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戴復古

戴復古

戴復古簡介: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遊江湖,後歸傢隱居,卒年八十餘。曾從陸遊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生平

出生環境

戴復古,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出生在天臺道黃巖縣南塘屏山(明憲宗成化五年分黃巖南三鄉設立太平縣,即今之溫嶺市新河塘下)的一個窮書生之傢。他的父親戴敏才,自號東皋子,是一位"以詩自適,不肯作舉子業,終窮而不悔"(樓鑰《戴式之詩集,序》)的硬骨頭詩人,一生寫瞭不少詩,但留下來的很少。曾寫過相當有名的《賦小園》詩,又有名句:"人行躑躅江邊路"為編《詩人玉眉》的魏慶之所賞識,在當時東南詩壇上頗有聲譽。他在臨終前還對親友說:"我已病入膏肓瞭,不久將辭世,可惜兒子太小,我的詩將要失去傳人。"可見他對詩真到瞭入迷的程度。

戴復古不但繼承乃父的詩迷,也繼承瞭乃父的風格,並予發揚光大,儼然成一派首領。更可貴者,他一如乃父,不肯作舉子業,寧願佈衣終身。他耿介正直,不吹拍逢迎,不出賣靈魂而求功名利祿,也與乃父一樣,終窮而不悔。在南宋那紙醉金迷的時代裡,這確乎是難能可貴的。

戴復古的時代,正是"山河破碎風飄絮",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茍且求存的時代。如果說趙構在臨安立足之初,尚有南方各路勤王部隊,北方也到處有抗金義軍的烽火,但到第二代孝宗時,由於趙構的不抵抗主義,失望的失望,覆滅的覆滅,統治集團又腐敗無能,早已安於"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小朝廷生活瞭。戴復古就生於這第二代小王朝之時,碰上這樣的時代,辛棄疾、陸遊等尚被閑置,何況一個無名後生,所以即使戴復古"負奇尚氣,慷慨不羈 "(元·貢師泰《石屏集》序),空懷一腔忠心報國的男兒熱血,又哪裡有用武之地呢!陳志歲《戴復古故裡念其倦遊歸來》詩雲:"揖別金陵侶,屏山做主人。蔭憑庭木秀,種看圃花新。雙浦流詩韻,一池湔酒塵。徒鳴放翁劍,太息寂寥身。"(摘自《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

由於南宋的偏安,使臺州成為東南沿海的既接近京畿又較為安定的後方,這使偏遠、閉塞的經濟文化落後地區,得以迅速的繁榮。特別在文化上,從唐朝鄭虔啟蒙以來,到這時才有一大批著名文人學者如朱熹、唐仲友、趙汝愚、尤袤、嶽珂等,來到臺州,並任要職,把臺州文化大大地推進瞭一步。朱熹等人又極為重視教育,到處辦書院,四出講學,因而科舉之風日盛,中舉之人空前增加。南宋153年間,臺州考中進士的有550人,狀元一人,所以明代著名的臺州人士謝鐸說:"其時,臺之人以科第發身致顯榮者,何限!"(《石屏集·序》)

在這樣一個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中,戴復古選擇瞭一條什麼道路呢?

第一,繼承父志,迷進瞭詩歌之中,以吟詩為業,把富貴功名拋到九霄雲外。

據他的前輩、摯友樓鑰回憶:"一日攜一大編(詩稿)訪餘,且言:"吾以此傳父業,然亦以此而窮。"……餘答之曰:"夫詩能窮人,或謂惟窮然後工,……子惟能固窮,則詩昌矣!""這在當時熱衷於科舉以求功名進身的臺州知識分子中,可謂獨樹一幟。

第二,登門拜師。據《黃巖新志》載:"其詩遠宗少陵,近學劍南。"特別值得註意的是,"又登三山陸放翁之門,而詩益進。"(樓鑰《序》)可見他確是登門拜陸遊為師的。與杜甫一脈相承的愛國主義、現實主義詩人陸遊,此時詩名震朝野,《劍南詩稿》是戴復古效仿的范本,程門立雪,終於登門拜師,在一代大師的親身教誨之下,"刻意精研":"詩益進",達到瞭"自有清遠之致"的境界(見《黃巖新志》)。

第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元人貢師泰追尋他的行蹤,概括為:"南遊甌閩,北窺吳越,上會稽,絕重江,浮彭蠡,泛洞庭,望匡廬、五老、九嶷諸峰,然後放於淮、泗,以歸老於委羽(黃巖羽山)之下。"(《石屏集.序》)他的遊蹤主要在長江中、下遊一帶,涉足於當時與金人處於拉鋸狀態的北方邊界淮河流域。

他曾三次漫遊,時間長達四十年,一生的一半時間就是在全國各地度過的。

漫遊經歷

第一次出遊

戴復古在娶妻生子、學詩有成之後,首先是登山陰陸放翁之門,而詩益進。然後開始滿懷信心地仗劍出遊,目的地是京城臨安他興高采烈地來到京城,希望能一舉成名。然而現實生活是冷酷的,當時京城之中詩人為謁客者,已是"什百為群",他一個無名的青年,怎能出入頭地。空等瞭幾年,大為失望隻能是"真龍不用隻畫圖,猛拍欄幹寄三嘆。"此時宋金邊釁已起,他再向北行,來到弓州和淮河流域靠近前線的地方。"十年浪跡遊淮甸,一枕高眠到鄂州。"想在從軍入幕這一條路上找出路,結果仍是"活計魚千裡,空言水一杯。"

這次前線之行,他親身領受瞭"吾國日以小,邊疆風正寒"的局勢。1206年10月,金分兵九路南下伐宋,破真州,雲夢,滁州淮河一帶又遭殘破,這時他寫下瞭著名的愛國詩篇:《頻酌淮河水》、《淮村兵後趴《盱眙北望》等,反映瞭人民飽受戰爭苦難的真實,表達瞭詩人熱愛祖國,懷念中原失地人民的深沉感情。

這十年外出活動破碎瞭他的衣錦還鄉之夢,"京華作夢十年餘",卻是"明知弄巧翻月拙,除卻謀歸總是虛。"隻好失望而歸。回來後才發現結發之妻已一病身亡,病中她還題二句詩於壁:"機番白芋和愁織,門掩黃花帶恨吟。"他見詩觸景傷情,續成一律《續亡室題句》,失意而歸又逢喪妻,真是禍不單行,他面對亡妻的真像不禁唱出:"求名求利兩茫茫,千裡歸來賦掉亡。"其時,兩個兒子隻有十多歲,實是催人淚下。

第二次出遊

在傢住瞭不長時間,"到底閉門非我事,白鷗心性五湖傍。"(《傢居復有江湖之興》)他又離傢出遊,這次大約是從溫州、青田一帶西上江山、玉山,至豫章,一路有詩。以豫章為落腳點,在江西長住瞭一段時間,並在贛江、袁江,撫河、信江之間走動,後來還到過杭州、福建、湖北、湖南、江蘇、安徽。約二十年後回傢。

這次出遊首先是聞不少京官調往江西,他去江西想找熟人尋出路,結果也很失望。失望之中他感到"山林與朝市,何處著吾身",於是轉向第二個目標——廣交詩友,切磋詩藝。這個目標倒是意外地實現瞭,詩歌創作獲得瞭空前大豐收。"蹭蹬歸來,閉門獨坐,贏得窮吟詩句清。"在他前十年中漸漸播開瞭詩名後,到這一階段,時賢、官吏、竟人、遊士爭著與他結交,象樓鑰、喬行簡,魏瞭翁等高官與他時有唱和,與趙汝騰、包恢,土子良、鞏豐、趙蕃、曾景建、高翥、劉克莊、趙以夫、翁卷、孫季蕃等同期詩人,或結由社,或互相品評詩稿,在文壇中逐步形成瞭江湖詩派。這期間,他作詩最多,成就最大:詩集之中大部分愛國、憂民的現實主義名篇都寫於此時。在湖南,趙汝讜編成《石屏小集》,趙汝騰作序,這是第一部刊行的戴復古詩選集。約在1227年上半年到江西,在《萬安江上》有"不能成佛不能仙,虛度人間六十年。""無奈秋風動歸興,明朝問訊下江船,"動瞭歸興,又請倪祖義和趙希邁為他的詩集作瞭序跋,後經玉山拜訪瞭趙蕃兄弟,然後回傢

這一次,他終於以"專業詩人"身份,出現於邊境、前線、官府、民間,體驗殊深:他寄希望於抗戰派官員,高度贊揚人民群眾的高昂鬥志,真實而深刻地反映民間疾苦,憤怒地揭露、譴責朝野的投降派努力,這時他的詩歌已成瞭經世致用的重要工具,因而詩名大振。

第三次出遊

成名之後,大約在1229年春,從六十多歲到七十歲這一段遊歷,足跡較為清楚。先到福建,再轉江西,1234年二次入福建,然後出梅嶺,遊廣州、桂林,再折回衡陽,又經長沙,第三次到鄂州。在1236年後往東遊吳門、揚州,1237年被兒子阿奇從鎮江接回傢。這近十年中,主要是訪友,並請人為詩集作序,安排付梓。他二到福建,第一次是1229年春請陳日方作詩序。第二次是1234年,在邵武太守王子文的邀請下,做瞭一段時間的軍學教授,10月王子文為石屏集作瞭序。在邵武結識瞭嚴羽,這是他第三次漫遊的最大收獲。

1234年冬,王子文邀嚴羽和戴復古同登望江樓飲酒作詩,留下一段佳話:望江樓在邵武城東的富屯溪畔,樓高十餘米,簷牙三重,登之可望十裡。這時嚴羽才20來歲,戴復古已是赫赫有名的詩人,並以學官身份臨駐邵武。太守王子文愛詩,但傾向於江西派。嚴羽參禪理,提倡"妙悟",力追盛唐,反對風靡一時的江西派。這一天,三人在望江樓飲酒論詩,各執已見,爭論不休。戴復古傾向於嚴羽,反對江西派,但又不同意把詩說得太空靈,太玄妙。後來作瞭《論詩十絕》系統地表達瞭作詩的見解,成為以詩論詩的傑作。後人為紀念這一雅事,把望江樓改稱瞭詩話樓,並塑三人像於樓上供人瞻仰,成瞭福建的一大名勝。 1237年,戴復古終於厭倦瞭四十年的江湖生涯,辭別故人,踏上歸程。"阻風中酒,流落江湖成白首,歷盡間關,贏得虛名滿世間。""落魄江湖四十年,白頭方辦買山錢。"他終於回歸林下。

戴復古的晚年是在委羽山東麓度過的,有他自己寫的《委羽山》詩和羽山腳下的戴公祠為證。這段時間常和兒、孫輩及傢鄉至交詩詞唱和,但也不忘國事。這樣至少活到淳礻右六年(1246),有新出土的他親筆寫的墓志銘為證。確切的終年,還有待新證。

文學創作

作為江湖詩人,戴復古作詩以苦吟求工,帶有四靈餘習,然能在盛唐名傢中轉益多師而自辟蹊徑。像四靈一樣,戴復古將創作精力放在瞭五律上,其《石屏詩集》中五律的數量占瞭一半。與四靈的五律多詠景物不同,他的五律多寫人情世事,大多采取白描手法,清健輕快,無斧鑿痕。

其詞格調高朗,文筆俊爽,清健輕捷,工整自然。"往往作豪放語,錦麗是其本色。"-(況周頤語)。代表作為《柳梢青》、《洞仙歌》、《沁園春》(一)、《木蘭花慢》、《西江月》(一)、《望江南》(一)、《減字木蘭花》(三)、《賀新郎》([四]、[五])、《滿庭芳》(三)、《漁父》(二)、《臨江仙》、《鷓鴣天》([一]、[三])等,其中尤以《柳梢青》和《洞仙歌》兩首流傳最廣。《柳梢青》寫詞人登臨嶽陽樓,遠眺洞庭湖,望見秋水深深,波光萬頃,樓頭獨立,吟詩朗朗,好不痛快;然念及國傢危難,山河破碎,知音寥落,又不禁唏噓感慨,心情沉痛。眼前隻有君山不老,自古如今。《洞仙歌》則以清新俚俗之語言描繪畫城中重陽時節的酒肆風光,使人如見其景,如聞其聲。詩詞集有《石屏詩集》、《石屏詞》。

落人口實  博伊  無間道風雲  荷坑村  章良  梗生店  監視器  大哥  犬腺病毒  請將我遺忘  月沒參橫  內傷  鎮海樓  溧水  煤礦  富二代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