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吳茱萸葉

吳茱萸葉

吳茱萸葉別名:

吳茱萸葉簡介:吳茱萸葉,中藥名。為蕓香科吳茱萸屬植物吳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的葉。植物吳茱萸,分佈於我國陜西、甘肅、安徽、浙江、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具有散寒,止痛,斂瘡之功效。主治霍亂轉筋,心腹冷痛,頭痛,瘡瘍腫毒。

吳茱萸葉功效作用

功能

散寒,止痛,斂瘡。

主治

霍亂轉筋,心腹冷痛,頭痛,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加熱外敷;或煎水洗。

相關論述

1、《分類草藥性》:“敷瘡腫。”

2、《廣西民族藥簡編》:“水煎洗傷口,治毒蛇咬傷,搗爛敷患處,治無名腫毒。”

吳茱萸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霍亂腳轉筋,(吳茱萸葉)和艾,以醋湯拌。(《日華子》)

2、治大寒犯腦頭痛,以酒拌(吳茱萸)葉,袋盛蒸熟,更互枕熨之,痛止為度。(《綱目》)

3、治偏頭痛,(吳茱萸)葉微火烤軟,擦頭部。(《湖南藥物志》)

4、治瘡毒久爛不愈,(吳茱萸)葉9g,搗爛敷患處。又方:葉搗汁,加水洗患處。(《湖南藥物志》)

5、治手術後腸麻痹,用鮮〔吳茱萸)葉45g(或果30g),搗爛炒熱用紗佈包敷臍部,外加熱水袋。孕婦慎用。(《廣西本草選編》)

吳茱萸葉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鮮用或曬幹用。

吳茱萸葉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多為小葉,完整的葉為單數羽狀復葉;葉軸略呈圓柱形,黃褐色,被黃白色柔毛。小葉常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橢圓形至卵圓形,長5-15cm,寬2.5-6cm,先端短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黃褐色,上面在放大鏡下可見透明油點,下面密被黃白色柔毛,主脈突起,側脈羽狀。質脆,易碎。氣微香,味辛、苦、辣。

吳茱萸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蕓香科吳茱萸屬植物吳茱萸。

形態特征

植物吳茱萸,別名臭辣子樹(湖北、貴州)。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10米。樹皮青灰褐色,幼枝紫褐色,有細小圓形的皮孔;幼技、葉軸及花軸均被銹色絨毛。奇數羽狀復葉對生,連葉柄長20-40厘米;葉柄長4-8厘米,小葉柄長2-5毫米;小葉5-9,橢圓形至卵形,長5.5-15厘米,寬3-7厘米,先端驟狹成短尖,基部楔形至廣楔形或圓形,全緣或有不明顯的鈍鋸齒,側脈不明顯,兩面均被淡黃褐色長柔毛,脈上尤多,有明顯的油點,厚紙質或紙質。雌雄異株,聚傘圓錐花序,頂生;花軸粗壯,密被黃褐色長柔毛,花軸基部有小葉片狀的狹小對生苞片2枚;萼片5,廣卵形,長約1-2毫米,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長圓形,長4-6毫米;雄花具5雄蕊,插生在極小的花盤上,花藥基著,橢圓形,花絲粗短,被毛,退化子房先端4-5裂;雌花的花瓣較雄花瓣大,退化雄蕊鱗片狀,子房上位,長圓形,心皮5,花後增寬成扁圓形,有粗大的腺點,花柱粗短,柱頭先端4-5錢裂。果實扁球形,成熟時裂開成5個果瓣,呈蓇葖果狀,紫紅色,表面有粗大油腺點,每分果有種子1個,黑色,有光澤。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向陽的疏林下或林緣曠地。

煤業  十八中  佈西  道軍運村  熱門搜索  九齡路  長圍  優渥  敘事詩  主打  福匯路滬南  西閣街  正途  穿針引線  錦渦  牽衣頓足攔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