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石筋草

石筋草

石筋草別名:石芹草,石稔草,石頭花,狗骨節,軟枝三股筋,草本三股筋,六月冷,三錢草,拔毒草,血桐子草,霸王鞭,蛇踝節,

石筋草簡介:石筋草,中藥名。為蕁麻科植物石筋草PileaplatanifloraC.H.Wright的全草或根。分佈於陜西、甘肅、臺灣、湖北、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舒筋活絡,利尿,解毒之功效。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手足麻木,跌打損傷,水腫,小便不利,癃閉,黃疸,痢疾,瘡瘍腫毒,燙傷。

石筋草功效作用

功能

舒筋活絡,利尿,解毒。

主治

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手足麻木,跌打損傷,水腫,小便不利,癃閉,黃疸,痢疾,瘡瘍腫毒,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治腎炎水腫,尿閉。”

石筋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手足麻木:石筋草、羊肚參、木瓜、牛膝、寄生草各等分。燒酒泡服。(《滇南本草》)

2、治肝炎:狗骨節9-15g。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石筋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草,夏、秋季采集,洗凈,鮮用或曬幹。根,秋、冬季采挖,洗凈,曬幹。

石筋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蕁麻科植物石筋草。

形態特征

石筋草又名恒春冷水麻、歪葉冷水麻、西南冷水花、全緣冷水花。多年生草本,無毛,根莖長,匍匐生,多少木質化,生根,纖維狀。莖肉質,高10-70厘米,粗1.5-5毫米,基部常多少木質化,幹時帶藍綠色,常被灰白色臘質,下部裸露,節間距0.5-3厘米,分枝或幾無分枝。葉薄紙質或近膜質,同對的不等大或近等大,形狀大小變異很大,卵形、卵狀披針形、橢圓狀披針形,卵狀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15厘米,寬0.6-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或長尾狀漸尖,基部常偏斜,圓形、淺心形或心形,有時變狹近楔形,邊緣稍厚,全緣,有時波狀,幹後上面暗綠色或藍綠色,下面淡綠色,常呈細蜂窠狀,疏生腺點,鐘乳體梭形,長0.3-0.4毫米,在上面明顯,基出脈3(-5)條,其側出的一對弧曲,伸達近先端網結或消失,側脈多數,常不規則地結成網脈,外向的二級脈在遠離邊緣處彼此網結,有時二級脈不明顯;葉柄長0.5-7厘米;托葉很小,三角形,長約1-2毫米,漸脫落。花雌雄同株或異株,有時雌雄同序;花序聚傘圓錐狀,有時僅有少數分枝,呈總狀,雄花序稍長過葉或近等長,花序梗長,纖細,團傘花序疏松著生於花枝上;雌花序在雌雄異株時常聚傘圓錐狀,與葉近等長或稍短,花序梗長,纖細,團傘花序較密地著生於花枝上,在雌雄同株時,常僅有少數分枝,呈總狀,與葉柄近等長,花序梗較短。雄花帶綠黃色或紫紅色,近無梗,在芽時長約1.5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中部,倒卵形,內凹,外面近先端有短角突起;雄蕊4;退化雌蕊極小,圓錐形;雌花帶綠色,近無梗;花被片3,不等大,果時中間一枚卵狀長圓形,背面增厚略呈龍骨狀,長及果的1/2或更長;側生的二枚三角形,稍增厚,比長的一枚短1/2或更長,退化雄蕊橢圓狀長圓形,略長過短的花被片。瘦果卵形,頂端稍歪斜,雙凸透鏡狀,長0.5-0.6毫米,熟時深褐色,有細疣點。花期(4-)6-9月,果期7-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陜西、甘肅、臺灣、湖北、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林下石上。

鏈輪  有電卻  吃田螺  六句義  岫巖  天禧  濟廣塘  二因  結算服務  商隊  孫女婿  不知底細  事也  傢喻戶曉  沙羅  商君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