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夏至草

夏至草

夏至草別名:夏枯草,白花夏枯草,白花益母,燈籠棵,風輪草,小益母草,假茺蔚,假益母草,風車草,

夏至草簡介:夏至草,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夏至草Lagopsissupina(Steph.)IK.-Gal.的全草。具有養血活血,清熱利濕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血虛頭昏,半身不遂,跌打損傷,水腫,小便不利,目赤腫痛,瘡癰,凍瘡,牙痛,皮疹瘙癢。

夏至草功效作用

功能

養血活血,清熱利濕。

主治

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血虛頭昏,半身不遂,跌打損傷,水腫,小便不利,目赤腫痛,瘡癰,凍瘡,牙痛,皮疹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2g;或熬膏。

註意事項

1、《滇南本草》:“外障可用,內障不可用。”

2、《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孕婦慎用。”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清肝熱,除肝風,暴赤火眼,目珠脹痛,外障可用。”“開肝鬱,行肝氣。”“止牙齒疼痛,燒洗凍瘡。”

2、《陜西中草藥》:“活血,調經。治貧血性頭昏,半身不遂,月經不調。”

3、《青藏高原藥物圖鑒》:“治沙眼、結膜炎、遺尿等。”

4、《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活血祛瘀,清熱利尿,解毒。用於產後瘀滯腹痛,跌打損傷,水腫,瘡癰,皮膚癢疹。”

夏至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產後瘀滯腹痛,跌打損傷:夏至草15g,川劉寄奴15g,金絲梅15g,香通15g。水煎服。

2、治水腫,小便不利:夏至草30g,馬鞭草30g。水煎濃汁服。(1-2方出自《四川中藥志》1982年)

夏至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至前盛花期采收,曬幹或鮮用。

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噴灑清水,稍潤,切中段,幹燥,篩去灰屑。

夏至草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置陰涼幹燥處。

夏至草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呈類方柱形,有分枝,長12-30cm,被倒生細毛。葉對生,黃綠色至暗綠色,多皺縮,完整葉片展平後呈掌狀3全裂,裂片具鈍齒或小裂,兩面密被細毛;葉柄長。輪傘花序腋生;花萼鐘形,萼齒5,齒端有尖刺;花冠鐘狀,類白色。小堅果褐色,長卵形。質脆。氣微,味微苦。

夏至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唇形科夏至草屬夏至草。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35cm。莖直立,方柱形,分枝,被倒生細毛。葉對生;有長柄,被細毛;葉片輪廓近圓形,直徑1.5-2cm,掌狀3深裂,裂片再2深裂或有鈍裂齒,兩面均密生細毛,下面葉脈凸起。春夏開花,花輪有花6-10朵,無梗或有短梗,腋生;苞片與萼筒等長,剛毛狀,被有細毛;花萼鐘形,外面被有細毛,喉部有短毛,具5脈和5齒,齒端有尖剌,上唇3齒較下唇2齒長;花冠白色,鐘狀,長約7mm,外面被有短柔毛,冠筒內面無毛環,上唇較下唇長,直立,長圓形,內面有長柔毛,下唇平展,有3裂片;雄蕊4,二強,不伸出;花柱先端2裂,裂片相等,圓形。小堅果褐色,長圓狀三棱形,有鱗粃。花期3-4月,果期5-6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道地產區

產於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自產自銷。

生長環境

野生於低山的水邊、路旁曠地上。

生長見習

喜向陽濕潤的環境,對土地要求不嚴,但以保水能力較好的壤土栽培為好。

繁殖方式

用分株繁殖或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1、分株繁殖:夏至草為宿根性草本,於春季萌發前將根莖挖出,根據老蔸大小分成若幹株,按行株距30cm×30cm左右栽植。2、種子繁殖:於4-5月在畦上按30cm左右行距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0.5cm左右,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後註意除草、松土,過密處適當間苗。

鷺序鴛行  扔瞭  腦血栓形成  嶺腳  英表  西湖公園  阪田  雪梅  長松莊  萬福  中肋  寇傢疃村  毛石  房身  絕嶺雄風  瀏覽歷史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