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慶則 隋初四貴之一
来源:74U閱讀網
樓鑰簡介:樓鑰(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學傢。字大防,又字啟伯,號攻媿主人,明州鄞縣(今屬浙江寧波)人。樓璩的三子,有兄長樓鐊、樓錫,與袁方、袁燮師事王默、李鴻漸、李若訥、鄭鍔等人。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及第。歷官溫州教授,起居郎兼中書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隨舅父賀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謚宣獻。袁燮寫有行狀。有子樓淳、樓濛(早夭)、樓潚、樓治,皆以蔭入仕。歷官溫州教授、樂清知縣、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兼翰林侍講、資政殿學士、知太平州。 乾道間,以書狀官從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記敘途中所聞,成《北行日錄》。
藏書
樓鑰學宗朱熹,性喜藏書,祖父樓鬱傢中藏書萬餘卷,築東樓於月湖畔,藏書樓名"東樓"。好書不倦,自六經至百傢傳記,無所不讀,傢藏書萬卷,手抄居半。貫通經史,酷嗜典籍,如諸子百傢、音訓小學諸書,悉究其淵奧。聚書逾萬卷。凡精槧著本、刻本、抄本,必一一收藏,皆手自校讎,甚至動員奴婢亦參與校書之事,稱善本者頗多。至晚年為得潘景憲的八十二篇《春秋繁露》一書,仍轉輾訪求,得而後快,是當今傳世的唯一之本,《崇文總目》中所載隻30篇。歷幾十年之聚集,東樓藏書逾萬卷。內有樓鑰隨使金時所撰《北行日錄》和深得世人推崇的樓鑰名著《攻媿集》一百二十卷。時東樓經常接待讀者:"客有願傳者,輒欣然啟帙以授。"(光緒《鄞縣志》)。"門前莫約頻來客,坐上見觀未見書。"(樓鑰詩句,王應麟札)。藏書樂於出借給他人觀覽,有願抄錄者,則欣然啟帙以授。其"東樓"藏書,與同邑藏書傢史守之稱為"南樓北史"。藏書印有"四明樓鑰"。到瞭南宋末年,元兵南下,東樓藏書終隨改朝換代而漸漸散失。至明末更全數敗落,舊宅多歸王傢墩湯氏所有。
文學
樓鑰因長期供職於內廷,擅長內外制及書奏啟札之類應用文字。他博通經史,講求實學,在訓詁小學諸方面能縱貫古今,論述大多可信。其題跋文字尤以原原本本、證據分明而為後世所重。《北行日錄》為其早年作品,按日記敘使金時行程見聞,反映瞭中原殘破及人民生活的狀況,表現瞭傷時憂國的情緒。
他的詩中也有這種感情的流露,如"中原陸沉久,任責豈無人"(《泗洲道中》)、"膏腴滿荊棘,傷甚黍離離"(《靈壁道中》)。其寫景詠懷之佳作,古體詩多雄奇壯美,如《大龍湫》、《連雲亭望海中諸山》等,而近體詩則工於聲偶,往往流麗,如"行盡杉松三十裡,看來樓閣幾由旬"(《同王原慶知道遊天童》)、"一百五日麥秋冷,二十四番花信風"(《山行》)之句,皆為後人激賞。但餞送酬答,與人唱和而風格平庸的作品,為數也不少。
所著《攻媿集》,原為120卷,流傳中有所散佚,清四庫館臣復刪去"青詞"數卷,編定為今本112卷。前14卷為古、今體詩,以下為狀札、表箋、奏議、外內制、序記書啟、墓志等應用文,末兩卷為《北行日錄》。有武英殿聚珍版本,《四部叢刊》影印聚珍本及《叢書集成》本。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