。胡適在《吳敬梓傳》說:"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劉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吳敬梓。"
王又曾:《書吳征君敏軒先生文木山房詩集後有序》:"國初以來重科第,鼎盛最數全椒吳。"
《儒林外史》是中國小說史上的一部帶有開創意義的傑作。在它之前中國文學中就已經有瞭《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著名的白話章回體長篇小說。而《儒林外史》的開創性意義在於:它以現實主義作為底色,以諷刺作為自己的美學追求。它與銷後出現的《紅樓夢》一起,構成我國古代小說的又一高峰,在中國小說發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部作品內容博大深厚,閃爍著民主進步的思想光芒。作者以犀利的筆觸無情鞭撻瞭封建科舉制度腐朽的本質和其對知識分子心靈的戕害,入木三分地刻畫瞭一系列深受科舉毒害的迂腐的讀書人、虛偽的假名士,也塑造瞭理想中的人物。雖然假托明代,卻是封建社會一幅真實的生活畫卷。這部作品不僅以諷刺作為主要的藝術手段,而且在結構上與通常的長篇小說以中心人物、中心事件來結構故事的方式不同,以連綴的故事、相互銜接的人物,既獨立又前後呼應地結成藝術整體。它奠定瞭我國諷刺小說的基石,對後來的文學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
我國現實主義文學傳統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詩經》時代。文學應對世道人心有所補益,《毛詩序》就已提出"美刺"思想。以批判姿態直面現實是現實主義文學精神的核心。樂府承接瞭這一傳統,在杜甫詩中更是得到發揚光大,而吳敬梓則把這一傳統註入到小說藝術中,並以極大的勇氣用諷刺鞭撻的手法來加以表現。他所開創的文學傳統在清末文壇被廣為推崇,對重要文學流派譴責小說產生明顯的影響。我國現代文學大師魯迅先生對吳敬梓有極高的評價,認為他的創作"秉持公心,指擿時弊。"。魯迅小說中貫穿著現實主義精神、閃爍著批判的鋒芒,他對國民性深切剖析,無疑是從吳敬梓的思想和藝術中汲取瞭豐富的營養。
文化傳統之所以綿延不絕,在於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不斷以史為鑒,從歷史中汲取有益於當代的精神營養,發揚傳統,以豐富傳統,為傳統註入新的活力,我們也因之與傳統同在。建設21世紀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我們之所以充滿信心,重要理由之一就是我們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學傳統、文化傳統。我們強調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一樣理所當然地包括文藝作品要反映現實,呼喊出人民的心聲。"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就是要尊重傳統並在傳統基礎上進行新的創造。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我們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僅是有利於增強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時也是創造嶄新文化的源泉和基礎。發展我們的文化事業,學習、繼承傳統和把握時代脈搏兩者不可或缺。隻有努力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優秀作品,我們才無愧於時代,無愧於先賢。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