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天慶 賈柳樓四十六結義兄弟之一
来源:74U閱讀網
宇文虛中簡介:宇文虛中(1079~1146),宋朝愛國大臣、詩人。初名黃中,宋徽宗親改其名為虛中,字叔通,別號龍溪居士。成都廣都(今成都雙流)人。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進士,官至資政殿大學士,南宋時出使金國被扣,被迫官禮部尚書、翰林學士承旨,封河內郡開國公,並被尊為“國師”,後因圖謀南奔而被殺。
宇文虛中(1079~1146),南宋愛國的政治傢、詞人。先世河南人,於唐末入蜀。成都廣都(今成都雙流)人。由於秦檜告密,被金國發現是南宋的臥底,後全傢慘遭金熙宗殺害。宇文虛中工詩文,《金史》《宋史》俱稱其有文集行世,今已軼,金國趙秉文稱"本朝百餘年間以文章見稱者,皇統間宇文公、大定間無可蔡公、明昌間則黨公(懷英)。"
宇文虛中卒後32年,宋廷以虛中忠死,贈開府儀同三司,謚肅愍,賜廟仁勇,又以其族人宇文紹節為後代。開禧九年(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即虛中卒後59年,加贈少保,賜其子師瑗寶謨閣待制,賜姓趙氏。工詩文,《金史》《宋史》俱稱其有文集行世,今早佚,金人趙秉文稱"本朝百餘年間以文章見稱者,皇統間宇文公、大定間無可蔡公、明昌間則黨公(懷英)。",與吳激齊名,今存詩50餘首,《宋代蜀文輯存》錄長文短簡十二篇。
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進士及第,歷官州縣,政和五年(1115)入為起居舍人、國史院編修官,官至資政殿大學士。歷仕徽宗、欽宗、高宗三朝。南宋時任黃門侍郎。高宗建炎二年(1128)毅然應詔使金,被軟禁。獲釋後仕金與禮部尚書、翰林學士韓昉具掌詞命,天眷間(1138~1140),累官翰林學士、知制誥,兼太常卿,封河南郡國公;以書《太祖睿德神功碑》,進階為金紫光祿大夫。皇統二年(1142)金移文南宋、索其傢屬北遷。皇統四年(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虛中仕為翰林學士承旨,加特進,遷禮部尚書,承旨如故,皇統六年(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虛中以所據位柄暗中聯絡中原東北豪傑義勇舉事復宋,事泄被殺,全傢老幼百口同日遇害。宋孝宗淳熙六年(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即虛中卒後三十二年,宋廷以虛中忠死,贈開府儀同三司,謚肅愍,賜廟仁勇,且為置後,宋寧宗開禧九年(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即虛中卒後五十九年,加贈少保,賜其子師瑗寶謨閣待制,賜姓趙氏。
宇文虛中工詩文,《金史》《宋史》俱稱其有文集行世,今已軼,金國趙秉文稱"本朝百餘年間以文章見稱者,皇統間宇文公、大定間無可蔡公、明昌間則黨公(懷英)。"
宇文虛中是孤獨行走的英雄,卻寂寂地死去,沒有爆發出振聾發聵的巨響,也沒有留下令人贊頌的名聲,可憐!可憐!
宣和年間,承平日久,童貫等人又開邊生事,宇文虛中深知宋朝將有納侮自焚自禍,上書建策,"皆不報"。
金軍第一次侵汴,宇文虛中殫精竭慮,出謀劃策,親入金營與金酋周旋,最終金軍退走。事後,宋朝言官彈劾他議和誤國,被貶放青州,又竄韶州。
高宗建炎二年(1128)趙構尋求出使金國使者,宇文虛中毅然應詔使金,被軟禁。轉年,由於宋金之間關系略有松動,金人放宋使回江南,宇文虛中言道:"二帝未歸,我不能回去。"獨留虎狼之國。由於宇文虛中儀表堂堂,文采卓然,金人愛其才藝,"加以官爵,(宇文虛中)即受之",使得後來的宋使洪皓等人很鄙視他,實際上宇文虛中心中懷有更大的抱負,忍辱負重,以成將來大事。他在金朝,每每派人持密信告以金國虛實,金人每次南侵,他也想方設法予以阻勸,真正是身在金營心在宋。可恨的是,秦檜奸邪,為報答金兀術在宋金和議中要宋朝保證不能輕易廢掉宰相(主和的秦檜本人),他便把宇文虛中為宋朝內探的實情告予金國。更有甚者,秦檜為金人出主謀,盡遷宇文虛中傢屬於金國。宇文虛中得訊,密奏高宗說,若金人索取我傢屬,請告知他們我的傢屬早已在靖康亂中失散。不料,高宗趙構不僅不保護這個功臣,反而親自下詔派中使前往時在閩中的宇文虛中一傢,一個不留,全部派人監視著送往金國。金熙宗皇統六年(公元1146年),被高宗、秦檜出賣的宇文虛中被金朝殺害,全傢百餘口也遭屠戮。《金史》稱宇文虛中因恃才輕肆被女真貴族以文字案致死,《宋史》也大概如此說,估計皆是陋儒文人認為宇文虛中政治"失節",才一致對他沒好感。其時,清人袁枚在《隨園隨筆》摘選散佚的宋人施德操筆記,發現有這樣一條驚人的記載:"紹興十五年(1145年)(十六年?),(宇文虛中)謀挾淵聖(宋欽宗)南歸,為人告變。(宇文)虛中急發兵直至金主(金熙宗)帳下,金主幾不能脫,事不成而誅。"蓋世膽魄,是在可歌可泣!而這些記載,均被金宋元的腐儒和文臣"選擇性遺忘",清朝禦用奴才更會刪去這樣的記載,青史浩瀚,英魂埋沒,隻留下如下的譏諷字句:"(宇文虛中)即受其(金國)命,為之定官制,草赦文,享富貴",殊不知大英雄早有詩言:"人生一死渾閑事,裂眥穿胸不汝忘"。一個如此懷有傢國深情的人,一個如此笑看死亡的人,又怎可能是貪生怕死、追求富貴榮華的宵小!
皇統初年,宗幹去世,宗弼(即金兀術)掌握金國朝政。於是金國在皇統二年,向宋國素要在金國做官的宇文虛中、張中孚、張中彥、鄭億年、杜充、張孝純、王進等人的傢屬。而在《宋史》中對這件事情的描述是,秦檜害怕宇文虛中破壞議和,於是把他的傢屬全部遣送去瞭金國(檜慮虛中沮和議,悉遣其傢往金國以牽制之)。按常理說,宇文虛中一直反對金國南攻宋國,主張金國和南宋議和的,為什麼秦檜反而害怕宇文虛中破壞議和,要把他的傢屬送往金國呢?
原來,此時的軍事態勢已經朝著向南宋有利的方向發展。首先,在陜西四川,吳玠吳璘接連擊敗宗弼的進攻,穩住瞭川中形勢。1139年(金天眷二年,宋紹興九年)六月,宋將劉錡取得順昌大捷,隨後宋軍展開反攻,嶽飛一部甚至進攻到離汴梁隻有四十五裡的朱仙鎮,戰爭形式對南宋非常有利。宗弼雖然幾次進攻南宋,但南宋軍隊越戰越強,金軍的進攻也越來越無力。宗弼終於意識到金軍已失去絕對的軍事優勢,於是改變策略,開始想講和。而身在金國的宇文虛中對這種情況非常瞭解,所以他建議南宋朝廷不要急著議和。
但宋高宗卻不想再打下去瞭,他也非常希望和金國講和。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他被金軍打怕瞭,當年他被打得一路南逃,甚至一度被金軍趕得逃亡到海上。二是在戰爭中,各地武將的權力越來越大,軍隊已經有"吳傢軍"、"嶽傢軍"等稱呼,他害怕最後形成軍閥集團,威脅到皇帝的位置。這也是歷代大宋皇帝和文臣們都非常忌諱的事情。三是金國威脅說要放回被俘虜的高宗之兄,宋欽宗趙桓。在金國占領的中原地區立欽宗為帝,這也是對宋高宗最大的威脅。所以,在金國的威逼利誘之下,宋高宗和金國議和,並按照議和條件,於1141年(金皇統元年,宋紹興十一年)殺掉瞭嶽飛。
皇統二年,宇文虛中得知宗弼向南宋索要自己的傢屬時,曾拜托南宋使臣王倫密奏高宗說:"若金人索取我傢屬,就說我的傢人已經被亂兵所殺。" 宇文虛中的兒子宇文師瑗也上書宋高宗,請求不要把自己的傢人送往金國,結果宋高宗和秦檜全然不理會。在秦檜的親自監督和催促下,宇文虛中的傢屬被一個不漏地全部送給金國(檜諭旨監司迫遣,老幼無一遺者)。
皇統六年二月,金國發生瞭兩件事情。一件是右丞相韓企先去世,一件事情是唐括酬斡傢奴杜天佛留告虛中謀反。四月份,金太宗之子宗固為太保,接任右丞相兼中書令。六月,宇文虛中和高士談被殺。宇文虛中死得很慘,全傢百餘口被活活燒死,據說連老天看瞭這出慘劇都變瞭臉色(虛中與老幼百口同日受焚死,天為之晝晦)。
宇文虛中被殺,宋史和金史中所記載的原因都差不多(我估計宋史很可能是抄的金史),都說他恃才放曠,看不起女真貴族官員,喜歡說他們是粗人,所以得罪瞭許多人(凡見女真人輒以礦鹵目之,貴人達官往往積不能平)。所以他們故意千方百計故意找宇文虛中茬。當時皇宮許多宮殿的名字都是宇文虛中取的,他們就說宇文虛中給宮殿取的名字,暗含諷刺之意(虛中嘗撰宮殿榜署,本皆嘉美之名,惡虛中者擿其字以為謗訕朝廷)。然後是杜天佛留告宇文虛中謀反,於是這些人就羅織罪名就殺瞭他。至於到底誰要宇文虛中死,書上沒有說。
宇文虛中死的時候,還有一件事情很古怪。據說有關部門告宇文虛中謀反,說他的圖書等都是謀反工具,宇文虛中說:"判我死罪沒什麼,但如果說圖書都算謀反工具的話,南來的士大夫傢傢都有,高士談傢圖書比我傢的圖書還多,難道他也想謀反?"於是有關部門就認定高士談也想謀反,把高士談也一起殺掉。
金宋兩方似乎都對宇文虛中的死因沒有什麼異議,但是,在宇文虛中死後,兩方的反應卻大大不同。
《金史》的宇文虛中傳裡,開始對宇文虛中評價很高,認為他被殺很冤枉,卻在他傳記後的"贊"(評論)中說:宇文虛中出使金國,"朝至上京,夕受官爵",並且說,此豈"行己有恥"之士,可以專使者耶?二子(宇文虛中和王倫)之死雖冤,其自取亦多矣。顯然對宇文虛中頗有輕視不滿之意。
宋史中的記載則十分耐人尋味。宇文虛中死後,後來的宋朝政府為他做瞭三件事情。一件事是宋孝宗淳熙年間,朝廷宣佈宣佈追贈宇文虛中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為肅愍,並賜廟號為仁勇。宋孝宗和宋高宗不同,他銳意恢復中原,即位不久就發動隆興北伐。他為被高宗冤殺的嶽飛正式平反,也是淳熙年間(淳熙六年)。第二件事情是由於宇文虛中全傢被殺,沒有後代,於是宋孝宗命令宇文虛中的同族宇文紹節過繼給宇文虛中之子宇文師瑗,宇文紹節先是補官仕州縣,後來中進士,最後還做官做到吏部尚書。第三件事情是開禧初年,宇文虛中被加贈少保,賜姓趙氏。開禧是宋寧宗的年號,宋寧宗是南宋第二個發動北伐的皇帝,那次北伐就叫開禧北伐。加贈少保,已經是殊榮。賜姓趙已經很明顯地說明瞭,宋朝方面認為宇文虛中始終是忠於宋的。
按《金史》中的說法,宇文虛中是因為被唐括酬斡傢奴杜天佛留告發謀反,四個月後,因為查無實據,所以被以可笑的"以圖書謀反罪"殺掉,更可笑的是他臨死的一句話還連累瞭自己的好朋友高士談,宇文虛中和高士談真可謂死得既希裡糊塗又可笑。
表面上看,這種說法也說得通。宇文虛中於二月份被告發。四月份,金太宗之子宗固被任命為太保,接任死去的韓企先為右丞相兼中書令。宗固是金太宗之子,屬於保守派,在金朝前期鬥爭中,其兄宗磐被宗幹聯合完顏希尹所殺。韓企先、韓昉、宇文虛中的後臺就是宗幹,此時韓企先已死,由於宇文虛中看不起女真貴族,說他們是粗人,加上他曾參與宗磐被殺一事,所以"粗人"宗固非常恨他,於是找借口殺瞭他。很明顯,殺宇文虛中的人,應該是宗固。
金史中的另一段事情,則說明宗固的背後另有其人。這個人就是當時掌握朝政的宗弼。金史《孟浩傳》中寫瞭這麼一件事情。韓企先病重時,宗弼前往探病。當時韓企先的心腹田玨也在韓企先那裡,聽說宗弼到瞭,他知道宗弼一向很討厭自己,於是趕緊躲藏到屏風後面。宗弼到瞭後問韓企先說:"丞相您年紀大瞭又病重,誰能在您去世後擔任宰相呢?" 韓企先於是向宗弼推薦田玨。宗弼卻聽信瞭蔡松年對田玨的讒言,對韓企先說:"這個人該殺。" 田玨在屏風後聽瞭,嚇得渾身是汗。這件事情說明瞭宗弼是有權決定宰相的人選的,宗固能當右丞相是宗弼決定的,真正想殺宇文虛中的是宗弼。
金國朝廷內,漢族士人分為兩派——遼派士人和宋派士人。遼派士人是以遼國降臣右丞相韓企先韓昉為首,主要依附宗幹。另一派以宋朝降臣燕山府太守蔡靖之子蔡松年為首,主要依附於宗弼。蔡松年剛開始想結交田玨,結果田玨因為他是宋朝降臣蔡靖的兒子而看不起他,所以蔡松年經常在宗弼面前說田玨的壞話。
兩派鬥爭的結果是,宗幹在皇統元年去世後,他的主要謀士韓昉在他去世後馬上被趕出朝廷,去擔任濟南尹。皇統六年二月,韓企先一去世,他所提拔的宇文虛中、高士談就被告謀反。同樣是在這一年,已經被貶到濟南韓昉則接連幾次上表請求退休。一切跡象似乎表明,由於金國內部兩派漢族士人的鬥爭,於是宗弼借宗固之手,殺掉瞭屬於韓企先一派的宇文虛中、高士談等人。問題是,如果真相是這樣的,為什麼宋史中不說明一下,說宇文虛中死於金國內鬥,而是一味照抄金史中的說法呢?難道其中另有隱情。
關於宇文虛中的死因,還有另一種說法。《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54中是這樣說的:資政殿大學士宇文虛中,既為金人所用,知東北之士憤為左衽密以信義感發之,從者如響。乃與其翰林學士高士譚等同謀,欲因亶郊天就劫殺之。先期以蠟書來告於朝,欲為之外應,秦檜拒不納。會事亦覺,虛中與其子直顯謨閣師瑗皆坐誅,闔門無噍類。大致意思是:宇文虛中在上京和高士談(譚)同謀,準備趁金熙宗完顏亶去祭天的時候劫殺他。先派人送蠟丸書給朝廷,結果秦檜拒不接受,最後事情暴露,宇文虛中和高士談都被殺。不過,這個記載中,有許多東西說不通,宇文虛中此時已是六十七歲高齡,高士談此時年紀也不小,而且他們都是文人,真的有能力劫殺金熙宗麼?
清代的全祖望在他的《鮚埼亭集》中的一番話,似乎為我們揭開瞭謎題。他在談到宇文虛中時說:虛中偽受金官,志圖挾淵聖南歸,事已垂成。秦檜以其蠟丸泄之金,遂與同謀高士談闔門受害,故宋為之贈官予謚立廟置後。意思是宇文虛中假裝接受金國官職,圖謀帶著宋欽宗趙桓(淵聖)回南宋,事情接近成功瞭。由於秦檜把他寫的蠟丸信交給金國,事情暴露瞭,於是金國才將他和同謀高士談一起殺掉。所以後來宋朝才會為宇文虛中"贈官予謚立廟置後"。而且在談到這件事情時,全祖望還特地寫信給自己的好友杭世駿,杭世駿正在為金史作註釋工作,全祖望向他說名瞭自己的看法,請他為宇文虛中正名,杭世駿也非常同意他的看法。很顯然,這種說法比劫殺金熙宗的說法更可靠,也更接近真相。
詳細的過程應該是:宇文虛中制訂瞭計劃,準備接宋欽宗趙桓返回宋國。他先給南宋朝廷寫瞭蠟丸信,說明自己的計劃,並要求朝廷派人接應。他卻不知道,欽宗回國是高宗趙構最無法接受的事情。一旦欽宗回國,趙構將面臨著失去皇位的危險。因為他一直以來都口口聲聲地說要迎接二聖還朝,如果欽宗真的還朝將如何自處?難道把辛苦得來的皇位拱手讓給欽宗?但是,這種想法,趙構卻不能對宇文虛中說明,也不能拒絕他的計劃。問題是,如果宇文虛中長期沒有接到指示,擅自行動,真的把欽宗偷偷送回瞭宋朝,趙構將面臨一個巨大的尷尬和復雜的局面。
那麼,如何才能阻止宇文虛中的計劃呢?趙構和秦檜商量後,認為要想徹底斷絕欽宗回國之路,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出賣宇文虛中,把他的計劃泄露給金國,借金國之手殺掉宇文虛中。於是秦檜把宇文虛中寫給南宋朝廷的蠟丸信交給金國方面。
宗弼接到南宋方面的告密後,並沒有立刻殺掉宇文虛中。因為他此時也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面。此時韓企先剛死不久,宇文虛中既是韓企先提拔起來的人,又是南宋降臣,而且有"國師"之名,如果由自己出面殺掉宇文虛中的話,很容易引起朝廷中各派士人的恐慌,造成政局的動蕩。如果以間諜罪殺掉宇文虛中的話,宗弼自己也無法下臺。因為自宗幹死後,朝廷政權主要由宗弼掌握,而此時宇文虛中依然受到重用。同時,由於幾次南征的原因,宗弼大量使用瞭解宋朝國情的宋國降臣,如果宇文虛中被證明是間諜的話,宗弼也難辭其咎,他的政敵們難免不會群起而攻之。
所以在宇文虛中二月份被人以謀反罪告發後,宗弼並沒有馬上處死他。而是先於四月份任命保守派的宗固為右丞相,然後借宗固之手,以宇文虛中得罪女真貴人達官之名殺掉瞭他和高士談。而宇文虛中死前說的"如果說圖書都算謀反工具的話,南來的士大夫傢傢都有,高士談傢圖書比我傢的圖書還多,難道他也想謀反?"之類的話,很有可能是栽贓給宇文虛中。這樣一來可以既可以說明高士談被殺的理由,順便殺掉宇文虛中的同謀高士談;二來可以借此搞臭宇文虛中。因為如果宇文虛中真的說瞭這番話的話,那就說明他不但是個害死高士談的小人,還想把南來的士大夫們都拖下水,南來的士大夫自然會人人都痛恨他。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金史中沒有明說宇文虛中的真正死因。而宋史中更因為宇文虛中的間諜身份和被宋高宗出賣而死,更不會說明他的真正死因,所以隻是照抄瞭金史中對宇文虛中之死的記載。
可憐南朝一代巨諜宇文虛中,不但生前被自己忠心耿耿所效勞的朝廷出賣,死後還被許多人誤解抹黑,想來真讓人感到可悲可嘆。
宇文虛中的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前後兩期。寫於兩宋時的作品存留不多,詩較平談,主要抒發個人的羈旅閑愁。入金被囚期間詩風一變,每多感憤之辭,如《在金日作三首》其一:"滿腹詩書漫古今,頻年流落易傷心。南冠終日囚軍府,北雁何時到上林?開口摧頹空抱樸,脅肩奔走尚腰金。莫邪利劍今安在,不斬□邪恨最深!"其他一些詩,如《上烏林天使》、《春日》、《己酉歲書懷》、《過居庸關》、《安定道中》等,或批評金人背盟,或寫出塞、思鄉之情,都較有內容和感情,與逃禪之類寫消沉之思的作品形成鮮明的對照。
宇文虛中不以詞名傢,今存〔迎春樂〕《立春》、〔念奴嬌〕兩首,均寫故國之思。
宇文虛中與吳激齊名,詩集不傳,今存詩50餘首,收入《中州集》和《全金詩》。詞入唐圭璋《全金元詞》。 《宋代蜀文輯存》錄長文短簡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