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香薷飲
来源:74U閱讀網
保元化滯湯常用名:清熱利濕,補氣扶正,保養胃氣,
保元化滯湯簡介:保元化滯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林改錯》卷下。具有清熱利濕,補氣扶正,保養胃氣之功效。主治天花合並痢疾。癥見小兒痘疹五六日後,痢疾或白或紅,或紅白相雜,及大人初痢、久痢。
保元化滯湯歌訣
保元化滯補攻方,一兩黃芪煎作湯;為末滑石須一兩,沖服痢止氣無傷。
保元化滯湯組成
黃芪(煎湯沖)(30g),滑石(末)(30g),晚服加白砂糖(15g)更妙。
保元化滯湯用法用量
現代用法:將黃芪(30g)水煎10-20分鐘,量掌握在100毫升左右,沖服滑石粉末(30g),每日分早、晚2次溫服,晚上服時加白糖15g。每日1劑。
保元化滯湯功用
清熱利濕,補氣扶正,保養胃氣。
保元化滯湯主治
天花合並痢疾。小兒痘疹五六日後,痢疾或白或紅,或紅白相雜,及大人初痢、久痢。
保元化滯湯方義
黃芪甘溫補氣,一治濕熱或久瀉傷氣,二使氣旺則血行;滑石甘淡性寒,用之清熱利濕,右質重體滑而化滯;白砂糖生津保胃氣。痢疾屬濕熱為患,壅滯氣血,治則為調氣行血,通因通用。本方藥僅三味,配伍精當,調氣血,去濕熱,化壅滯,立意恰合治痢之要。
保元化滯湯運用
本方治證,原書為痘後痢疾。痢疾有濕熱、寒濕之分。前者清熱解毒,調氣行血立法;後者溫化寒濕,理氣運脾施治。關於痘疹合並痢疾,前人多認為白痢傷氣,紅痢傷血。白痢治以四君子湯加木香、黃芩、黃連;紅痢治以四物湯加木香、黃芩、黃連。王清任卻脫離瞭古人的巢臼,立保元化滯湯。來治療天花合並痢疾,或其他痢疾。充分體現瞭作者用藥之少而精、服法簡而明、療效捷而迅的治病特點,這些經驗可供臨床治療腸炎、痢疾等病癥時參考。現代運用,多加黃連、黃芩、白頭翁、當歸、白芍等,效果更佳。
保元化滯湯加減化裁
大人初痢,滑石用一兩五錢,白糖一兩,不必用黃芩;久痢加黃芪,滑石仍用一兩五錢。
保元化滯湯重要文獻摘要
《醫宗金鑒·痘疹心法要訣·痘中雜證》載述:“痘瘡未愈痢隨生,濕熱傷中證非輕,白屬傷氣思君劑,紅屬傷血四物靈。”“凡痘瘡未愈而患痢疾者,乃濕熱鬱於腸胃,致傷氣血而然也,痘必滯黯無色。治當清熱除濕,調理氣血為主。白痢屬氣,加味四君子湯主之;赤痢屬血,加味四物湯主之;赤白相兼者,合而用之。”“加味四君子湯:茯苓、白術(土炒)、人參、陳皮、木香(煨)、甘草(炙)、黃連(炙)、黃芩。水煎服。”“加味四物湯:川芎、當歸、生地、黃芩(酒炒)、川連(酒炒)、木香、白芍(炒)。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