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蜜煎
来源:74U閱讀網
左金丸常用名:回令丸,萸連丸,茱連丸,佐金丸二味左金丸,瀉肝火,行濕,開痞結,
左金丸簡介:左金丸,中醫方劑名。出自《丹溪心法》卷一。為瀉火劑。具有瀉肝火,行濕,開痞結之功效。主治肝火犯胃,漕雜吞酸,嘔吐脅痛,筋疝痞結,霍亂轉筋。
左金丸歌訣
左金連茱六一丸,肝火犯胃吐吞酸;再加芍藥名戊己,熱瀉熱痢服之安;連附六一治胃痛,寒因熱用理一般。
左金丸組成
黃連(一本作芩)六兩(18g)、吳茱萸一兩或半兩(3g)。左金丸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為末,水為丸,或蒸餅為丸。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
2、現代用法:為末,水泛為丸,每服3g,開水吞服。或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左金丸功用
瀉肝火,行濕,開痞結。左金丸主治
肝火犯胃,漕雜吞酸,嘔吐脅痛,筋疝痞結,霍亂轉筋。左金丸方義
本方證乃山肝鬱化火犯胃所致。肝經佈於脅肋,肝氣鬱滯則脅肋脹痛;肝火犯胃,胃失和降,故嘈雜吞酸,嘔吐;肝火循經上炎,故口苦;舌紅苔黃,脈象弦數,乃肝鬱而化火之征。證屬肝鬱化火.橫逆犯胃。治宜清瀉肝火,降逆止嘔。
方中重用苦寒之黃連為君藥,一則清心火以瀉肝火,即所謂“實則瀉其子",肝火得清,自不橫逆犯胃;二則清胃熱.胃火降則其氣自降,如此標本兼顧,對肝火犯胃之嘔吐吞酸尤為適宜。吳茱萸辛苦而溫,入肝、脾、胃、腎經,辛能入肝散肝鬱,苦能降逆助黃連降逆止嘔之功,溫則佐制黃連之寒,使黃連無涼遏之弊,且能引領黃連入肝經,為佐藥。二藥辛開苦降,寒熱並用,瀉火而不涼遏,溫通而不助熱,使肝火得清,胃氣得降,則諸癥自愈。
左金丸運用
1、本方為治療肝火犯胃證常用方。臨證以嘔吐吞酸,脅痛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為用方要點。
2、現代多用於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證屬肝火犯胃者。
左金丸加減化裁
若吞酸重者,加烏賊骨、瓦楞子以制酸止痛;脅痛甚者,可與四逆散、金鈴子散合用以加強疏肝理氣之功。
左金丸使用註意
方中黃連與吳茱萸用量比例為6:1。嘔吐吞酸屬脾胃虛寒者忌用。左金丸化裁方之間的鑒別
左金丸與龍膽瀉肝湯都能用於肝經實火之脅肋疼痛、口苦等癥狀,左金丸瀉火作用弱於龍膽瀉肝湯,但能降逆止嘔,用於肝火犯胃之嘔吐吞酸,無清利濕熱之功。龍膽瀉肝湯瀉火作用強,用於肝膽實火上炎目赤、耳聾、耳腫,或肝膽濕熱下註之陰腫、陰癢、陰汗、小便淋濁、帶下黃臭等,有清利濕熱之功,而無降逆止嘔之效。
左金丸重要文獻摘要
1、《醫方考》:左金者,黃連瀉去心火,則肺金無畏,得以行令於左以平肝,故曰左金。吳茱萸氣臊味辛性熱,故用之以為反佐。以方君一臣一,制小其服者,肝邪未盛也。
2、《醫方集解》:此足厥陰藥也。肝實則作痛,心者肝之子,實則瀉其子,故用黃連瀉心清火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制木,則肝平矣;吳茱萸辛熱,能入厥陰肝,行氣解鬱,又能引熱下行,故以為反佐。一寒一熱,寒者正治,熱者從治。
3、《古方選註》:經脈循行,左升右降,藥用苦辛,肅降行於升道,故曰左金。吳茱萸入肝散氣,降下甚捷;川黃連苦燥胃中之濕,寒勝胃中之熱,乃損其氣以泄降之,七損之法也。當知可以治實,不可以治虛,若誤論虛實而用之則誤矣。
4、《金鑒》胡天錫曰:此瀉肝火之正劑。獨用黃連為君,以實則瀉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勢;吳茱萸從類相求,引熱下行,並以辛溫開其鬱結,懲其汗格,故以為佐。然必木氣實而土不虛者,庶可相宜。左金者,木從左,而制從金也。
5、《謙齋醫學講稿》:方中黃連入心,吳茱萸入肝,黃連的用量六倍於吳萸,故方解多作實則瀉其子,並以吳茱萸為反佐藥。我認為肝火證很少用溫藥反佐,黃連和吳茱萸歸經不同,也很難這樣解釋。從效果研究,以吞酸嘈雜最為明顯,其主要作用應在於胃。黃連本能苦降和胃,吳萊萸亦散胃氣鬱結,類似瀉心湯的辛苦合用。故吞酸而兼有痰濕粘涎的,酌加吳茱萸用量,效果更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