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羊躑躅根

羊躑躅根

羊躑躅根別名:山芝麻根,巴山虎,鬧羊花根,

羊躑躅根簡介:羊躑躅根,中藥名。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Rhododendronmolle(Bl.)G.Don的根。具有驅風除濕,化痰止咳,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痛風,咳嗽,跌打腫痛,痔漏,疥癬。

羊躑躅根功效作用

功能

驅風除濕,化痰止咳,散瘀止痛。

主治

風濕痹痛,痛風,咳嗽,跌打腫痛,痔漏,疥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煎水洗或塗擦。

註意事項

本品有毒,不宜久服、過量,虛弱患者及孕婦禁服。

藥理作用

根煎劑具有祛痰作用。

相關論述

1、《草藥新纂》:“止痛,治風痛及跌打損傷。”

2、《浙江藥用植物志》:“祛風,止咳,散瘀,止痛,殺蟲。主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神經痛,慢性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

羊躑躅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痛風走註:黃躑躅根一把,糯米一盞,黑豆半盞。酒、水各一碗煎,徐徐服,大吐大泄,一服便能動。(傅滋《醫學集成》)

2、治痔漏不可刀針掛線及服藥丸散:鬧羊花根捶碎,煎湯放罐內,置桶中,蓋上挖一孔,對痔坐定,熏之。湯冷,復熱之再熏。其管觸藥氣,自漸漸潰爛不堪。熏半月,重者一月,切不可洗。(《綱目拾遺》熏痔漏方)

3、治兩腮紅腫:百合一個,山芝麻根(去皮)、貝母、元明粉各一錢,銀朱七分。加白面調敷。(《綱目拾遺》引《梁侯瀛集驗良方》)

附註

本品收載於《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除民間習用外尚作為中成藥原料,據《本草綱目》記述,羊躑躅根“此物有大毒,曾有以其根入酒飲,遂至於斃也。”

羊躑躅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洗凈,切片,曬幹。

羊躑躅根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為不規則塊片,厚5-10mm,外皮薄,棕褐色,微粗糙,脫落處呈黃棕色,有細密的縱皺紋。質堅硬,不易折斷。氣微香,味微辛。

羊躑躅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杜鵑花科杜鵑屬羊躑躅。

形態特征

落葉灌木,高1-2m。老枝光滑,無毛,褐色,幼枝有短柔毛及剛毛。花芽卵圓形,鱗片9-12片,闊卵形。單葉互生;葉柄短,長2-6mm;葉片紙質,常簇生於枝頂,橢圓形至橢圓狀倒披針形,長6-15cm,寬3-6cm,先端鈍,具短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睫毛,兩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花多數排列成短總狀傘形花序,頂生,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萼小,5裂,半圓形,宿存,被稀疏細毛;花冠寬鐘狀,金黃色,先端5裂,裂片橢圓形至卵形,上面1片較大,有淡綠色斑點;雄蕊5,與花冠等長或稍伸出花冠外,花藥孔裂;雌蕊1,子房上位,5室,外被灰色長毛,花柱細長,無毛,長於雄蕊,柱頭頭狀。蒴果長橢圓形,長達2.5cm,熟時深褐色,具細柔毛和疏剛毛,胞間開裂。種子多數,細小,灰棕色,扁卵形,邊緣有薄膜翅。花期4-5月,果期6-8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生長環境

生於丘陵山坡、石縫、灌叢或草叢中。

都匯  微熱  美寶蓮  芭蕾舞團  東曹莊  金融保險  恃強凌弱  限制責任能  迪米特裡  北大橋  芳櫻路  宜君  整體素質  水心亭  胡新  引力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