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臘梅
来源:74U閱讀網
小果倒地鈴別名:炮卜草,金絲苦楝,三角泡,三角藤,包袱草,倒地鈴,粽仔草,
小果倒地鈴簡介:小果倒地鈴,中藥名。為無患子科植物小果倒地鈴CardiospermumhalicacabumL.的全草。我國東部、南部和西南部很常見,北部較少。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之功效。用於黃疸,各種淋證,糖尿病,百日咳,咽喉炎,濕疹,對口瘡,瘡疔癰腫,跌打損傷。
小果倒地鈴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主治
用於黃疸,各種淋證,糖尿病,百日咳,咽喉炎,濕疹,對口瘡,瘡疔癰腫,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註意事項
孕婦忌用。相關論述
《福建中草藥》:“治百日咳,消渴,咽喉炎,對口瘡,疔瘡,背癰。”小果倒地鈴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用於病毒性黃疸型肝炎、尿路感染、跌打損傷、瘡癤腫痛等。相關配伍
1、治各種淋證:小果倒地鈴9g,金錢草12g,連錢草6g,水煎服;或小果倒地鈴9g,連錢草6g,水煎服。
2、治糖尿病:鮮小果倒地鈴60g,水煎服。
3、治百日咳:小果倒地鈴9-15g,水煎調冰糖服。
小果倒地鈴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草夏季采集采收,鮮用或曬幹。小果倒地鈴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無患子科植物小果倒地鈴。形態特征
草質攀援藤本,長約1-5米;莖、枝綠色,有5或6棱和同數的直槽,棱上被皺曲柔毛。二回三出復葉,輪廓為三角形;葉柄長3-4厘米;小葉近無柄,薄紙質,頂生的斜披針形或近菱形,長3-8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漸尖,側生的稍小,卵形或長橢圓形,邊緣有疏鋸齒或羽狀分裂,腹面近無毛或有稀疏微柔毛,背面中脈和側脈上被疏柔毛。圓錐花序少花,與葉近等長或稍長,總花梗直,長4-8厘米,卷須螺旋狀;萼片4,被緣毛,外面2片圓卵形,長8-10毫米,內面2片長橢圓形,比外面2片約長1倍;花瓣乳白色,倒卵形;雄蕊(雄花)與花瓣近等長或稍長,花絲被疏而長的柔毛;子房(雌花)倒卵形或有時近球形,被短柔毛。蒴果梨形、陀螺狀倒三角形或有時近長球形,高1.5-3厘米,寬2-4厘米,褐色,被短柔毛;種子黑色,有光澤,直徑約5毫米,種臍心形,鮮時綠色,幹時白色。花期夏秋,果期秋季至初冬。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東部、南部和西南部很常見,北部較少。生長環境
生長於田野、灌叢、路邊和林緣;也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