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良薑
来源:74U閱讀網
首烏藤別名:首烏藤,赤葛,九真藤,棋藤,
首烏藤簡介:首烏藤,中藥名。為蓼科何首烏屬植物何首烏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幹燥藤莖。具有養血安神,祛風通絡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寧,失眠,多夢,血虛身痛,風濕痹痛及風疹疥癬等皮膚瘙癢癥。
首烏藤功效作用
功能
養血安神,祛風通絡。主治
1、主要用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血虛身痛,風濕痹痛及風疹疥癬等皮膚瘙癢癥。
2、西醫診為失眠、急性心梗、心絞痛、高血壓、耳源性眩暈等屬陰虛血少者,風濕性關節炎、風疹、皮膚癬菌病等屬血虛風盛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9-15g。化學成分
含蒽醌類化合物,有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還含β-谷甾醇。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首烏藤有鎮靜催眠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首烏藤能降血脂,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防治作用。
3、對免疫系統的影響:首烏藤能促進免疫功能。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風瘡疥癬作癢,煎湯洗浴,甚效。
2、《本草從新》:補中氣,行經絡,通血脈,治勞傷。
3、《本草正義》:治夜少安寐。
首烏藤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心神不寧,失眠多夢:本品味甘,人心、肝二經,能補養陰血,養心安神,適用於陰虛血少之失眠多夢,心神不寧,頭目眩暈等癥,常與合歡皮、酸棗仁、柏子仁等養心安神藥同用;若失眠而陰虛陽亢者,可與珍珠母、龍骨、牡蠣等潛陽安神藥配伍。
2、血虛身痛,風濕痹痛:本品養血祛風,通經活絡止痛,用治血虛身痛,常與雞血藤、當歸、川芎等配伍;用治風濕痹痛,常與羌活、獨活、桑寄生、秦艽等祛風濕、止痹痛藥同用。
3、皮膚癢疹:本品有祛風濕止癢之功,治療風疹疥癬等皮膚瘙癢癥,常與蟬蛻、浮萍、地膚子、蛇床子等同用,煎湯外洗,共收祛風止癢之效。
相關配伍
1、首烏藤配雞血藤:首烏藤能養陰血,祛風通絡止痛;雞血藤善養血活血,通絡止痛。二藥配伍,既能滋陰養血,又能舒筋活絡。適用於風濕痹痛日久不愈,腰膝酸痛等。
2、首烏藤配龍骨:首烏藤養心安神;龍骨鎮驚安神。二藥配伍,一養一鎮,安神之功卓著。適用於陰血不足所致的虛煩不寐、多夢易驚等。
3、首烏藤配合歡花:首烏藤、合歡花同為甘平之品,皆有寧心安神之功。首烏藤偏於養血寧心,能引陽入陰而收安神之效;合歡花偏於開鬱解憂以除煩安神。兩藥並用,具有較好的養血解鬱、寧心安神之功。適用於陰虛血少,心神失濡,憂鬱不樂,虛煩不眠,多夢易醒等。
4、首烏藤配酸棗仁:兩者皆能養血安神,配用則效更佳。適用於血虛失眠,多夢而易醒者。
5、首烏藤配珍珠母:兩者配用,養血鎮驚安神。適用於虛煩失眠,多夢易醒之證。
6、首烏藤配五加皮:首烏藤祛風活絡;五加皮祛風濕利水。二者合用,祛風除濕,強筋活絡。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腫脹,肢體麻木者。
7、首烏藤配五味子:兩藥皆能養心安神,五味子兼能益氣生津。二者合用,補心氣安心神。適用於治心氣不足,心神不寧,夜寐不安。
8、首烏藤配柏子仁、遠志:首烏藤、柏子仁養血寧心;遠志化痰安神。三藥相伍,化痰安神。適用於痰濁上擾所致的心神不安,驚悸失眠證。
鑒別用藥
首烏藤與雞血藤:兩藥均能補血、舒筋活絡,均可治療血虛證及風濕痹痛等。首烏藤偏於養心安神,適用於陰虛血少之失眠多夢、心神不寧、頭目眩暈等,還有祛風濕止癢之功,可治療風疹疥癬等皮膚瘙癢癥。雞血藤以活血調經為主,主治血虛血瘀所致月經病。
相關藥品
養血安神片、眠安寧口服液、養陰鎮靜丸、冠心安口服液、夜寧口服液。
相關方劑
甲乙歸臟湯(《醫醇賸義》)、天麻鉤藤飲(《雜病證治新義》)、鱉甲養陰煎(《中醫婦科治療學》)、化核膏(《外科全生集》卷四)、康復丸(《山東省藥品標準》)。
首烏藤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割,除去殘葉,捆成把,幹燥。切段,生用。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洗凈,切段,幹燥。首烏藤保存方法
置幹燥處。首烏藤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長圓柱形,稍扭曲,具分枝,長短不一,直徑4-7mm。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粗糙,具扭曲的縱皺紋,節部略膨大,有側枝痕,外皮菲薄,可剝離。質脆,易折斷,斷面皮部紫紅色,木部黃白色或淡棕色,導管孔明顯,髓部疏松,類白色。切段者呈圓柱形的段。外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切面皮部紫紅色,木部黃白色或淡棕色,導管孔明顯,髓部疏松,類白色。氣微,味微苦澀。以枝條粗壯、均勻、外皮棕紅色者為佳。
飲片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的段。外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切面皮部紫紅色,木部黃白色或淡棕色,導管孔明顯,髓部疏松,類白色。氣微,味微苦澀。
首烏藤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蓼科何首烏屬植物何首烏。形態特征
多年生纏繞藤本。根細長,末端成肥大的塊根,外表紅褐色至暗褐色。莖基部略呈木質,中空。葉互生;具長柄;托葉鞘膜質,褐色;葉片狹卵形或心形,長4-8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緣或微帶波狀,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光滑無毛。圓錐花序。小花梗具節,基部具膜質苞片;花小,花被綠白色,5裂,大小不等,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雄蕊8,不等長,短於花被;雌蕊1,柱頭3裂,頭狀。瘦果橢圓形,有3棱,黑色,光亮,外包宿存花被,花被具明顯的3翅。花期8-10月,果期9-11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東、中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臺灣、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道地產區
主產於河南、湖南、湖北、江蘇、浙江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草坡、路邊、山坡石隙及灌木叢中。生長見習
喜溫暖潮濕氣候。忌幹燥和積水,以選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粘土不宜種植。繁殖方式
用種子和扦插繁殖。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直播為主,也可育苗移栽。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條播行距30-35cm,施人畜糞水後將種子均勻播入溝中,覆土3cm。苗高5cm時間苗,株距30cm左右。
2、扦插繁殖:3月上旬至4月上旬選生長旺盛、健壯無病蟲植株的莖藤,剪成長25cm左右的插條,每根應縣節2-3個。行距30-35cm,株距30cm左右,穴深20cm左右,每穴放2-3條,切忌倒插。覆土壓緊,施人畜糞肥。
病蟲防治
1、病害:葉斑病可在發病初期噴1∶1∶120波爾多液,每星期噴1次,連續噴2-3次。
2、蟲害: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