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殼
来源:74U閱讀網
冬瓜別名:白瓜,水芝,白冬瓜,地芝,濮瓜,東瓜,枕瓜,
冬瓜簡介:冬瓜,中藥名。為葫蘆科冬瓜屬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B.cerifera Savi的果實。具有利尿,清熱,化痰,生津,解毒的功效。主治水腫脹滿,淋證,腳氣,痰喘,暑熱煩悶,消渴,癰腫痔漏;並解丹石毒、魚毒、酒毒。
冬瓜功效作用
功能
利尿,清熱,化痰,生津,解毒。
主治
水腫脹滿,淋證,腳氣,痰喘,暑熱煩悶,消渴,癰腫痔漏;並解丹石毒、魚毒、酒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0-120g;或煨熟;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註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不宜過食。
1、孫真人:“九月勿食被霜瓜,成反胃病。”
2、《食療本草》:“熱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煮食練五臟,為其下氣故也。欲得體瘦輕健者可長食之,欲得肥則勿食也。”
3、《本草經疏》:“若虛寒腎冷、久病滑泄者不得食。”
4、《隨息居飲食譜》:“冷食則滑腸耳。”
5、費伯雄《食鑒本草》:“多食動胃火,令人牙齦齒痛。”
化學成分
冬瓜每500g含蛋白質1.5g,糖8g,粗纖維15g,灰分1.1g,鈣72mg,磷45mg,鐵1.1mg,胡蘿卜素0.04mg,硫胺素0.04mg,核黃素0.08mg,煙酸1.1mg,維生素C61mg。還含有羽扇豆醇,乙酸羽扇豆醇酯,β-谷甾醇,β-谷甾醇乙酸酯。
相關論述
1、《別錄》:“主治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
2、《本草經集註》:“解毒,消渴,止煩悶。”
3、《食療本草》:“益氣耐老,除胸心滿,去頭面熱。”
4、《日華子》:“治胸膈熱,消熱毒癰腫,切摩痱子。”
5、《本草衍義》:“治發背及一切癰疽。削一大塊置瘡上,熱則易之,分散熱毒氣。”
6、《滇南本草》:“潤肺,消熱痰,止咳嗽,利小便。治痰吼氣喘,薑湯下。又解遠方瘴氣,又治小兒驚風。”
7、《重慶堂隨筆》:“涼而潤肺,甘能養胃,極清暑濕,止煩渴,利二便,消脹滿,治暑濕霍亂瀉痢有殊功。”
8、《本草再新》:“清心火,瀉脾火,利濕去風,消腫止渴,解署化熱。”
9、《隨息居飲食譜》:“清熱,養胃,生津,滌穢,除煩,消癰,行水,解魚、酒毒。孕婦常食,澤胎化毒,令兒無病。”
冬瓜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藥膳食療:
菠菜冬瓜湯:
功效:益氣消腫。
原材料:菠菜200g,冬瓜300g,熟羊肉30g,蔥8g,薑5g,醬油20g味精、香油、鹽、濕淀粉、鮮湯各適量。
做法:將菠菜洗凈,切成4厘米長的段。冬瓜去皮,切成方塊。羊肉切成薄片,蔥切段,薑切片。將鍋燒熱,加入香油,待油熱後放羊肉片煸炒,接著加入蔥段、薑片、菠菜、冬瓜塊,翻炒幾下,加入鮮湯,滾沸10分鐘加入醬油、鹽、味精。最後倒入濕淀粉攪勻,沸後即可起鍋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相關配伍
1、治下肢虛腫:冬瓜肉150g,黑魚1條約500g(去除內臟及腮,洗去血漬),加水1000ml及適量薑、蔥白、鹽,加熱至沸後改文火煮1h,冬瓜、魚、湯一起服用,隔日1劑。〔中國民間療法,2003,(4):57]
2、治熱淋,小便澀痛,壯熱,腹內氣壅:冬瓜一斤,蔥白一握,去須細切,冬麻子半升。上搗麻子,以水二大盞絞取汁,煮冬瓜、蔥白作羹,空腹食之。(《聖惠方》冬瓜羹)
3、治老人消渴煩熱,心神狂亂,躁悶不安:冬瓜半斤去皮,豉心二合綿包,蔥白半握。上以和煮作羹,下五味調和,空心食之,常作粥佳。(《養老奉親書》冬瓜羹)
4、治消渴能飲水,小便甜,有如脂麩片,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黃連十兩。上截瓜頭去瓤,入黃連末,火中煨之,候黃連熟,佈絞取汁,一服一大盞,日再服,但服二三枚瓜,以差為度。一方雲以瓜汁和黃連末,和如梧桐子大,以瓜汁空肚下三十丸,日再服,不瘥,增丸數。忌豬肉、冷水。(《外臺》引《近效方》)
5、治哮喘:未脫花蒂的小冬瓜一個,剖開填入適量冰糖,入蒸籠內蒸取水,飲服三四個即效。(《中醫秘驗方匯編》)
6、面黑令白:冬瓜一個。竹刀去皮切片,酒一升半,水一升,煮爛濾去滓,熬成膏,瓶收。每夜塗之。(《聖濟總錄》)
冬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8月,果實成熟時采摘。
冬瓜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葫蘆科冬瓜屬植物冬瓜。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蔓生或架生,全株被有黃褐色硬毛、長柔毛。莖有棱溝,長約6m,單葉互生;葉柄粗壯,長5-20cm;葉片腎狀近圓形,寬15-30cm,5-7淺裂或有時中裂,裂片寬卵形,先端急尖,邊緣有小齒,基部深心形,葉脈網狀。卷須生於葉腋,2-3歧。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單生於葉腋;花萼管狀,裂片三角卵形,邊緣有鋸齒,反折;花冠黃色,5裂至基部,外展;雄花有雄蕊3,花絲分生,花藥卵形;雌花子房長圓筒形,柱頭3,扭曲。瓠果大,肉質,長圓柱狀或近球形,表面有硬毛和蠟質白粉。種子多數,卵形,白色或淡黃色,壓扁。花期5-6月,果期6-8月。分佈區域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生長見習
喜溫暖氣候。耐熱,怕澇,忌低溫。宜選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砂壤土或粘壤土栽培,不宜在低窪地栽種。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栽培技術
春播於2-3月,秋播於7月上旬,以春播為宜。種子經浸種、催芽,在苗床或營養缽上育苗。當瓜苗長3-4片真葉時,按行株距2m×1m開穴移栽,每1h㎡植4500株左右。病蟲防治
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為害根部、藤蔓、葉子,防治方法參見“黃瓜”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