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軍團病腎病
来源:74U閱讀網
子宮頸肉瘤
子宮頸肉瘤百科
子宮頸肉瘤是一種少見的惡性程度較高的女性生殖道腫瘤.宮頸肉瘤因發病率低,無特異性臨床表現,不少患者是在手術,包括宮頸肌瘤切除術及術後病理學檢查時才發現.宮頸增大,尤其是宮頸突然增大,伴陰道出血,陰道分泌物明顯增多,應懷疑有宮頸肉瘤的可能.
子宮頸肉瘤
子宮頸肉瘤病因
(一)發病原因
子宮頸肉瘤發生於子宮頸肌肉及間質組織,惡性程度較高,為中胚葉腫瘤,可來自宮頸肌層,宮頸管內膜間質,結締組織,上皮或血管,也可為上述多種成分的混合性腫瘤,與宮體肉瘤相比僅為其1/10~1/15,發病原因不確切,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
口服避孕藥因素(37%):
長期口服避孕藥(>15年),肉瘤發生的危險性增大,主要為平滑肌肉瘤,長期使用非避孕類雌激素也增加肉瘤發生的危險性,主要是苗勒管混合瘤,也有文獻報道部分平滑肌肉瘤組織中存在雌,孕激素受體,為雌激素依賴性腫瘤,血中雌激素水平也較正常對照組為高.
肥胖因素(25%):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高體重指數的婦女,肉瘤的發生率增加,包括各種類型的子宮肉瘤,在這部分患者中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多種機制,包括雄烯二酮在外周脂肪組織中的轉化,非蛋白結合的雌激素的增加,雌二醇的降解代謝下降.
其他因素(13%):
種族黑種人群中發生肉瘤者高於對照組.社會經濟地位:平滑肌肉瘤少見於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婦女,苗勒管混合瘤見於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婦女.腫瘤相關基因:文獻報道32%~56%子宮頸肉瘤存在p53基因的突變,24%~32%檢測出k-ras基因的突變.放療:有報道宮頸局部接受放療後數10年,宮頸局部易發生肉瘤.
(二)發病機制
宮頸肉瘤遠處轉移途徑以血行播散為主,宮頸肉瘤組織病理學類型包括:平滑肌肉瘤,胚胎性橫紋肌肉瘤,宮頸間質肉瘤,血管內皮或外皮細胞瘤,淋巴瘤,未分類肉瘤,其中平滑肌肉瘤占大多數,其次是屬於間質肉瘤的脂肪肉瘤及惡性中胚葉混合瘤.
子宮頸肉瘤
子宮頸肉瘤癥狀
子宮頸肉瘤
子宮頸肉瘤檢查
子宮頸肉瘤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