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鹿傳霖 清朝末年大臣

鹿傳霖 清朝末年大臣

鹿傳霖一生剛正清廉、惜才重教,對川粵洋務多有建樹,時人將他與文正(京師大學堂創辦人孫傢鼐)、文襄(張之洞)並論。史載,鹿傳霖曾對治理河南納糧積弊,賑濟四川夔、萬兩縣災荒,平定西南邊陲動亂,創辦四川中西學堂傾盡心力,政績斐然。鹿傳霖在任職四川總督時,深感舊式書院沒有明確學制,童生與皓首窮經的老生同堂,迂腐落寞、延誤人才。他在給朝廷的奏折中明確提出:“中外通商交涉日多,非得通達時務之才,不足以言富強之本。”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12月12日)鹿傳霖在創辦中西學堂的奏折中陳述:“講求西學興設學堂,實為今日力圖富強之基。川省僻在西南,囿於聞見,尤宜創興學習,以開風氣。……”並對經費、師資、教材、校舍以及學有所成者的獎勵、留洋、升遷等均作瞭籌劃。對這個奏折,光緒的朱批是“該衙門議奏”(臺北故宮博物院編:《光緒朝宮內檔案》)。光緒二十二年五月初八(1896年6月18日),中國西部近代第一所高等學校--四川中西學堂在成都誕生,對“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及二十世紀初的全面“廢科舉、興學堂”改良之風,起到瞭重要的歷史作用。

《清史稿》記載

鹿傳霖,字滋軒,直隸定興人。父丕宗,官都勻知府,死寇難,謚壯節,傳霖其第五子也。當丕宗守都勻時,叛苗麕聚城下,傳霖方率健卒迎餉,聞警,馳還助城守,相持十閱月,援絕城陷。傳霖投總督告父死狀,大兵攻復都勻,奉父母遺骸歸葬,時年甫二十,由是知名。以舉人從欽差大臣勝保征捻,授同知。同治元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廣西知縣。以督剿柳、雒土匪功,賜孔雀翎,擢桂林知府。光緒四年,調廉州。時李揚才將叛擾越南,急捕之,立散其黨。旋升惠潮嘉道。擢福建按察使,調四川,遷佈政使。九年,授河南巡撫,清釐州縣納糧積弊,歲增三十馀萬。十一年,調陜西,引疾歸。十五年,再出撫陜。值黃河西嚙,將與洛通。傳霖增築石壩三十馀座,得無患。中日構釁,遣兵入衛,命兼攝西安將軍。二十一年,擢四川總督。蜀故多盜,特立一軍捕治之。夔、萬大饑,發上遊積谷,又采湖北糧米平糶。是時英、俄交窺西藏,藏番恃俄援,梗英畫界。英嗾廓爾喀與藏構兵,而瞻對土民苦藏官苛虐,思內附。傳霖以瞻對為蜀門戶,瞻不化服,無以威藏番;藏番不聽命,則界無時定。而英之忌俄者益急圖藏,藏亡瞻必隨亡,行且及於蜀。會朱窩、章谷土司爭襲事起,傳霖檄知府羅以禮、知縣穆秉文往諭,以提督周萬順統防邊各軍進駐打箭爐。瞻酋仔仲則忠札霸以兵侵章谷,抗我軍。傳霖乘機進發,迭克諸要害。各土司讋服,率兵聽調。渡雅龍江抵瞻巢,斬馘過當,盡收三瞻地,乃請歸流改漢,條陳善後之策,疏十數上。會成都將軍恭壽、駐藏辦事大臣文海交章言其不便,達賴復疏訴於朝,廷議中變,傳霖解職去。二十四年,召授廣東巡撫,旋移江蘇,攝兩江總督。二十六年,拳匪亂作,傳霖募三營入衛,奔及乘輿於大同。至太原,授兩廣總督。旋命入直軍機,從幸長安。擢左都禦史,遷禮部尚書,兼署工部。明年,回蹕,兼督辦政務大臣。凡疏陳加賦括財、損民以益上者,傳霖率擯勿用;而務汰冗費,去中飽,並奏罷不急之工:均報可。有詔自後宮內供需皆取給內務府,戶部專掌軍國大計,實傳霖發之也。三十年,轉吏部。三十二年,新官制成,乃退直,專治部事。尋仍入直,解部務,以尚書協辦大學士。命查辦歸化城墾務大臣貽谷,論遣戍,參劾不職者數十人。宣統嗣立,與攝政醇親王同受遺詔,加太子少保,晉太子太保。歷拜體仁閣、東閣大學士,兼經筵講官。二年春,疾作,章四上,皆溫諭慰留。七月,卒,年七十五,贈太保,謚文端。傳霖起外吏,知民疾苦。所至廉約率下,尤惡貪吏,雖貴勢不稍貰。其在軍機,凡事不茍同,喜扶持善類。晚病重聽,屢乞休不獲,居恒鬱鬱雲。

湯河橋  齊門  幼葉  壩前  辛安  奧創紀元  碧華  糧票  中南大學  空口無憑  管武  枯草桿菌  星期五  網狀  羅忠  預防艾滋病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