檵花
来源:74U閱讀網
土馬鬃別名:大金發蘚,獨根草,眼丹藥,小松柏,一口血,矮松樹,萬年杉,拳頭草,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樅,
土馬鬃簡介:土馬鬃,中藥名。為金發蘚科金發蘚屬植物金發蘚PolytrichumcommuneL.exHedw.的植物體。植物金發蘚,分佈於我國華東、中南及西南等地。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陰虛骨蒸,潮熱盜汗,肺癆咳嗽,血熱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
土馬鬃功效作用
功能
滋陰清熱,涼血止血。主治
陰虛骨蒸,潮熱盜汗,肺癆咳嗽,血熱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塗。相關論述
1、《嘉祐本草》:“(土馬鬃)……世人或便以為垣衣,非也。垣衣生坦墻之側,此物生垣墻之上。比垣衣更長,大抵苔之類也,以其所附不同,故立名與主療亦異。”
2、《綱目》:“坦衣乃磚墻上苔衣,此乃上墻上烏韭也。”
土馬鬃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肺癆吐血,土馬鬃30g,搗爛熬水,加白糖服。(《長白山植物志》)
2、治盜汗咳嗽,小松柏9g,黃柏6g,梧桐樹皮6g,大血藤6g,五皮風6g,水煎服。(《貴州草藥》)
土馬鬃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收,洗凈,曬幹。土馬鬃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為數株叢集在一起的團塊,株長8~25㎝,黃綠色或黃褐色,濕潤分離後,每株莖單一,有的扭曲,葉叢生在莖上部,展平後上部葉披針形,漸尖,中肋突出葉尖呈刺狀,腹面可見櫛片,葉緣有密銳齒,基部鞘狀較寬;下部葉鱗片狀。莖下部可見須狀假根,有的雌株具棕紅色四棱柱形的孢蒴,脫蓋後的孢蒴口,具64個蒴齒。氣微,味淡。土馬鬃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金發蘚科金發蘚屬植物金發蘚。形態特征
植物體粗壯,深綠色,綠褐色,莖高10~25㎝,單一或稀分枝,葉傾立,幹時卷曲,濕時展開,葉片上部較尖,基部鞘狀,鞘部以上的中肋及葉背均具刺突,雌雄異株,雄株稍短,頂端雄器狀似花苞,雌株較高大,頂生孢蒴,蒴柄長10㎝,紅棕色,雌苞葉長而窄,中肋及頂,蒴具四棱角,長方形,蒴帽覆蓋全蒴,蒴蓋扁平,具短喙,蒴齒單層,孢子小圓形,黃色,平滑。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華東、中南及西南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陰濕山坡,山溝林下或林邊,巖石腐殖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