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苦瓠葉

苦瓠葉

苦瓠葉別名:

苦瓠葉簡介:苦瓠葉,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小葫蘆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var.microcarpa(Naud.)Hara的葉。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具有解毒之功效。常用於蛇蟲蛤蟆毒等。

苦瓠葉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

主治

蛇蟲蛤蟆毒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研末塗敷患處。

註意事項

過量中毒對消化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相關論述

《滇南本草》:“曬幹搗碎為末,盛於瓷器內,隨身邊,或走路口渴,用末一錢入水飲,不中水毒;或蛇蟲蛤蟆扒過,此末亦可解。加雄黃能解啞瘴山嵐之毒。加松筆解一切大毒。但可一、二錢,開水送下。”

苦瓠葉臨床應用

附註

中毒解救方法:(1)催吐、洗胃飲大量茶水。(2)嚴重病人靜脈補液。

苦瓠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葫蘆科植物小葫蘆。

形態特征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具溝紋,被粘質長柔毛,老後漸脫落,變近無毛。葉柄纖細,長16-20厘米,有和莖枝一樣的毛被,頂端有2腺體;葉片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均10-35厘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狀脈,先端銳尖,邊緣有不規則的齒,基部心形,彎缺開張,半圓形或近圓形,深1-3厘米,寬2-6厘米,兩面均被微柔毛,葉背及脈上較密。卷須纖細,初時有微柔毛,後漸脫落,變光滑無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單生。雄花:花梗細,比葉柄稍長,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鬥狀,長約2厘米,裂片披針形,長5毫米;花冠黃色,裂片皺波狀,長3-4厘米,寬2-3厘米,先端微缺而頂端有小尖頭,5脈;雄蕊3,花絲長3-4毫米,花藥長8-10毫米,長圓形,藥室折曲。雌花花梗比葉柄稍短或近等長;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長2-3毫米;子房中間縊細,密生粘質長柔毛,花柱粗短,柱頭3,膨大,2裂。果實初為綠色,後變白色至帶黃色,由於長期栽培,果形變異很大,因不同品種或變種而異,有的呈亞鈴狀,中間縊細,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於下部,長數十厘米,有的僅長10厘米(小葫蘆),有的呈扁球形、棒狀或構狀,成熟後果皮變木質。種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頂端截形或2齒裂,稀圓,長約20毫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長環境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肉食性動物  讀起  南普  音符  魅音  探查  五險一金扣  寶新  單身女郎  裴山  川沙路六陳  導彈驅逐艦  文海  孤堆鄉  建春村  愛莫能助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