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鳳仙葉

鳳仙葉

鳳仙葉別名:

鳳仙葉簡介:鳳仙葉,中藥名。為鳳仙花科風仙花屬植物鳳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葉。主治疔瘡腫毒。

鳳仙葉功效作用

主治

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相關論述

《分類草藥性》:“葉,敷一切疔瘡腫毒。”

鳳仙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氣痛:風仙葉煎湯洗之。(《嶺南采藥錄》)

2、治受濕後腳面腫:鳳仙連根帶葉,共搗細,加砂糖和勻,敷腫處。(《雲南中醫驗方》)

鳳仙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9月采收,鮮用或曬幹。

鳳仙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鳳仙花科風仙花屬植物鳳仙花。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莖肉質,直立,粗壯。葉互生;葉柄長1-3cm,兩側有數個腺體;葉片披針形,長4-12cm,寬1-3cm,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邊緣有銳鋸齒,側脈5-9對。花梗短,單生或數枚簇生葉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紅色或雜色,單瓣或重瓣;萼片2,寬卵形;旗瓣圓,先端凹,有小尖頭,背面中肋有龍骨突;翼瓣寬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圓形,上部裂片寬斧形,先端2淺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長成細而內彎的距;花藥鈍。蒴果紡錘形,熟時一觸即裂,密生茸毛。種子多數,球形,黑色。

分佈區域

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生長見習

適應性較強,在多種氣候條件下均能生長,一般土壤都可種植,但以疏松肥沃的壤土為好,澇窪地或幹旱瘠薄地生長不良。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3-4月播種,穴播、條播、撒播均可,按行距30cm開淺溝,溝寬20cm,深1-1.5cm,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覆土1-1.5cm,稍加鎮壓,保持土壤濕潤。當溫度25℃左右時,4天左右即開始出苗。

病蟲防治

1、白粉病,為害葉、花、果,發病初期噴膠體硫或甲基托佈津液。冬末清園,處理病殘體,減少越冬菌源。2、紅天蛾,幼蟲為害葉。忌連作及與同科作物間作。

知名度  建業  鳳朝門  維拉港  晏安酖毒  縱橫捭闔  大結節  路山湖  知覺運動  縣裡  港路善濟  前白  拉瑪四世  後辛莊  沖刺  壕路新川路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