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
来源:74U閱讀網
紅毛走馬胎別名:毛青杠,紅膽,紅毛針,毛羅傘,老虎舌,鋪地氈,紅氈草,山豬怕,紅氈毯,紅毛過江,毛涼傘,紅毛氈,紅八爪,矮朵朵,
紅毛走馬胎簡介:紅毛走馬胎,中藥名。為紫金牛科植物虎舌紅ArdisiamamillataHance的全株。分佈於西南及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祛風利濕,清熱解毒,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黃疸,痢疾,咳血,吐血,便血,經閉,產後惡露不盡,跌打損傷,乳癰,疔瘡。
紅毛走馬胎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利濕,清熱解毒,活血止血。主治
風濕痹痛,黃疸,痢疾,咳血,吐血,便血,經閉,產後惡露不盡,跌打損傷,乳癰,疔瘡。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註意事項
孕婦忌服。相關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為鎮痙藥,能除風寒濕氣,治頑痹和腳膝不仁。”
2、《貴州民間藥物》:“清熱,補氣血,活絡。”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主治痢疾,黃疸,風濕骨痛,肺病咯血,外傷吐血,月經過多,痛經,小兒疳積。”
4、《四川常用中草藥》:“除寒濕氣;治頑痹,腳膝麻木不仁,跌打損傷等癥。”
5、《全國中草藥匯編》:“治肝炎,痢疾。”
6、《福建藥物志》:“散瘀止血,祛風解毒。主治咳嗽,咳血,嘔血,腸風下血,風濕關節痛,中暑發痧,產後惡露不盡,經閉,乳癰,疔瘡,跌打損傷。”
紅毛走馬胎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風寒濕,關節疼痛:紅毛走馬胎30g,石風丹30g,靈仙根30g,枳椇子15g,大風藤15g,猴骨30g,紅活麻9g,紅牛膝12g,用酒泡服。每日晚間服半杯。(《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紅毛走馬胎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切片,曬幹。紅毛走馬胎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直徑約3mm,褐紅色,木質。幼枝被銹色長柔毛,老枝幾無毛。葉多生於莖中上部,近簇狀,葉片展平後呈橢圓形或倒卵形,上下兩面有黑色腺點和褐色長柔毛,邊緣稍具圓齒;葉柄密被毛。有時具花序或球形果實。枝質稍韌,葉紙質。氣弱,味淡,略苦、澀。紅毛走馬胎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紫金牛科植物虎舌紅 。形態特征
虎舌紅,又名乳毛紫金牛。矮小灌木,直立莖高不超過15cm。具匍匐的木質根莖,幼時密被銹色卷曲長柔毛。葉互生或簇生於頂端;葉柄長5-15mm,或幾無,被毛;葉片堅紙質,倒卵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長7-14cm,寬3-4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邊緣具不明顯的疏圓齒,邊緣腺點藏於毛中,兩面綠色或暗紫紅色,被銹色或有時為紫紅色糙伏毛,毛基部隆起如小瘤,具腺點,以背面尤為明顯。傘形花序,單1,著生於側生特殊花枝頂端,近頂端常有葉1-2片;花梗長4-8mm,被毛;萼片披針形或狹長圓狀披針形,與花瓣等長或略短,具腺點,兩面被長柔毛或裡面近無毛;花瓣粉紅色,稀近白色,卵形,長5-7mm,具腺點;雄蕊與花瓣近等長,花藥披針形,背部通常具腺點;雌蕊與花瓣等長,子房球形,有毛或幾無毛。果球形,直徑約6mm,鮮紅色,多少具腺點,幾無毛或被柔毛。花期6-7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有時達6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1600m的山谷、山坡林下陰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