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脹
来源:74U閱讀網
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脫位百科
肩關節脫位占全身關節脫位的40%以上,多見於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肩關節脫位可分前脫位和後脫位,前者多見.其關節由肩盂和肱骨頭構成,肩盂小而淺,肱骨頭呈半球形,其面積為盂的4倍.肩關節囊薄弱松弛,活動范圍大,易發生脫位.當跌倒時,掌或肘著地,上肢內旋後伸,由於傳導暴力或杠桿外力的作用,隨暴力大小可分別造成盂下、喙突下或鎖骨下前脫位.肩關節的關節盂小,肱骨頭大並且其活動范圍大,故穩定性差,易發生脫位.脫位可由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引起.根據受傷的時間可分為新鮮脫位和陳舊性脫位;根據肱骨頭脫出的位置又分為前脫位和後脫位.而前脫位最多見,並可分為盂下、喙突下、鎖骨下和胸腔內脫位.肩關節脫位臨床表現,肩部腫脹疼痛,功能障礙,呈“方肩"畸形,搭肩試驗陽性.X線片可確診並可除外有無合並骨折.治療,急取盡早復位.復位手法有拔伸足蹬法、椅背整復法、拔伸托入法、牽引回旋法等.復位後用繃帶將上臂固定於胸壁,前臂懸吊於胸前2-3周.固定期間做肘、腕、手指關節的屈伸鍛煉.
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脫位病因
肩關節脫位按肱骨頭的位置分為前脫位和後脫位.肩關節前脫位者很多見,常因間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時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著地,外力沿肱骨縱軸向上沖擊,肱骨頭自肩胛下肌和大園肌之間薄弱部撕脫關節囊,向前下脫出,形成前脫位.肱骨頭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脫位,如暴力較大,肱骨頭再向前移致鎖骨下,形成鎖骨下脫位.後脫位很少見,多由於肩關節受到由前向後的暴力作用或在肩關節內收內旋位跌倒時手部著地引起.後脫位可分為肩胛崗下和肩峰下脫位,肩關節脫位如在初期治療不當,可發生習慣性脫位.
肩關節脫位分前脫位和後脫位兩種.以前者多見,多因間接暴力所引起.如當上肢外展、外旋及後伸時,手或肘部著地,暴力即沿肱骨縱軸向近側端沖擊,肱骨頭突破關節囊前壁或自下方脫出,移位至喙突下或鎖骨下方.肩關節脫位多見於青壯年及男性中學生,有的病人還伴有肩部骨折.
肩關節脫位多由傳達暴力或杠桿作用所致,一般來說,側方跌倒,手掌著地,軀幹傾斜,肱骨幹高度外展、外旋位,由手掌傳達到肱骨間的外力可沖破關節囊的前壁,向前滑出,造成肩關節前脫位;當肩關節前方受到沖擊時,可使肱骨頭向後沖破關節囊造成肩關節後脫位,此時,肱骨頭強力過度內旋亦可造成肩關節後脫位.肩關節後脫位臨床較為少見.
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脫位癥狀
1.傷肩腫脹,疼痛,主動和被動活動受限.
2.患肢彈性固定於輕度外展位,常以健手托患臂,頭和軀幹向患側傾斜.
3.肩三角肌塌陷,呈方肩畸形,在腋窩,喙突下或鎖骨下可觸及移位的肱骨頭,關節盂空虛.
4.搭肩試驗(Dugas)陽性,患側手靠胸時,手掌不能搭在對側肩部.
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脫位檢查
肩關節後脫位時常規肩關節前後位X線攝片報告常為陰性,由於肩峰下型後脫位最為常見,且肩前後位X線攝片時肱骨頭與關節盂及肩峰的大體位置關系仍存在,故攝片報告常為陰性,但仔細閱片仍可發現以下異常特征:
①由於肱骨頭處於強迫內旋位,即使前臂處於中立位,仍可發現肱骨頸“變短"或“消失",大小結節影像重疊.
②肱骨頭內緣與肩胛盂前緣的間隙增寬,通常認為其間隙大於6mm,即可診斷為異常.
③正常肱骨頭與肩胛盂的橢圓形重疊影消失.
④肱骨頭與肩胛盂的關系不對稱,表現為偏高或偏低,且與盂前緣不平行.
高度懷疑肩關節後脫位時應加攝腋位片或穿胸側位片,則可發現肱骨頭脫出位於肩胛盂後側,必要時作雙肩CT掃描,即可清楚顯示出肱骨頭關節面朝後,且脫出關節盂後緣.有時可發現肱骨頭凹陷性骨折並與關節盂後緣形成卡壓而影響復位,或關節盂後緣的骨折.
肩關節脫位預防
本病是由於外傷性因素引起,無特殊的預防措施,臨床上防治的重點在於早期明確診斷,早期治療,則治療方法簡單,患者痛苦小,治療結果好.而漏診誤診使新鮮脫位轉化為陳舊性脫位,則治療復雜,療程長,患者痛苦大,治療結果差,故臨床骨科醫師應警惕肩關節後脫位的可能,對可疑病例應加攝腋位或穿胸側位X線片,必要時作肩關節CT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