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毛艾納香
来源:74U閱讀網
山芝麻別名:崗油麻,崗脂麻,田油麻,仙桃草,野芝麻,狗屎樹,假芝麻,山麻,假油麻,芝麻頭,牛釜尾,山野麻,白頭公,油麻甲,野麻甲,假麻甲,苦麻,由脂麻,坡油麻,坡片公,
山芝麻簡介:山芝麻,中藥名。為梧桐科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angustifoliaL.的根或全株。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發熱,肺熱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痄腮,腸炎,痢疾,癰腫,瘰癧,痔瘡,毒蛇咬傷。
山芝麻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
主治
感冒發熱,肺熱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痄腮,腸炎,痢疾,癰腫,瘰癧,痔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不良反應
28例患者服用山芝麻鮮品250-500g或幹品50-150g,1-3d出現頭昏和頭痛(28例)腹脹和腹痛(20例)、腹瀉(5例)、浮腫(22例)、少尿或無尿(26例)、胸悶氣急(12例)、發熱(12例),極少數患者出現咯血、血尿,有4例患者最後昏迷。
註意事項
孕婦及虛寒證慎服,內服過量有瀉下、惡心等副反應。
化學成分
根含β-谷甾醇,白樺脂酸,齊墩果酸,山芝麻酸甲酯,山芝麻寧酸甲酯,山芝麻寧酸及山芝麻酸內酯,根皮含倍半萜醌類化合物曼宋酮E、F、H、M。
藥理作用
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殺滅作用,對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山芝麻甲酯、山芝麻寧酸甲酯、山芝麻寧酸具有降低轉氨酶的作用。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瘡去毒,止血埋口。又能開大腸,食多大便必快。”
2、《嶺南采藥錄》:“拔毒生肌,清熱解毒。”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消腫止癢。”
4、《福建藥物志》:“治頸淋巴結核,肺結核,關節炎,感冒,胃腸炎,扁桃體炎,氣管炎,睪丸炎,腎炎,痢疾,乳腺炎,白帶,骨髓炎,牙痛,牙根膿腫,痔瘡,癰疽腫毒,毒蛇咬傷。”
山芝麻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感冒發熱:山芝麻9g,青蒿、紅花地桃花各6g,兩面針根1.5g。水煎,分2次服。
2、治感冒咳嗽:山芝麻15g,兩面針、古羊藤、枇杷葉各9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1-2方出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3、治肺結核:山芝麻鮮根30g,冰糖15g。水煎服。或加百部、積雪草各30g。水煎,分3次服。(《福建藥物志》)
4、治痄腮:山芝麻葉60-90g。搗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5、治腸炎腹瀉:山芝麻幹根15-30g。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6、治痢疾:鮮山芝麻30g。酌加水煎。每日服2次。
7、治癰疽腫毒:鮮山芝麻葉,搗敷。(6-7方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8、治乳癰:山芝麻鮮根30g。酒水煎服。另用鮮葉搗爛外敷。
9、治蛇頭疔:山芝麻鮮葉和紅糖搗爛敷患處。(8-9方出自《福建中草藥》)
10、治淋巴結核:山芝麻根60g。酌加酒水各半,燉服。
附註
山芝麻與牛蒡子均能發散風熱,宣肺透疹,常用於風熱感冒,麻疹不透之癥。二者不同之處,山芝麻長於解毒消腫,善治痢疾,癰腫,瘰癧。牛蒡子長於宣肺止咳,清熱解毒,兼治風痰咳嗽。
山芝麻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株全年可采,洗凈,切段,曬幹。
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幹燥。山芝麻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山芝麻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呈圓柱形,略扭曲,頭部常帶有結節狀的莖枝殘基;長15-25cm(商品多已切成長約2cm的段塊),直徑0.5-1.5cm。表面灰黃色至灰褐色,間有堅韌的側根或側根痕,栓皮粗糙,有縱斜裂紋,老根栓皮易片狀剝落。質堅硬,斷面皮部較厚,暗棕色或灰黃色,強纖維性,易與木部剝離並撕裂;木部黃白色,具微密放射狀紋理。氣微香,味苦、微澀。
飲片性狀:為厚片,餘參見“藥材性狀”項。
山芝麻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梧桐科山芝麻屬山芝麻。形態特征
小灌木,高達1m。小枝被灰綠色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7mm,被星狀短柔毛;葉片狹長圓形或條狀披針形,長3.5-5cm,寬1.5-2.5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上面無毛或幾無毛,下面被灰白色或淡黃色星狀茸毛,間或混生剛毛,全緣。聚傘花序腋生,有花2至數朵;花梗通常有錐尖狀的小苞片4枚;花萼管狀,長約6mm,被星狀短柔毛,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不等大,淡紅色或紫紅色,比萼略長,基部有2個耳狀附屬體;雄蕊10,退化雄蕊5,線形,甚短;子房5室,被毛,較花柱略短,每室有胚珠約10個。蒴果卵狀長圓形,長12-20mm,寬7-8mm,先端急尖,密被星狀毛及混生長絨毛。種子小,褐色,有橢圓形小斑點。花期幾全年。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道地產區
主產於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臺灣、雲南、貴州等地。多自產自銷。少量供出口。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及丘陵地。生長見習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較耐旱,忌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微酸性的黃紅壤土也能正常生長。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春季3-4月播種育苗,種子混拌草木灰或細土,均勻地撒播於苗床上,覆蓋細土2cm,後蓋草、澆水。每1h㎡播種量22.5kg。氣溫25℃以上時,播後15-20d出苗,出苗後揭去蓋草。翌年春季萌芽前,按行株距35cm×35cm開穴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