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醫療 > 疾病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牛帶絳蟲病

牛帶絳蟲病

牛帶絳蟲病

牛帶絳蟲病百科

牛帶絳蟲病(taeniasissaginate)是由牛帶絳蟲(taeniasaginata)成蟲寄生人體小腸引起的一種腸絳蟲病,又稱牛肉絳蟲病、肥胖帶絳蟲病.其囊尾蚴由Wepfer於1675年首次發現,1861年Leuckart將妊娠節片感染牛獲得囊尾蚴,1869年Oliver將牛囊尾蚴感染人,從而完成瞭整個生活史.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牛帶絳蟲病都是被最早記錄的寄生蟲病.牛帶絳蟲病呈世界性分佈,在以吃牛肉,尤其有生食牛肉習慣的地區或民族中可造成流行,一般地區則多為散發病例.

牛帶絳蟲病

牛帶絳蟲病

牛帶絳蟲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牛帶絳蟲

牛帶絳蟲又名牛肉絳蟲、肥胖帶絳蟲、無鉤絳蟲.成蟲乳白色,扁如帶狀,分節,長約4m~8m.蟲體前端較細,向後逐漸變寬,約有1000~2000個節片,蟲體肥厚,不透明.整個由體由頭節、頸節及鏈體三部分構成.每一節片均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在蟲體內妊娠節片的數量約占節片總數的10%,其子宮共有15~30個分支數,呈分支狀排列在節片兩側,整齊,裡面有大量蟲卵.由於其伸縮蠕動可將蟲卵散播在糞便中以及肛門周圍甚至衣褲上.妊娠節片內約有蟲卵8萬個,50%的蟲卵是已成熟的,隻有40%必須要在宿主的體外過半個月才會發育成熟,如此算來,一條牛帶絳蟲一天排卵將近72萬個.在糞便中發現的蟲卵一般卵殼已經脫落,隻有胚膜包被的圓形或近圓形的六鉤蚴,它的直徑介於36~42μm,呈黃褐色.胚膜3~3.8μm,表面有六角的網狀紋理.胚膜內側為薄而透明的幼胚外膜,繞著六鉤蚴.牛帶絳蟲蟲卵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在糞便中亦可存活數十天,通常處理污水的方法也不能完全殺死蟲卵,至少可存活168天在-4℃的環境中.

傳染源

牛帶絳蟲呈世界性分佈,多在喜吃牛肉,尤其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習慣的地區和民族中流行廣泛,一般地區僅有散在感染.我國20多個省都有散在分佈的牛帶絳蟲病人,但在若幹少數民族地區,如新疆、內蒙、西藏、雲南、寧夏、四川的藏族地區、廣西的苗族地區、貴州的苗族、侗族地區,以及臺灣的雅美族和泰雅族地區有地方性的流行.感染率高的可達到70%以上,患者多為青壯年人,一般男性稍多於女性.牛帶絳蟲病的病原體是牛囊尾蚴,感染瞭囊尾蚴的牛,是牛帶絳蟲病主要傳染源.

傳播途徑

主要與當地人群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關.在流行區農牧民常在牧場及野外排便,致使人糞污染牧場、水源和地面.牛帶絳蟲卵在外界可存活8周或更久,因此放牧時,牛很容易吃到蟲卵或孕節而感染.有些群體喜歡吃生的或是半生的牛肉亦容易感染.

牛帶絳蟲的惟一終宿主就是人類,中間宿主則有野豬、馴鹿、美洲駝、角馬、牛科動物、野山羊、狐、綿羊等.人是牛帶絳蟲的終宿主,但不能成為其中間宿主.牛帶絳蟲卵如被人吞食後一般認為不能發育或產生牛囊尾蚴病(牛囊蟲病),所以這不同於豬帶絳蟲的既以人為終宿主也以人為中間宿主.因為牛帶絳蟲的蟲卵與妊娠節片隨糞便排出,故它一般寄生在人體小腸上部.一般的演變過程是這樣的:中間宿主吞食被污染的飼料後,接著六鉤蚴在十二指腸內孵出並借其小鉤及穿刺腺溶解黏膜而鉆入腸壁,隨血流到達身體各部肌肉內,特別是頭部咀嚼肌、舌肌、心肌及其他骨骼肌內出現,經過10周左右發育為有感染性的囊尾蚴.成熟的牛囊尾蚴呈卵圓形,體積約(7~10)mm×(4~6)mm,半透明囊狀乳白色囊體,隔囊壁肉眼可見白色小點狀頭節,囊內充滿液體.當人吞食有感染力的囊尾蚴後,經小腸內的膽汁消化作用,頭節翻出並固著在腸黏膜上,長出節片形成鏈體,約經3個月發育為成蟲.囊尾蚴在牛肉內也可存活3年左右.成蟲在人體內壽命很長,達30~60年以上.

易感人群

任何年齡均可患牛帶絳蟲病.感染牛帶絳蟲後,人體可產生帶蟲免疫,不能消除感染,但對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最低年齡為10 個月,最高年齡為86 歲,但以21~40 歲青壯年最多,一般男性多於女性.

(二)發病機制

排出人體外的節片如被牛吞食,節片中的蟲卵在牛體內發育為幼蟲,隨血流播散到牛身體各處,尤其是運動較多的股、肩、心、舌和頸部等肌肉內,經60~70天發育為牛囊尾蚴.除瞭牛之外,羊、美洲駝、長頸鹿、羚羊等也可被牛囊尾蚴寄生.人們如果吃瞭這樣的生牛肉,或者在烹調過程中,牛肉中的幼蟲沒有被殺死,就會經口進入人體的消化道,在人的小腸內逐漸長大,發育為牛帶絳蟲.當少量牛帶絳蟲寄生在小腸內,蟲體可從空腸下至回腸,然後粘在小腸黏膜上,這種情況下不會發生什麼病變.當大量的寄生蟲出現時,絳蟲頭節吸盤可壓迫並損傷腸黏膜,此時在局部會有輕度亞急性炎癥出現.如果寄生蟲的數量達到一定數量時,也會因蟲體結團造成部分性腸梗阻.當腸壁內出現脫落的節片活動時,遇回盲瓣阻擋時,活動增強,造成痙攣而產生腹痛等癥狀.

蟲體代謝產物可能對宿主有一定毒性作用.牛帶絳蟲會吸取宿主腸道內營養成分,造成患者出現饑餓感、貧血及維生素缺乏的癥狀.由於蟲體代謝物作用,患者也會出現嗜酸性粒細胞數量增高、蕁麻疹、瘙癢和哮喘等變態癥狀的出現.牛帶絳蟲感染後,特異性抗體將會在患者血清內出現.

牛帶絳蟲病

牛帶絳蟲病

牛帶絳蟲病癥狀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潛伏期為從吞食牛囊尾蚴至糞便中出現蟲體節片或蟲卵,約需3個月.最低年齡為10個月,最高年齡為86歲,但以21~40歲青壯年最多,一般男性多於女性.寄生人體的牛帶絳蟲成蟲多為一條,亦可多達8條,最多的一例達31條.

癥狀表現:輕重程度與體內寄生蟲數有關.

輕者:可毫無癥狀,糞便或內褲中發現白色節片為最常見的癥狀,患者多數因此就診.妊娠節片多於大便時伴同糞便排出體外,而且常自動地單個或兩三個節片相連從肛門爬出,在肛門周圍作短時間蠕動,並滑落到會陰或大腿部,患者感到肛門瘙癢不適.幾乎100%患者有肛門瘙癢的癥狀.

重者:癥狀明顯甚至可因並發癥而死亡.

胃腸道癥狀:中以腹痛最為常見,見於約半數病例.腹痛可在上腹部、臍周或無固定位置,可為鈍痛、隱痛、刺痛、咬痛或燒灼感,少數患者可有腸絞痛.此外還可有惡心(15.7%~46%)、嘔吐(11%)、腹瀉(10%~50%)等.食欲減退或亢進、消化不良都較常見.

全身癥狀:乏力、體重減輕、夜間磨牙、貧血、營養不良等.

少數病人可有:

神經癥狀:頭昏、神經過敏、失眠、癲癇樣發作與暈厥等.

皮膚癥狀:過敏性瘙癢癥、蕁麻疹、結節性癢癥等.

牛帶絳蟲病

牛帶絳蟲病

牛帶絳蟲病檢查

一、檢查

1、血象血象一般無太大變化,通常不會出現貧血情況.嗜酸性粒細胞的數量有輕度升高,這些現象一般出現於病變的早期.

2蟲體檢查

(1).蟲卵檢查:通過糞檢可查到蟲卵甚至孕節,但采用肛門拭子法查到蟲卵的機會更多.還可采用糞便淘洗法尋找孕節和頭節,以判定蟲種和明確療效.因為牛帶絳蟲無子宮孔,蟲卵不能直接排入腸道,隻有在妊娠節片伸縮蠕動或破裂而將蟲卵播散到糞便中.大多數患者糞便中可找到蟲卵,但並非每位患者都可以在糞便中找到蟲卵.

1)糞便或拭子塗片檢查:用棉花拭子法作肛門塗片檢查,可檢獲蟲卵.方法簡便,陽性率與沉淀法大致相等,可用於普查.發現的絳蟲卵,不能鑒別其蟲種,因為牛帶絳蟲與豬帶絳蟲卵極相似,兩者難以區別.蟲卵(egg)呈園球形或近球形,直徑36μm~42μm,黃褐色,卵殼很薄,自孕節內散出後多已破裂而脫落.一般在糞檢中所見到的實際上是由胚膜包繞的六鉤蚴.胚膜上有放射狀條紋.六鉤蚴呈球形,直徑約14μm~20μm,具有三對小鉤.

2)厚塗片法、沉淀法和漂浮濃集法等可以檢查出蟲卵,其中Hein厚塗片法3次檢出率可達97%.

(2).頭節檢查驅蟲治療後24h,留取全部糞便檢查頭節可幫助考核療效和鑒別蟲種.可將糞便置一大容器中用清水反復漂洗直至糞液澄清,將沉渣轉到玻璃容器中襯以黑色背景,仔細查找頭節.如遇蟲體糾結應小心解開並順鏈體向細端尋找.牛帶絳蟲的頭節呈近四方形,較大而無頂突與小鉤,豬帶絳蟲頭節呈圓形,較小且具頂突,其上有兩排小鉤.頭節被驅出表明治療徹底.如有多蟲感染可能時應註意鏈體條數與頭節數是否一致.

(3).詢問病史:對發現牛帶絳蟲病十分重要,牛帶絳蟲孕節常逸出肛門引起患者註意.病人常自帶排出的孕節前來就診.觀察孕節的方法與豬帶絳蟲相同,根據子宮分支的數目和特征可將兩者區別.若節片已幹硬,可用生理鹽水浸軟,或以乳酸酚浸泡透明後再觀察.牛帶絳蟲妊娠節片子宮分支數為15~30個,呈對分支狀,豬帶絳蟲妊娠節片子宮分支為7~13個,呈樹枝狀.將混在糞便中的節片挑出並用清水洗凈,夾於兩載玻片之間,對著光線肉眼即可分辨子宮分支數目與形狀.

3、分子生物學檢查檢測牛帶絳蟲卵可通過DNA-DNA斑點印漬法.近年有用聚合酶鏈反應(PCR)來檢測人體內牛帶絳蟲或豬帶絳蟲成蟲擴增,主要是在糞便中蟲卵或蟲體脫落的外被體表物質的微量種特異性DNA序列,此法特異性與靈敏性均很高.

4、免疫學檢查用蟲體勻漿或蟲體蛋白質作抗原進行皮內試驗、環狀沉淀試驗、補體結合試驗或乳膠凝集試驗可檢測體內抗體,陽性符合率為73.7%~99.2%.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也可檢測宿主糞便中特異性抗原,靈敏性可達100%,且具有高度特異性,與蛔蟲、微小膜殼絳蟲、鉤蟲和鞭蟲無交叉反應.

牛帶絳蟲病重要的並發癥有腸穿孔及繼發性腹膜炎、闌尾炎、腸梗阻等,多因鏈體或節片阻塞所致.可能發生體液和電解質的丟失、腸壁循環障礙、壞死和繼發感染,極少導致死亡.

二、鑒別

豬帶絳蟲病(taeniasissolium)是由豬帶絳蟲(taeniasolium)成蟲寄生在人體小腸所引起的一種腸絳蟲病,又稱豬肉絳蟲病、鏈狀帶絳蟲病.其形態和生活史與牛帶絳蟲有許多相似之處.豬帶絳蟲成蟲寄生在人腸道為腸豬帶絳蟲病,其幼蟲寄生在人皮下組織、肌肉、腦等組織器官內則為豬囊尾蚴病(囊蟲病).囊蟲病是人重要寄生蟲病之一.

中國臺灣流行的帶絳蟲,其成蟲形態像牛帶絳蟲,而幼蟲卻類似豬帶絳蟲的囊尾蚴,具有發育不良的小鉤;其囊尾蚴多寄生在鹿、野山羊、野豬、猴等動物的肝內,也可感染豬和牛.人體感染因生食野生動物肝所致,亦可因生食豬、牛肉和內臟而受染.

牛帶絳蟲病預防

1.控制傳染源在流行區應進行普查普治,治療病人和帶蟲者.

2.加強糞便管理註意牧場清潔,勿使人糞污染牧場水源,避免牛受感染.加強對牛的飼養管理,為防止牛感染,應將廁所與牛舍分開,以防牛吃人的大便.

3.加強衛生宣教,註意個人衛生,改良飲食和衛生習慣,肉類必須煮熟煮透,切生菜和熟菜的刀、砧板要分開,用後應洗刷幹凈,防止污染.

4.加強肉類檢查,禁止出售含囊尾蚴的牛肉.加強屠宰場的工作,嚴禁出售有牛帶絳蟲幼蟲的牛肉.

眼色  嚴鳳英  暴飲暴食  新郎官  重載  胡笳  瓦灶村  溪邊村  王峰  三旗營  延安  天宇  多發性骨髓  證件名稱  梁令  羅從彥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