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地膚子

地膚子

地膚子別名:地葵,地麥,落帚子,獨掃子,竹帚子,千頭子,帚菜子,鐵掃把子,掃帚子,

地膚子簡介:地膚子,中藥名。為藜科地膚屬植物地膚Kochia scoparia(L.)Schrad的成熟果實。具有利尿通淋,清熱利濕,止癢的功效。主治淋證,陰癢帶下,風疹,濕疹。

地膚子功效作用

功能

利尿通淋,清熱利濕,止癢。

主治

1、淋證:本品苦寒降泄,能清利濕熱而通淋。

2、陰癢帶下,風疹,濕疹:本品能清除皮膚中之濕熱與風邪而止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9-15g。外用:適量。

不良反應

可岀現過敏反應,口服其煎劑後,出現蕁麻疹,全身癢、口唇起泡、面紅耳赤,停藥即可消失。

禁忌

1、中藥配伍禁忌:惡螵蛸。

2、中西藥配伍禁忌:氫氧化鋁、礦物油、硫糖鋁、新黴素、考來烯胺等可影響吸收,不宜合用。

3、飲食禁忌:忌生蔥、桃李。忌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忌魚蝦等鮮腥食物。

註意事項

內無濕熱,小便過多者忌服。

化學成分

本品含三萜皂苷、脂肪油、維生素A類物質。

藥理作用

本品水浸劑對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孢癬菌、鐵銹色小芽孢癬菌等多種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地膚子水提物有抑制單核巨噬系統的吞噬功能及遲發型超敏反應(DTH)。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膀胱熱,利小便。”

2、《滇南本草》:“利膀胱小便積熱,洗皮膚之風,療婦人諸經客熱,清利胎熱,婦人濕熱帶下用之良。”

地膚子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用於膀胱濕熱,小便不利,淋瀝澀痛之證,常與木通、瞿麥、冬葵子等同用,如地膚子湯(《濟生方》)。

2、用於風疹,濕疹,常與白鮮皮、蟬蛻、黃柏等同用;若下焦濕熱,外陰濕癢者,可與苦參、龍膽草、白礬等煎湯外洗患處;治濕熱帶下,可配黃柏、蒼術等煎服。

相關配伍

地膚子配蛇床子:地膚子性寒,蛇床子性溫,二者均有祛風燥濕、殺蟲止癢的作用。二者配用,寒溫相宜,其祛風燥濕、殺蟲止癢作用明顯加強。適用於陰部瘙癢、濕瘡濕疹、疥癬等,不論寒熱皆可使用。

鑒別用藥

1、地膚子與萹蓄:兩者同為利水通淋藥,皆味苦性寒涼,均能清熱利水通淋,殺蟲止癢,都可用治熱淋澀痛,小便短赤,以及濕疹、濕瘡、陰癢、周身瘙癢等皮膚病,二者常相須為用。不同之處在於,萹蓄利尿通淋之力較強,長於清膀胱濕熱,治療淋證小便澀痛萹蓄尤為多用。地膚子利尿通淋作用平和,為利水向導,而清利濕熱,祛風止癢之力較強,故皮膚病地膚子尤為多用。

2、地膚子與苦參:兩者均既清濕熱,又能祛風止癢,且都有利尿作用,故凡風濕侵襲肌膚所致的皮膚瘙癢及婦女陰癢帶下之證以及濕熱蘊結小便淋漓澀痛不利之證,均可配伍應用。但尚各具特點,地膚子祛風利濕止癢較好,故偏治因風濕熱邪所致的皮膚瘙癢及婦女陰癢,小便淋痛等。此外,地膚子以利水通淋為主要功效,用於熱淋澀痛等。苦參苦寒清濕熱力強,以清熱燥濕為主要作用,故外治熱毒瘡腫,內治瀉痢黃疸等。

相關藥品

潔爾陰泡騰片(洗液)。

相關方劑

地膚子散(《聖惠方》)。

地膚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植株,曬幹,打下果實,除去雜質,生用。

炮制方法

1、地膚子:取原藥材,除去枝梗,篩去土及雜質。

2、炒地膚子:取凈地膚子,用文火炒至微黃色略深,有香氣時,取出,放涼。

地膚子保存方法

置幹燥容器內,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地膚子藥材鑒別

鑒別

1、本品粉末棕褐色。花被表皮細胞多角形,氣孔不定式,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簇晶。果皮細胞呈類長方形或多邊形,壁薄,波狀彎曲,含眾多草酸鈣小方晶。種皮細胞棕褐色,呈多角形或類方形,多皺縮。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地膚子皂苷Ⅰc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6:9: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熱風吹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

藥材性狀

胞果扁球狀五角星形,直徑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綠色或淡棕色,周圍具三角形膜質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突起的點狀果梗痕及放射狀脈紋5-10條,剝離花被後,可見膜質果皮,半透明;種子扁卵形,長約1mm,黑色。無臭,味微苦。以飽滿,色灰綠者為佳。

地膚子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藜科地膚屬植物地膚。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約50-150cm。莖直立,多分枝,淡綠色或淺紅色,生短柔毛。葉互生;無柄;葉片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7cm,寬3-7mm,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無毛或有短柔毛;通常有3條主脈;莖上部葉較小,有一中脈。花單個或2個生於葉腋,集成稀疏的穗狀花序;花下有時有銹色長柔毛;花小,兩性或雌性;黃綠色,花被片5,近球形,基部合生,果期背部生三角狀橫突起或翅,有時近扇形;雄蕊5,花絲絲狀;花柱極短,柱頭2,絲狀。胞果扁球形,果皮與種子離生,包於花被內。種子1顆,扁球形,黑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幾遍全國。

道地產區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

生長環境

生於荒野、田邊、路旁,栽培於庭園。

生長見習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喜向陽。以選向陽、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為宜。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春季播種,直播或育苗移載,行株距各約50cm,每1h㎡用種量7.5-15kg。

病蟲防治

蟲害有地老虎,可用毒餌誘殺或人工捕殺。

語言表達  白油  生活技能  芫荽  生花之筆  營中贏  支脈  寺前圩  工院九裡  養河  三十棟  博亞  孟廟  結構鋼  海南  幹油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