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桑椹

桑椹

桑椹別名:葚,桑實,烏椹,文武實,黑椹,桑棗,桑葚子,桑果,桑粒,桑藨,

桑椹簡介:桑椹,中藥名。為桑科桑屬植物桑Morus alba L.的果穗。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的功效。主治眩暈耳鳴,須發早白,血虛經閉,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等。

桑椹功效作用

功能

滋陰補血,生津潤腸。

主治

1、主要用於眩暈耳鳴,須發早白,血虛經閉,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等。

2、西醫診為高血壓、神經衰弱、糖尿病等屬於肝腎陰虛證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熬膏、生啖或浸酒。外用:浸水洗。

不良反應

1、中毒癥狀表現為出血性腸炎。癥見腹痛、發熱、嘔吐、大便呈果醬樣,伴煩躁不安、精神疲倦等。嚴重者可致中毒性休克。多發於小兒。

2、中毒解救措施為對癥處理。除瞭輸液使用抗生素、止血藥外,並要口服大劑量胰蛋白酶來解救,1次2克,1日3次。

註意事項

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勿服。

化學成分

含蕓香苷、花青素苷、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糖類。尚含脂肪油,其中主要成分為亞油酸、少量硬脂酸和油酸。

藥理作用

1、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均有增強作用。

2、促進淋巴細胞轉化的作用:100%桑椹煎劑有中度激發淋巴細胞轉化的作用。

3、促進造血機能的作用:可促進造血細胞生長,並對粒系祖細胞的生長有促進作用。

4、升高外周血細胞的作用:桑椹可能有防止環磷酰胺所致餓白細胞減少癥的作用。

5、此外,桑椹尚有一定的促進T淋巴細胞成熟、降低紅細胞膜Na-K-ATP酶活性等作用。

桑椹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心腎衰弱不寐,或習慣性便秘:鮮桑椹一至二兩,水適量煎服。(《閩南民間草藥》)

2、治瘰癧:文武實,黑熟者二鬥許,以佈袋取汁,熬成薄膏,白湯點一匙,日三服。(《素問病機保命集》文武膏)

3、治陰癥腹痛:桑椹,絹包風幹過,伏天為末。每服三錢,熱酒下,取汗。(《湃湖集簡方》)

相關配伍

1、桑椹配何首烏:桑椹甘寒質潤,長於滋補陰血,生津潤腸;何首烏甘澀微溫,善於補益精血,固腎烏發。兩藥配伍,可增強滋補陰血,固腎烏發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陰血虧虛之眩暈耳鳴,目暗昏花,腰膝酸軟,須發早白等。

2、桑椹配雞血藤:桑椹長於滋補陰血;雞血藤善於補血活血。兩藥配伍,可具有滋補陰血,活血的作用。適用於陰血虧虛所致的經閉不行等。

3、桑椹配生地黃:桑椹甘寒滋潤,長於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生地黃甘寒質潤,善於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兩藥配伍,可增強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適用於各種原因所致的津傷口渴和內熱消渴。

4、桑椹配天花粉:桑椹甘寒滋潤,長於生津止渴;天花粉甘寒,善於清熱潤燥,生津止渴。兩藥配伍,可增強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既適用於熱盛津傷口渴,又可用治陰虛內熱消渴。

5、桑椹配西洋參:桑椹長於滋補清熱,生津止渴;西洋參善於補氣養陰,清火生津。兩藥配伍,可增強補氣養陰,生津止渴的作用。適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兼氣虛者。

6、桑椹配肉蓯蓉:桑椹長於滋陰養血,生津潤燥;肉蓯蓉善於補陽益精,潤腸通便。兩藥配伍,可增強滋陰益精,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大腸津虧之大便秘結等。

7、桑椹配枳殼:桑椹長於滋陰養血,生津潤燥;枳殼善於行氣寬中,消積導滯。兩藥配伍,可具有滋陰養血,生津潤燥,行氣導滯的作用。適用於腸燥便秘兼氣滯腹脹或體弱腸運無力者。

鑒別用藥

1、桑葉、桑枝、桑白皮、桑椹:此四藥均源於桑科落葉喬木桑樹,惟入藥部位不同,一般習稱“桑四藥”。桑葉為發散風熱藥,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輕升清疏,善疏散肺肝二經風熱,平肝潤燥,明目涼血,主治風熱感冒、頭痛目赤,燥熱咳嗽,肝陽上亢之頭暈目赤及血熱吐衄。桑枝為祛風濕清熱藥,味苦性平,歸肝經,善走經絡,功能祛風通絡,利水退腫,善治風濕痹痛之拘攣麻木,無論寒熱均可;又治水腫腳氣,但力弱,單用效差。桑白皮為止咳平喘藥,味甘性寒,歸肺經,甘寒降泄,善瀉肺熱而行痰水,有清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主治肺熱咳喘痰多或吐血、肺氣壅實之水腫脹滿及面目浮腫、小便不利。桑椹為補陰藥,味甘酸性寒,歸心肝腎經,功善滋陰補血,生津潤腸,用於肝腎不足、陰血虧虛之眩暈耳鳴、目暗失眠、須發早白及熱盛津傷口渴、陰虛消渴、腸燥便秘。

2、墨旱蓮與桑椹:兩者均味甘酸性寒歸肝腎經,皆能滋補肝腎之陰,治肝腎陰虛之頭暈耳鳴、須發早白、腰膝酸軟。然墨旱蓮長於清熱,又能涼血止血,善治陰虛火旺、血熱妄行的多種出血證。桑椹兼入心經,有補血之功,尚可生津潤腸,又治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及腸燥便秘。

3、何首烏與桑椹:兩者均味甘,歸肝、腎、心經,皆具補肝腎、益精血、潤腸之功,治肝腎不足、精血虧虛之頭暈眼花、須發早白、腰膝酸軟及血虛萎黃、心悸乏力、腸燥便秘。然何首烏味苦澀性溫,不燥不膩,兼能澀精止帶,生品長於截瘧、解毒、潤腸通便,又治遺精崩漏帶下、癰疽瘰癧、久瘧體虛。桑椹味酸性寒,善於滋陰除熱,生津止渴,又治熱盛傷津口渴、陰虛內熱消渴。

4、當歸與桑椹:兩者皆為補血之要藥,皆能潤腸通便。但前者性味甘寒,長於滋陰補血,常用於陰虛血虧之口幹、消渴及肝陰不足、肝陽上亢之眩暈、失眠、目暗昏花,肝腎不足之須發早白;當歸性味辛、甘、苦,性溫,長於溫通血脈,既補血,又活血,適用於血虛有寒之證。

相關藥品

益齡精、首烏丸。

相關方劑

桑椹酒(《中國醫學大辭典》)。

桑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5-6月當桑的果穗變紅色時采收,曬幹或蒸後曬幹。

桑椹保存方法

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桑椹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幹燥果穗呈長圓形,長1-2cm,直徑6-10mm。基部具柄,長1-1.5厘米。表面紫紅色或紫黑色。果穗由30-60個瘦果聚合而成;瘦果卵圓形,稍扁,長2-5mm,外具膜質苞片4枚。胚乳白色。質油潤,富有糖性。氣微,味微酸而甜。以個大、肉厚、紫紅色、糖性大者為佳。

飲片性狀

參見藥材性狀。

桑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桑科桑屬植物桑。

形態特征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15m。樹皮灰白色,有條狀淺裂;根皮黃棕色或紅黃色,纖維性強。單葉互生;葉柄長1-2.5cm;葉片卵形或寬卵形,長5-20cm,寬4-10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粗鋸齒或圓齒,有時有不規則的分裂、上面無毛,有光澤,下面脈上有短毛,腋間有毛,基出脈3條與細脈交織成網狀,背面較明顯;托葉披針形,早落。花單性,雌雌雄異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狀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長1-2cm,被毛,總花梗長5-10mm;雄花序長1-2.5cm,下垂,略被細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頭2裂。瘦果,多數密集成一卵圓形或長圓形的聚合果,長1-2cm,初時綠色,成熟後變肉質、黑紫色或紅色,種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全國各地。

道地產區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於四川南充、合川、涪陵,江蘇南通、鎮江,浙江淳安、開化,山東臨朐、菏澤,安徽阜陽、蚌埠,遼寧彰武、綏中、風城,河南商丘、許昌,山西太原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處,多為人工栽培。

生長見習

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蔭。氣溫12℃以上開始萌芽,生長適宜溫度25-30℃,超過40℃則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則停止生長。耐旱,不耐澇,耐瘠薄。對土壤的適應性強。

繁殖方式

用種子、嫁接和壓條繁殖。

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采取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肉,洗凈種子,隨即播種或濕砂貯藏。春播、夏播、秋播均可。夏播、秋播可用當年新種子。播前用50℃溫水浸種,待自然冷卻後,再浸泡12h,放濕砂中貯藏催芽,經常保持濕潤,待種皮破裂露白時即可播種,按行株距20-30cm開溝,溝深1cm,每1hm2用種量7.5-15kg。覆土。約經10d出苗。苗高3-4cm間苗,去弱留強,並補苗。春、秋季按株距10-15cm定苗。

2、嫁接繁殖:袋接法,於嫁接前20d,剪接穗,濕沙貯藏,使砧木剪口處的皮層和木質部分離成袋狀,然後插入接穗,以插緊為止。芽接,春、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狀芽接(套接)。

3、壓條繁殖:早春將母株橫伏固定於地面,埋入溝中,露出頂端,培土壓實,待生根後與母體分離。春或秋季進行定植。按行、株距2m×0.4m開穴、穴徑0.5-0.7m,穴底施入腐熟廄肥,上鋪薄土一層,栽入,填表土後,將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壓實,澆水。

病蟲防治

1、病害有桑萎縮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結線蟲病等。

2、蟲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蟲、桑白蚧、桑天牛、桑薊馬、桑始葉蟎等。

溝渠  前黑  後樓  常口  指環  堡寨  米魚  清平世界  春滿人間  積極引導  口省醫健  南陌  寶巖  拾義  齊賢  多層住宅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