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
来源:74U閱讀網
紅曲別名:赤曲,丹曲,紅米,福曲,紅大米,紅槽,
紅曲簡介:紅曲,中藥名。為曲黴科真菌紅曲黴MonascuspurpureusWent.的菌絲體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紅曲米。分佈於河北、江西、浙江、臺灣、福建、廣東等地。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之功效。常用於飲食積滯,脘腹脹滿,赤白下痢,產後惡露不盡,跌打損傷。
紅曲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消食,活血化瘀。主治
飲食積滯,脘腹脹滿,赤白下痢,產後惡露不盡,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註意事項
脾陰不足、內無瘀血者慎服。
1、《本草經疏》:“無積滯者勿用,又善破血,無瘀血者禁使。”
2、《本草從新》:“忌同神曲。脾陰虛,胃火盛者勿用。能損胎。”
藥理作用
紅曲發酵後可分離到輔酶Q10,輔酶Q10又名癸烯醌,是細胞代謝及細胞呼吸的激活劑,能改善線粒體呼吸功效,促進氧化磷酸化反應。它本身又是細胞自身產生的天然氧化劑,能抑制線粒體的過氧化,有保護生物膜結構完整性的功效。對免疫有非特異的增強作用,能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率,增加抗體的產生,改善T細胞功效。相關論述
1、《飲膳正要》:“健脾,益氣,溫中。”
2、《本草衍義補遺》:“活血消食,健脾暖胃,赤白痢下水谷。”
3、吳瑞:“釀酒,破血行藥勢,殺山嵐瘴氣,治打撲傷損。”(引自《綱目》)
4、《綱目》:“治女人血氣痛及產後惡血不盡,擂酒飲之良。”
5、《本草備要》:“入營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血。治跌打損傷。”
6、《醫林纂要?藥性》:“解生冷物毒。”
7、《福建藥物志》:“治胸膈滿悶,消化不良。”
紅曲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飲食停滯,胸膈滿悶,消化不良:紅曲9g,麥芽6g,山楂9g。水煎服,每日2次。(劉波《中國藥用真菌》)
2、治心腹作痛:赤曲、香附、乳香等分。為末,酒服。(《摘玄方》)
3、去三焦濕熱,治泄瀉,兼治產後腹痛或自利者亦治血痢:六一散一料,紅曲(炒)半兩(活血)又雲二兩半。上為末,飯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丹溪心法》清六丸)
4、治小兒吐逆頻頻,不進乳食,手足心熱:紅曲(年久者)三錢半,白術(麩炒)一錢半,甘草(炙)一錢。為末。每服半錢,煎棗子米湯下。(《綱目》引《經濟(驗)》方)
5、《本草備要》:“入營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血。治跌打損傷。”
6、《醫林纂要▪藥性》:“解生冷物毒。”
7、《福建藥物志》:“治胸膈滿悶,消化不良。”
紅曲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雨後或細雨天采收,曬幹。炮制方法
《炮炙大法》:“陳久者吹凈,炒研用。”《醫學廣筆記》:“簸凈。”現行,取原藥材,篩凈灰屑,揀去雜質。紅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紅曲呈長卵形、類圓柱形或不規則形,略扁,長5-8mm,寬2-3.5mm,厚1.5-3mm。表面紫紅色或棕紅色,凹凸不平,有的具淺縱、橫紋理。質脆,易沿橫紋理斷開,斷面平齊,邊緣紅色至暗紅色,中部略凹,白色至淺紅色。氣特異,味淡、微甘,以紅透質酥、陳久為佳。
飲片性狀:為不規則的顆粒,形如碎米,外表棕紅色,質脆,斷面粉紅色,微有酸氣,味淡。
紅曲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曲黴科真菌紅曲黴的菌絲體寄生在粳米上而成。形態特征
紅曲黴,又名紫色紅曲黴。菌絲體大量分枝,初期無色,漸變為紅色,老後紫紅色;菌絲有橫隔,多核,含橙紅色顆粒。成熟時在分枝的頂端產生單個或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褐色,(6-9)μm×(7-10)μm。在另外菌絲頂端還產生橙紅色單個球形子囊殼(閉囊殼);閉囊殼橙紅色,近球形,直徑25-75μm,內含多個子囊。子囊球形,含8個子囊孢子,成熟後子囊壁消失。子囊孢子卵形或近球形,光滑,透明,無色或淡紅色,(5.5-6)μm×(3.5-5)μm。分佈區域
河北、江西、浙江、臺灣、福建、廣東等地。生長環境
此菌在自然界多存在於乳制品中,亦可用粳米作培養基進行人工培養,使之成紅曲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