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朗 東漢末年名士官員
来源:74U閱讀網
拾得簡介:唐代豐幹禪師,住在天臺山國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傳來小孩啼哭聲音,他尋聲一看,原來是一個稚齡的小孩,衣服雖不整,但相貌奇偉,問瞭附近村莊人傢,沒有人知道這是誰傢的孩子,豐幹禪師不得已,隻好把這男孩帶回國清寺,等待人傢來認領。因他是豐幹禪師撿回來的,所以大傢都叫他“拾得”。於唐代貞觀年間由天臺山至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詩人張繼據此留下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
寒山、拾得二人佛法高妙,更兼詩才橫溢,佛門弟子認為他們分別是文殊、普賢菩薩轉世。而且,寒山、拾得二人蹤跡怪異,其典型形象總是滿面春風,拍掌而笑,民間奉為"和"、"合"二仙。舊時婚禮上,喜堂高掛二仙神像,寓意和氣好合。乾隆的父親雍正皇帝敕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
後來貞觀年間由天臺山至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詩人張績據此留下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處事秘訣
兩人在世曾留下許多詩偈,寒山、拾得的詩(尤其是寒山),具有脫俗的氣韻與禪機,對於世俗名利榮華,全不措懷。不唯具有徜徉於大自然的坦蕩胸懷,而且往往有警醒佛教徒的精辟之句,因此甚為後人所推重。作品《寒山問拾得》中表現的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一段對話,可見他們的姿態:
有一天,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雲:"隻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雲:還有甚訣可以躲得?
拾得雲: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曰: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瞭;
有人罵老拙,老拙隻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隨他自乾瞭,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瞭?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