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棗七
来源:74U閱讀網
胡蘿卜別名:黃蘿卜,胡蘆菔,紅蘆菔,丁香蘿卜,金筍,紅蘿卜,傘形棱菜,
胡蘿卜簡介:胡蘿卜,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胡蘿卜Daucus carou L.var.Sativa Hoffm.的根。具有健脾和中,滋肝明目,化痰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虛食少,體虛乏力,脘腹痛,泄痢,視物昏花,雀目,咳喘,百日咳,咽喉腫痛,麻疹,水痘,癤腫,湯火傷,痔漏。
胡蘿卜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和中,滋肝明目,化痰止咳,清熱解毒。主治
脾虛食少,體虛乏力,脘腹痛,泄痢,視物昏花,雀目,咳喘,百日咳,咽喉腫痛,麻疹,水痘,癤腫,湯火傷,痔漏。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120g;或生吃;或搗汁;或煮食。外用:適量,煮熟搗敷;或切片燒熱敷。
註意事項
《本草省常》:“宜熟食,多食損肝難消,生食傷胃。”
化學成分
根含α-、β-、γ-和δ-胡蘿卜素,番茄經,六氫番茄烴等多種類胡蘿卜素;維生聚B1、B2和花色素。還含糖3%-15%,脂肪油1.1%-0.7%,揮發油0.014%,傘形花內酯等。根中揮發油的含量隨生長而減少,胡蘿卜素含量則隨生長而增多。揮發油中含α-蒎烯,樟婚α-,月桂烯,α-水芹烯,甜沒藥烯等。
藥理作用
幹胡蘿卜石油醚提取部分,分離出的無定形黃色成分,溶於杏仁油,註射於免或狗均有明顯降血糖作用。
相關論述
1、《紹興本草》:“下氣,調利腸胃。”
2、《嶺南草藥志》:“治水痘,百日咳,小兒發熱。”
3、《吉林中草藥》:“清熱解毒,止痛。治痔漏,脫肛,胃痛,腹痛。”
4、《福建藥物志》:“滋肝明目,涼血潤腸。治高血壓,痢疾,毛囊炎。”
胡蘿卜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藥膳食療:
大米胡蘿卜粥:
功效:寬中下氣、消積導滯。適用於小兒積滯、消化不良等。
原材料:胡蘿卜約250克,大米50克。
做法:將胡蘿卜洗凈、切片,大米淘洗千凈,兩者放入鍋中一起共煮為粥。
用法:每日2次,空腹服食。
相關配伍
1、治胃痛:胡蘿卜50g,麻黃150g。先將胡夢卜用慢火烘焦,與麻黃共研細末。每服3g,日服2次,熱酒沖服。(《吉林中草藥》)
2、治痢疾:胡蘿卜30-60g,冬瓜糖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3、治夜盲癥:羊肝500g,切片,入沸水煮2-3min,撈出;胡蘿卜1-2個,搗汁拌肝片,加調味品,隨意食用。(《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4、治小兒百日咳:紅蘿卜125g,紅棗12枚(連核)。以水3碗煎成1碗,隨意分服。
5、治小兒發熱:紅蘿卜60g。水煎,連服數次。
6、治麻疹:紅蘿卜125g,芫荽90g,荸薺60g。加多量水,久熬成2碗,1d內分服。
7、治水痘:紅蘿卜125g,風栗90g,芫荽90g。煎服。(3-7方出自《嶺南采藥錄》)
8、治臁瘡:胡蘿卜適量,用水煮熟,趁熱搗爛,敷患處。
9、治痔瘡,脫肛:胡蘿卜切片,用慢火燒熱,趁熱敷患處。涼瞭再換,每回輪換6-7次。(8-9方出自《吉林中草藥》)
胡蘿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冬季采挖根部,除去莖葉、須根,洗凈。
胡蘿卜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傘形科植物胡蘿卜。形態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達120cm。根肉質,長圓錐形,粗肥,呈橙紅色或黃色。莖單生,全株被白色粗硬毛。基生葉葉柄長3-12cm;葉片長圓形,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線形或披針形,先端尖銳,有小尖頭;莖生葉近無柄,有葉鞘,末回裂片小或細長。復傘形花序;花序梗長10-55cm,有糙硬毛;總苞片多數,呈葉狀,羽狀分裂,裂片線形;傘輻多數,結果期外緣的傘輻向內彎曲;小總苞片5-7,不分裂或2-3裂;花通常白色,有時帶淡紅色;花柄不等長。果實圓卵形,棱上有白色刺毛。花期5-7月。分佈區域
我國各地廣泛栽培。生長環境
多為栽培。生長見習
對氣候的選擇不嚴,到處可栽培,但性喜冷涼,喜充足日光。適宜於中性土種植,在微酸性和微堿性的土中,也能生長良好。在重粘土和低濕或排水不良的土地則不宜栽種。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栽培技術
小面積栽種用撒播法,大面積栽種用條播法,行距15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細土,稍鎮壓,再用草覆蓋,保持土壤濕潤。每1h㎡用種量無毛種子為4.2-6.6kg,播後5-6d發芽,1ld左右齊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