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石楠
来源:74U閱讀網
柴胡別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
柴胡簡介:柴胡,中藥名。為傘形科柴胡屬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ie DC.或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幹燥根。具有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的功效。主治表證發熱,少陽證,肝鬱氣滯,氣虛下陷,臟器脫垂,退熱截瘧。
柴胡功效作用
功能
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主治
1、表證發熱,少陽證:本品辛散苦泄,微寒退熱,善於祛邪解表退熱和疏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對於外感表證發熱,無論風熱、風寒表證,皆可使用。
2、肝鬱氣滯:本品辛行苦泄,性善條達肝氣,疏肝解鬱。
3、氣虛下陷,臟器脫垂:本品能升舉脾胃清陽之氣。
4、本品還可退熱瘧。
5、西醫診為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急性氣管炎、病毒性肺炎、慢性肝病之後遺癥、膽石癥、膽囊之其他疾患等見有發熱者,慢性肝病之後遺癥、膽石癥、膽囊之其他疾患、他處未歸類之憂鬱性疾患、情感性精神病等屬於肝鬱氣滯者,胃下垂、子宮下垂等臟器脫垂屬於中氣不足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3-9g。解表退熱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鬱宜醋炙,升陽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輕。禁忌
中西藥配伍禁忌:
1、柴胡含槲皮素,不宜與含各種金屬離子的西藥,如氫氧化鋁制劑、鈣制劑、亞鐵制劑等同用,可以形成絡合物,影響吸收。
2、維生素C可以將柴胡所含苷類分解成為苷元和糖,從而影響療效,故不宜同用。
註意事項
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陰”之說,陰虛陽亢,肝風內動,陰虛火旺及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化學成分
柴胡根含α-菠菜甾醇、春福壽草醇及柴胡皂苷a、c、d,另含揮發油等。狹葉柴胡根含柴胡皂苷a、c、d及揮發油、柴胡醇、春福壽草醇、α-菠菜甾醇等。藥理作用
柴胡具有鎮靜、安定、鎮痛、解熱、鎮咳等廣泛的中樞抑制作用。柴胡及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與促進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等有關。柴胡皂苷又有降低血漿膽固醇作用。柴胡有較好的抗脂肪肝、抗肝損傷、利膽、降低轉氨酶、興奮腸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抗潰瘍、抑制胰蛋白酶等作用。柴胡煎劑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此外,柴胡還有抗感冒病毒、增加蛋白質生物合成、抗腫瘤、抗輻射及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心腹腸胃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
2、《本草綱目》:“治陽氣下陷,平肝、膽、三焦、包絡相火,及頭痛、眩暈,目昏、赤痛障翳,耳聾鳴,諸瘧,及肥氣寒熱,婦人熱入血室,經水不調,小兒痘疹餘熱,五疳羸熱。”
柴胡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常與防風、生薑等藥配伍,如正柴胡飲(《景嶽全書》)。若外感風寒,寒邪入裡化熱,惡寒漸輕,身熱增盛者,柴胡多與葛根、羌活、黃芩、石膏等同用,以解表清裡,如柴葛解肌湯(《傷寒六書》)。治療風熱感冒,發熱,頭痛等癥,可與菊花、薄荷、升麻等辛涼解表藥同用。現代用柴胡制成的單味或復方註射液,對於外感發熱,有較好的解表退熱作用。若傷寒邪在少陽,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幹、目眩,本品用之最宜,為治少陽證之要藥,常與黃芩同用,以清半表半裡之熱,共收和解少陽之功,如小柴胡湯(《傷寒論》)。
2、治肝失疏泄,氣機鬱阻所致的胸脅或少腹脹痛、情志抑鬱、婦女月經失調、痛經等癥,常與香附、川芎、白芍同用,如柴胡疏肝散(《景嶽全書》)。若肝鬱血虛,脾失健運,婦女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脅肋作痛,神疲食少,脈弦而虛者,常配伍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等,如逍遙散(《和劑局方》)。
3、治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所致的脘腹重墜作脹,食少倦怠,久瀉脫肛,子宮下垂、腎下垂等臟器脫垂,常與人參、黃芪、升麻等同用,以補氣升陽,如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4、治瘧疾寒熱的常用藥,常與黃芩、常山、草果等同用。
相關配伍
1、柴胡配黃芩:柴胡善於疏散退熱,透泄半表半裡之外邪,使邪從外解;黃芩善於清熱瀉火,清泄半表半裡之邪,使邪從內泄。二藥伍用,一散一清,長於和解少陽而退熱。常用治少陽病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等。又因柴胡長於疏肝解鬱;黃芩善於清泄裡熱。二者伍用,也可用治肝鬱化火所致口苦、咽幹、目眩、胸脅脹滿疼痛者。
2、柴胡配白芍:柴胡善於疏肝解鬱;白芍善於養血柔肝、緩急止痛。二藥相合,疏肝與柔肝並用,理氣與和血並行,有疏肝理氣、和血止痛之功。常用治肝氣鬱結、氣血不和所致的胸脅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等。
3、柴胡配枳殼:柴胡善於疏肝解鬱而升清;枳殼善於行氣消積、寬中除脹而降濁。二者配伍,升降同用,能和肝脾、理氣機,使氣機升降有序。常用治肝脾不和,氣機不利所致的胸脅脘腹滿悶脹痛、食欲不振、大便不調等。
4、柴胡配桂枝:二藥皆有疏散解表退熱之功,柴胡長於發散少陽經之鬱熱,桂枝長於溫通太陽經之鬱滯。二者相合,則解表退熱之功尤著,凡外感發熱,邪氣在表者,皆可配用。又因柴胡能疏肝解鬱,桂枝能和胃下氣,相配則有疏肝和胃之功,也可用治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脅脘腹脹滿疼痛及大便不暢、食少惡心嘔吐等。
5、柴胡配金錢草:柴胡善於疏利肝膽氣機;金錢草善於清利肝膽濕熱,兼能利膽排石退黃。二藥相合,清疏並用,有清利肝膽濕熱,排石退黃之效。常用治濕熱黃疸、脅肋脹痛。
6、柴胡配牡蠣:柴胡芳香透達,善於調暢氣血,疏肝解鬱;牡蠣善於益陰潛陽,收斂固澀,軟堅散結,除瘀化痰。二藥相合,一升一降,一疏一斂,共奏調和氣血,疏肝軟堅之功。常用治肝鬱氣結,血瘀痰凝所致的胸脅滿痛,脅下痞滿,或脅下痞塊等。
7、柴胡配前胡:柴胡善於疏散外邪,疏肝解鬱;前胡善於宣散風熱,降氣祛痰。二藥相配,一升一降,解熱祛風,調氣止咳的功效顯著。常用治風熱犯肺、氣滯不宣引起的胸脅疼痛、發熱、咳嗽痰稠等。
8、柴胡配細辛:柴胡善於疏肝理氣解鬱,調暢氣血;細辛善於祛風止痛。二藥配伍,辛散疏通,輕浮上達,共奏疏肝活血、祛風止痛之功。常用治氣血不和,風邪上擾所致的頭痛。
9、柴胡配羌活:柴胡善於解表泄熱;羌活善於發汗祛風、散寒除濕。二者伍用,則有解肌退熱、祛風勝濕止痛之功。常用治外感表證,發熱,身重,肢體酸痛者。又二藥皆輕浮升散之品,相合有升陽除濕之功。也常用治脾虛濕盛所致頭身困重、肢體酸痛等。
鑒別用藥
1、南柴胡與北柴胡:柴胡有南、北柴胡之分,古人早有論述,李時珍雲:“北地所產者,亦如前胡而軟,今人謂之北柴胡是也,入藥亦良南土所產者……強硬不堪使用。……以竹葉者為勝。”現時北柴胡主產於我國北部地區,原植物為柴胡(津柴胡)和狹葉柴胡(紅柴胡);南柴胡原植物為膜緣柴胡(竹葉柴胡、硬柴胡),僅限於四川、湖北、雲南地區產銷。一般認為,北柴胡入藥為佳,其分佈較廣,療效較好,被視為道地藥材。
2、生柴胡、醋柴胡、酒柴胡與鱉血柴胡:明代《本草發揮》中闡述“柴胡瀉肝火須用黃連佐之。欲上升則用酒浸。欲中及下降,則生用梢”。清代《藥品辨義》中指出柴胡“制以酒拌,領入血分,以清抑鬱之氣而血虛之熱自退”。現代研究表明,柴胡經醋炙後能明顯增加膽汁分泌作用,較給藥前增加22.86%,因此用柴胡疏肝理氣之功時宜用醋柴胡。其醋炙品和醋拌品對氯仿所致的肝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能抑制轉氨酶的升高。柴胡炮制後粗皂苷含量:酒柴胡>醋柴胡>生柴胡;而揮發油含量:生柴胡>酒柴胡>醋柴胡。中醫認為,生柴胡的升散作用較強,多用於解表退熱;醋炒柴胡能緩和升散之性且疏肝理氣作用較好,肝氣鬱滯導致的脅痛、腹痛、月經不調者適用;酒炒柴胡增加瞭升提之性,中氣下陷,清陽不升者更為適宜。此外,柴胡對升陽截陰,陰虛陽浮者皆不相宜,鱉血制能填陰滋血,抑制浮陽,增強清肝退熱的功效,可用來退熱截瘧,治療熱入血室,骨蒸勞熱。
3、薄荷與柴胡:兩者均為辛涼解表藥,都能疏散風熱,疏肝解鬱。都可用於外感風熱以及肝氣鬱滯。但薄荷又能清利頭目,利咽透疹,也可用於風熱上攻之頭痛目赤,目翳,咽痛口瘡,麻疹不透等。柴胡則長於疏泄少陽半表半裡之邪、升舉陽氣,又常用治少陽證寒熱往來,中氣下陷、臟器脫垂等。
4、柴胡與銀柴胡:兩藥雖均性微寒功能退熱,但性效應用相差甚大。柴胡源於傘形科植物,味苦辛歸肝膽二經,功能疏散退熱、疏肝解鬱、升陽舉陷及截瘧,主治少陽寒熱、感冒發熱、肝鬱脅痛或月經不調、中氣下陷之久瀉脫肛、子宮脫垂及瘧疾寒熱。銀柴胡則源於石竹科植物,味辛甘歸肝胃經,功專退虛熱、除疳熱,兼益陰,主治陰虛發熱、骨蒸潮熱及小兒疳熱。
5、前胡與柴胡:二者均來源於傘形科,並稱“二胡”,皆有宣散風熱之功,同治外感風熱證。然前胡辛散苦降,長於降氣化痰,善治痰熱咳喘、痰多色黃之證。柴胡辛行苦泄,性善條達肝氣,既能疏肝解鬱,又能升舉陽氣,適用於肝鬱氣滯、氣虛下陷及臟器脫垂等。
相關藥品
正柴胡飲顆粒、柴胡註射液、少陽感冒顆粒、氣滯胃痛顆粒、得生丸。相關方劑
柴葛解肌湯(《傷寒六書》)、小柴胡湯(《傷寒論》)、柴胡疏肝散(《證治準繩》引《醫學統旨》方)、逍遙散(《和劑局方》)、補中益氣湯(《內外傷辨惑論》)。
藥膳食療
柴胡疏肝粥:
1、功效:疏肝解鬱、理氣寬中。適用於慢性肝炎、肝鬱氣滯之脅痛低熱者。
2、原材料:柴胡、白芍、香附子、枳殼、川芎、甘草、麥芽各10g,粳米100g,白糖適量。
3、做法:將以上7味藥煎取濃汁、去渣,粳米淘凈與藥汁同煮成粥,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4、用法:每日2次,溫熱服。
柴胡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莖葉、泥沙,幹燥。炮制方法
1、柴胡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莖洗凈,潤透,切厚片,幹燥。生柴胡升散作用較強,多用於解表退熱。
2、炒柴胡:取柴胡片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焦,取出放涼。
3、醋柴胡:取柴胡片加醋拌勻,悶潤至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每柴胡片100kg,用醋20kg。醋柴胡能增強疏肝止痛作用,多用於肝鬱氣滯的脅痛,腹痛及月經不調等。
4、蜜柴胡:取蜜置鍋內,加熱至沸,倒入柴胡片,用文火加熱,炒至微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柴胡片100kg,用煉蜜12.5kg。蜜柴胡兼有潤肺止咳作用,用於有汗兼有咳嗽者。
5、酒柴胡:取柴胡片用黃酒拌勻,悶潤至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每柴胡片100kg,用黃酒10kg。
6、鱉血柴胡:取柴胡片用鱉血及適量黃酒或清水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每柴胡片100kg,用鱉血12.5kg,黃酒12.5kg。鱉血柴胡有益陰清肝退熱的功效,多用於熱入血室,骨蒸勞熱。柴胡根含柴胡皂苷,莖葉不含柴胡皂苷;葉含揮發油多,約為根的3倍,說明根與莖葉的質量有差異,因此以柴胡全草代替柴胡根尚缺乏依據。
柴胡保存方法
置通風幹燥處,防蛀。柴胡藥材鑒別
鑒別
北柴胡: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北柴胡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柴胡皂苷a對照品、柴胡皂苷d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水(8: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2%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在6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和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藥材性狀
1、北柴胡:根呈圓柱形或長圓形,長6-15cm,直徑0.3-0.8cm。根頭膨大,頂端殘留3-15個莖基或短纖維狀葉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辛。
2、南柴胡:根較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細密環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淡棕色,形成層環色略深。具敗油氣。
飲片性狀
1、柴胡:為不規則的厚片,表面粗糙,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纖維性;周邊黑褐色或紅棕色,具有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有的可見纖維狀葉莖。氣微香,味微苦。
2、炒柴胡:色澤加深,表面微具焦斑。
3、醋柴胡:色澤加深,具醋香氣。
4、蜜柴胡:色澤加深,微粘手,味微苦而甜。
5、酒柴胡:色澤加深,具酒氣。
6、鱉血柴胡:色澤加深,具血腥氣。
常見偽品
混淆品:
大葉柴胡:為傘形科植物大葉柴胡BupleurumlongiradiatumTurez.的根莖及根。根莖呈長圓柱形,略彎曲,密生環節。質堅硬,斷面黃色,中空,具芹菜樣氣味。根圓錐形或圓柱形,長2-7cm,外表面棕黃色或暗棕色,具縱向紋理及須根痕。質堅韌,橫切面皮部淡黃色。氣微,有麻舌感。有毒。不能作柴胡藥用。
摻偽品:
1、黃果懸鉤子:為薔薇科植物黃果懸鉤子RubuxanthocarpumBur.etFranch的幹燥根。切成飲片摻入正品柴胡飲片中。主要特征為表面棕褐色,較光滑,稍長的段多彎曲。質硬,斷面皮部棕紅色,木部淡黃色。
2、細葉石頭花:為石竹科植物細葉石頭花GypsophilalicentianaHand.-Maz的幹燥根。形態特征見銀柴胡項下。
3、山銀柴胡(絲石竹):為石竹科植物霞草GypsophilaoldhamianaMiq的幹燥根。形態特征見桔梗項下。
4、蠅子草:為石竹科植物蠅子草Silenefortunevis的幹燥根。形態特征見銀柴胡項下。
柴胡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傘形科柴胡屬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形態特征
1、柴胡:多年生草本,高40-85cm。主根較粗大,堅硬。莖單一或數莖叢生,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葉互生;基生葉倒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4-7cm,寬6-8mm,先端漸尖,基部收縮成柄;莖生葉長圓狀披針形,長4-12cm,寬6-18mm,有時達3cm,先端漸尖或急尖,有短芒尖頭,基部收縮成葉鞘,抱莖;脈7-9,上面鮮綠色,下面淡綠色,常有白霜。復傘形花序多分枝,頂生或側生,梗細,常水平伸出,形成疏松的圓錐狀;總苞片2-3,或無,狹披針形,長1-5mmn,寬0.5-1.2mm,很少1-5脈;傘輻3-8,纖細,不等長,長1-3cm;小總苞片5-7,披針形,先端尖銳,3脈,向葉背凸出;小傘形花序有花5-10,花瓣鮮黃色,上部內折,中肋隆起,小舌片半園形,先端2淺裂;花柱基深黃色,寬於子房。雙懸果廣橢圓形,棕色,兩側略扁,棱狹翼狀,淡棕色,每棱槽中有油管3,很少4,合生面4。花期7-9月,果期9-11月。
2、狹葉柴胡:多年生草本,高30-60cm。主根發達,圓錐形,外皮紅褐色,質疏松而稍脆莖單一或數分枝,基部留有多數棕紅色或黑棕色的葉柄殘留纖維。葉細線形,長6-16cm,寬2-7mm,先端長漸尖基部稍變窄,抱莖,質厚,稍硬挺,常對折或內卷,3-7脈,葉緣白色,骨質;上部葉小,同形。總苞片14,針形,極細小,1-3脈,常早落;小總苞片5,線狀披針形,細而尖銳;小傘形花序有花(6-)9-11(-15);花黃色,雙懸果深褐色,棱淺褐色,粗鈍,略凸,每棱槽中有油管3-4,合生面4-6,花期7-9月,果期9-11月。
分佈區域
1、柴胡:分佈於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地區。
2、狹葉柴胡:分佈於華北、東北及江蘇、安徽、山東、廣西、陜西、甘肅等地。
道地產區
1、北柴胡:主產於河北、河南、遼寧、湖北、陜西等省。
2、南柴胡:主產於湖北、四川、安徽、黑龍江、吉林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