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
来源:74U閱讀網
許宣平簡介:許宣平,唐代著名道士,新安歙縣人。據《太平廣記》記載,唐睿宗景雲中,許宣平隱於歙縣南山(如今的歙縣南鄉覆船山,主峰擱船尖),結庵以居。不知其服餌,但見不食。顏色若四十許人,輕健行疾奔馬。時或負薪以賣,薪擔常掛一花瓢及曲竹杖,每醉行騰騰以歸吟。道教修煉需要澄心靜慮,而靜謐的深山老林、高巖幽谷為道士修煉提供瞭一個安靜的場所。因此,許宣平在“穿入白雲行翠微”的山林隱遁生活中不僅進行瞭宗教的修煉,同時也尋覓到瞭一種逍遙至樂的審美生活方式。
唐代的道人許宣平。許是江南徽州歙縣(即今安徽歙縣)人,他當時長期隱居於歙縣南山(如今的歙縣南鄉覆船山,主峰擱船尖)中,在"石門九不鎖"的最後一道門後結庵辟谷修煉。許宣平形貌異常,身長七尺六寸,胡須長至膝蓋,而頭發披至足跟,經常擔柴入市販賣,以換酒喝。他擔著柴到城裡來賣,柴擔上常常掛著一隻花葫蘆和一根彎曲的竹杖,常常醉後騰騰地拄著竹杖回山,獨自吟唱道:"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路人莫問歸何處,穿入白雲行翠微。"三十多年來,有時候他把人從危難中拯救出來,有時候他把人從疾病中救治出來,很多城裡人都去拜訪他。並不能見到他,隻見到他住的小草房的墻壁上題詩說:"隱居三十載,石室南山巔。靜夜玩明月,明朝飲碧泉。樵人歌壟上,谷鳥戲巖前。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石室南山巔,這是對許宣平隱居地最好的證明(後來稱覆船山,主峰擱船尖)。
許多好事者都誦讀他的詩,使他的詩在長安盛行一時。在官道上從洛陽到同華之間的傳舍裡,到處題著他的詩。天寶年間,李白從翰林院出來,向東遊歷路過傳舍,看瞭他的詩吟詠之後,感嘆地說:"這是神仙的詩啊!"於是李白就向別人打聽這是誰寫的詩,知道瞭許宣平的情況。李白於是就到新安遊歷,越嶺翻山,多次求訪也沒有找到許宣平,就在他的小草房的墻壁上題詩道:"我吟傳舍詩,來訪真人居。煙嶺迷高跡,雲林隔太虛。窺庭但蕭索,倚柱空躊躇。應化遼天鶴,歸當千歲餘。"
這年冬天,野火燒瞭這所小草房。不知道許宣平的行蹤。一百多年以後,咸通七年,郡中人許明奴傢有一位老婦人,曾經結伴進山打柴,獨自在南山中見到一個人坐在石頭上,正在吃桃。桃子很大。那人問老婦人說:"你是許明奴傢的人吧?我是許明奴的祖先許宣平。"老婦人說她曾經聽說他已經成仙瞭,他說:"你回去,替我對許明奴說,我在這山裡頭。我給你一個桃吃,不能拿出去。這山裡虎狼很多,山神很珍惜這桃子。"老婦人就把桃子吃瞭。味道很美,不一會兒就吃光瞭。
許宣平打發老婦人和打柴的人們一起回傢說瞭此事。許明奴的傢族非常驚異,全郡的人都傳聞此事。後來老婦人就不愛吃飯,一天天變得年輕,比平常輕捷健壯。中和年以後,連連發生兵亂,百姓不安。許明奴搬傢避難,老婦人進山就不再回來。現在有人進山打柴,有見到那位老婦人的。她身穿藤葉,行走如飛。追趕她,她就升到林木之上離去。
許宣平《庵壁題詩》見於《全唐詩》第860卷和元代道士趙道一的《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它描述瞭許宣平宗教修煉中的道隱生活。道教徒山居隱逸是為瞭宗教修煉,山林之隱是他們宗教排除幹擾、澄心靜慮、穩固道心的一種宗教修煉途徑和手段。"道隱"不僅是自我安慰的人生態度,更是愉悅的審美態度,在道教審美文化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道隱"思想豐富和充實著道教審美文化的內容並經過道教徒宗教情感的過濾、淘洗以及高度整合,內化為道教徒心靈深處一種難以言說而又實實在在的宗教情懷,隨後又以詩歌這一審美的表現形式再度外化出來,形成瞭獨特的魅力。《庵壁題詩》是道教文化關於隱逸山林、自得於林皋的生動標本。(如今在南山還有招隱草堂的遺跡)
對隱跡山林的摯愛,對逍遙泉石的神往,是隋唐五代道士的宗教人生的審美化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