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參
来源:74U閱讀網
伸筋草別名:石松,獅子草,獅子尾,
伸筋草簡介:伸筋草,中藥名。為石松科屬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幹燥全草。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關節酸痛,屈伸不利。
伸筋草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舒筋活絡。主治
1、用於關節酸痛,屈伸不利。
2、西醫診為風濕、類風濕關節炎、骨質增生、增生性膝關節炎椎體性腰腿痛屬風寒濕邪閉阻型,消化不良屬氣滯者,帶狀皰疹屬氣滯血瘀濕滯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搗敷。不良反應
有報道伸筋草在與青黴素、鏈黴素、氯黴素、新黴素、磺胺類、苯唑卡因、奎尼丁、硫柳汞、對苯二胺甲醛及碘造影劑合用時可出現過敏性皮炎,表現為局部皮膚灼痛,關節紅腫劇痛,多處關節皮膚可見邊界清楚的紅斑,表面佈滿大小不等的水皰及松弛性大皰。應註意避免配伍使用。註意事項
孕婦及出血過多者忌服。化學成分
主含石松堿、棒石松寧堿等生物堿,石松三醇、石松四醇酮等萜類化合物,β-谷甾醇等甾醇及香草酸、阿魏酸等。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有調節神經中樞作用。
2、對泌尿系統的影響:有利尿、增進尿酸排泄、解除小兒痙攣性尿瀦留作用。
3、此外,伸筋草還有一定的鎮痛、解熱、抗矽肺、抗菌、升壓、興奮子宮作用。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石松,其性走而不守,其用沉而不浮,得檳榔良。下氣,消胸中痞滿橫格之氣,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堅積,消水腫。
2、《本草拾遺》:(伸筋草)主人久患風痹,腳膝疼冷,皮膚不仁,氣力衰弱。
3、《生草藥性備要》:(伸筋草)消腫,除風溫。浸酒飲,舒筋活絡。其根治氣結疼痛,損傷,金瘡內傷,去痰止咳,治瘡疽卒手足。
4、《藥性考》:(伸筋草)療血瘋瘙癢。
伸筋草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風痹筋骨不舒:寬筋藤,每用三錢至一兩,煎服。(《嶺南采藥錄》)
2、消水腫:過山龍五分(研細末),糠瓢一錢五分(火煅存性),檳榔一錢。檳榔、糠瓢煨湯吃過山龍末,以瀉為度。氣實者用,虛者忌。(《滇南本草》)
相關配伍
1、伸筋草配木瓜:伸筋草能祛風濕,舒筋絡,尤長於舒筋緩攣;木瓜能除濕和中舒筋活絡以緩攣急,止吐瀉。兩藥合用,有良好的舒筋活絡,除濕和胃之功。適用於腿足轉筋,嘔吐泄瀉。
2、伸筋草配桑枝:伸筋草苦辛氣溫,其性善行,走而不守,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之功;桑枝能祛風濕,通經絡,利關節,性質平和,寒熱痹證均可使用。兩藥配伍,適用於風濕痹痛,筋脈拘急,跌打損傷。
3、伸筋草配雞血藤:伸筋草舒筋活絡,祛風除痹;雞血藤養血活血,舒筋活絡。兩藥相配,既能養血活血,又能祛風除濕,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妙。適用於年老或血虛感受風濕所致的肢體麻木不仁或關節疼痛等。
鑒別用藥
伸筋草與尋骨風:兩藥皆能祛風除濕,止痛。均可用於風濕痹痛,筋脈拘急疼痛,跌打損傷等。而伸筋草苦辛氣溫,其性善行,走而不守,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之功,尤長於舒筋緩攣,為久風頑痹、筋脈拘急之要藥。風濕痹痛,筋脈拘急,伸展不利尤為適宜。也可用於腿足轉筋及趺打損傷之筋脈不利,肢體麻痹軟弱,肌膚麻木。伸筋草還有疏肝解鬱,下氣消結,祛痰止咳,消水腫作用,故可用於氣結胃痛、纏腰火丹、咳喘、水腫、小便不利等。尋骨風辛開苦降,芳香善行,外達四肢,內行臟腑。功善祛風濕,利筋骨,通經脈,止疼痛,故風濕痹痛,肢體頑麻重著,疼痛較著者尤為適宜。又能行滯氣止疼痛,治療肝胃不調或脾胃不和所致胃脘疼痛,肝脈瘀阻所致疝氣以及牙痛等。相關藥品
關節風痛丸、消腫痛醋膏、關節解痛膏、疏痛安塗膜劑、過崗龍片。伸筋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連根拔起,去凈泥土,曬幹。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洗凈,切段,幹燥。伸筋草保存方法
置通風幹燥處。伸筋草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的段,莖呈圓柱形,略彎醢。葉密生莖上,螺旋狀排列,皺縮彎曲,線形或針形,黃綠色至淡黃棕色,先端芒狀,全緣。切面皮部淺黃色,木部類白色。氣微,味淡。飲片性狀
伸筋草為不規則的小段狀,根、莖、葉混合。參見藥材性狀。伸筋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石松科石松屬植物石松。形態特征
主莖匍匐狀,長2-3m,側枝直立,高達15cm,直徑約6mm,多回二叉分枝。主枝的各回小枝以鈍角作廣叉開的分出,末回小枝廣叉開形成“Y”樣,指向兩側。葉螺旋狀排列,線狀披針形,長3-5mm寬0.3-0.8mm,基部寬,先端漸尖並具折斷的膜質長芒,全緣,紙質。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及內蒙古、陜西、新疆等地。道地產區
主產於東北、華北、華中、西南各省。生長環境
生於低山的酸性土草地、闊葉林邊及馬尾松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