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蘄蛇

蘄蛇

蘄蛇別名:白花蛇,褰鼻蛇,蘄州白花蛇,花蛇,五步蛇,百步蛇,盤蛇,棋盤蛇,五步跳,龍蛇,犁頭匠,聾婆蛇,

蘄蛇簡介:蘄蛇,中藥名。為蝰科蝮蛇屬動物尖吻蝮蛇Agkistrodon acutus(Güenther)的幹燥體。具有祛風,通絡,止痙的功效。主治風濕頑痹,中風半身不遂,小兒驚風,破傷風,麻風,疥癬。

蘄蛇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通絡,止痙。

主治

1、風濕頑痹,中風半身不遂:本品具走竄之性,性溫通絡,能內走臟腑,外達肌表而透骨搜風,以祛內外之風邪,為截風要藥;又能通經絡,凡風濕痹證無不宜之,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風濕頑痹,經絡不通,麻木拘攣,以及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

2、小兒驚風,破傷風:本品入肝,既能祛外風,又能息內風,風去則驚搐自定,為治抽搐痙攣常用藥。

3、麻風,疥癬:本品能外走肌表而祛風止癢,兼以毒攻毒,故風毒之邪壅於肌膚亦為常用之品。

4、本品以毒攻毒,可治瘰癧、梅毒、惡瘡。

5、西醫診為風濕、類風濕關節炎、小兒麻痹後遺癥、痙攣性癱瘓、肌肉萎縮屬風濕閉阻者,乙腦後遺癥、破傷風屬肝風內動者,麻風、頑癬、蕁麻疹、帶狀皰疹、癰疽屬內外風毒壅於血分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研末吞服,1次1-1.5g,1日2-3次。或酒浸、熬膏、入丸散服。

不良反應

1、蘄蛇的α-環蛇毒素是一種神經毒,內服過量,可岀現中毒癥狀,可見頭痛、頭昏,血壓升高,心慌、心悸,大量溶血、出血、咯血,嚴重時血壓驟降,呼吸困難,昏迷,最後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2、中毒早期可以催吐、洗胃,然後內服活性炭末15-20克,或服通用解毒劑導瀉。靜脈滴註5%葡萄糖鹽水,以促進毒物排泄。呼吸抑制時,可給予呼吸中樞興奮藥,如尼可剎米等。中藥驗方有用綠豆15克,甘草30克,水煎代茶飲;或土茯苓15克,半邊蓮9克,野菊花15克,甘草9克,水煎,早晚分服。

註意事項

陰虛內熱者忌服。

化學成分

本品含3種毒蛋白:AaT-Ⅰ、AaT-Ⅱ、AaT-Ⅲ,由18種氨基酸組成。並含透明質酸酶。

藥理作用

蘄蛇有鎮靜、催眠及鎮痛作用;註射液有顯著降壓作用;水提物能激活纖溶系統;醇提物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顯著增加炭粒廓清率。

相關論述

1、《開寶本草》:“主中風濕痹不仁,筋脈拘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骨節疼痛,大風疥癬及暴風瘙癢,腳弱不能久立。”

2、《本草綱目》:“能透骨搜風,截驚定搐,為風痹、驚搐、癩癬、惡瘡要藥,取其內走臟腑,外徹皮膚,無處不到也。”

蘄蛇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病深日久之風濕頑痹,經絡不通,麻木拘攣,以及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常與防風、羌活、當歸等配伍,如白花蛇酒(《瀕湖集簡方》)。

2、治小兒急慢驚風、破傷風之抽搐痙攣,多與烏梢蛇、蜈蚣同用,如定命散(《聖濟總錄》)。

3、治麻風,每與大黃、蟬蛻、皂角刺等相配,如追風散(《秘傳大麻風方》);治疥癬,可與荊芥、薄荷、天麻同用,如驅風膏(《醫壘元戎》)。

相關配伍

1、蘄蛇配防風:蘄蛇性善走竄,祛風力猛,善通經活絡;防風辛溫發散,氣味俱升,功善療風,既散肌表風邪,又除經絡留濕,止痛功良。兩藥配伍,能祛風通絡,除濕止痛。適用於風濕頑痹,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及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2、蘄蛇配雄黃:蘄蛇功善祛風止癢,同時因其有毒而兼以毒攻毒之功;雄黃辛溫有毒,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兩藥配伍,能驅風解毒止癢。適用於麻風癘毒,手足麻木,皮膚瘙癢等。

3、蘄蛇配麻黃:蘄蛇搜經絡風毒;麻黃散風寒。二者相配,有搜風散寒止痛之功若加桂枝溫陽通脈,其搜風蠲痹止痛的效果更加。適用於風濕阻絡所致的骨節疼痛、肢體麻木等。

4、蘄蛇配蟬蛻:蘄蛇搜血分風毒,外達皮腠;蟬蛻辛涼,散風熱止癢。兩藥相配,祛風散熱止癢的功效顯著。適用於癮疹、疥癬、頑癬所致的皮膚瘙癢。

5、蘄蛇配蜈蚣:蘄蛇善行走竄,能搜風邪,透關節,通經絡,止驚搐;蜈蚣走竄性猛,能搜風止痙,化痰散結。兩藥相配,可入血絡,祛風止痙,散結止痛的功效顯著。適用於小兒驚風、破傷風所致的項背強急、筋脈拘攣等。對頑痹日久不愈,關節疼痛明顯或腰脊拘急疼痛者,亦有良效。

6、蘄蛇配全蠍:蘄蛇內走臟腑,外達皮毛,搜風通絡;全蠍息風止痙,通絡止痛兩藥相須為用,祛風通絡的功效顯著。既可用於破傷風、驚風所致的四肢抽搐,也可用於風中經絡所致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對頑痹關節腫痛、肢體麻木等亦有良效。

相關藥品

蘄蛇藥酒、蘄蛇風濕酒、蘄蛇追風酒、活絡丸。

相關方劑

世傳白花蛇酒(《本草綱目》)、蘄蛇酒(《醫林纂要》)、白花蛇丸(《聖濟總錄》)、比金丸(《楊氏傢藏方》)。

蘄蛇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多於夏、秋二季捕捉,剖開蛇腹,除去內臟,洗凈,幹燥。去頭、鱗,切段生用、酒炙,或黃酒潤透,去鱗、骨用。

炮制方法

1、蘄蛇:取原藥材,除去頭、鱗,切成寸段。

2、蘄蛇肉:一法:取原藥材,去頭,用黃酒潤透後,除去皮骨,幹燥。每蘄蛇100kg,用黃酒20kg。二法:取凈蘄蛇,用黃酒浸潤後,置蒸籠內蒸透,除去皮骨,曬幹。

3、酒蘄蛇:取蘄蛇段,加黃酒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黃色,取出,幹燥。每蘄蛇100kg,用黃酒20kg。

蘄蛇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置陰涼幹燥處,防黴、防蛀。

蘄蛇藥材鑒別

鑒別

聚合酶鏈式反應法。

1、模板DNA提取:取本品0.5g,置乳缽中,加液氮適量,充分研磨使成粉末,取0.1g,置1.5ml離心管中,加入消化液275μl[細胞核裂解液200μl,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溶液50μl,蛋白酶K(20mg/ml)20μl,RNA酶溶液5μl],在55℃水浴保溫1小時,加入裂解緩沖液250μl,混勻,加到DNA純化柱中,離心(轉速為每分鐘10000轉)3分鐘;棄去過濾液,加入洗脫液800μl[5mol/L醋酸鉀溶液26μl,1mol/LTris-鹽酸溶液(pH7.5)18ul,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溶液(pH8.0)3μl,無水乙醇480μl,滅菌雙蒸水273μl],離心(轉速為每分鐘10000轉)1分鐘;棄去過濾液,用上述洗脫液反復洗脫3次,每次離心(轉速為每分鐘10000轉)1分鐘;棄去過濾液,再離心2分鐘,將DNA純化柱轉移入另一離心管中,加入無菌雙蒸水100μl,室溫放置2分鐘後,離心(轉速為每分鐘10000轉)2分鐘,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置零下20℃保存備用。另取蘄蛇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模板DNA溶液。

2、PCR反應:鑒別引物:5′GGCAATTCACTACACAGCCAA-CATCAACT3′和5′CCATAGTCAGGTGGTTAGTGATAC3′。PCR反應體系:在200μl離心管中進行,反應總體積為25μl,反應體系包括10×PCR緩沖液2.5μl,dNTP(2.5mmol/L)2μl,鑒別引物(10μmol/L)各0.5μl,高保真TaqDNA聚合酶(5U/μl)0.2μl,模板0.5μl,無菌雙蒸水18.8μl。將離心管置PCR儀,PCR反應參數:95℃預變性5分鐘,循環反應30次(95℃30秒,63℃45秒),延伸(72℃)5分鐘。

3、電泳檢測:照瓊脂糖凝膠電泳法方法2(通則0541),膠濃度為1%,膠中加入核酸凝膠染色劑GelRed;供試品與對照藥材PCR反應溶液的上樣量分別為8μl,DNA分子量標記上樣量為2μl(0.5μg/μl)。電泳結束後,取凝膠片在凝膠成像儀上或紫外透射儀上檢視。供試品凝膠電泳圖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凝膠電泳圖譜相應的位置上,在300-400bp應有單一DNA條帶。

藥材性狀

本品卷呈圓盤狀,盤徑17-34cm,體長可達2m。頭在中間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習稱“翹鼻頭”。上腭有管狀毒牙,中空尖銳。背部兩側各有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V”形斑紋17-25個,其“V”形的兩上端在背中線上相接,習稱“方勝紋”,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錯排列。腹部撐開或不撐開,灰白色,鱗片較大,有黑色類圓形的斑點,習稱“連珠斑”;腹內壁黃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較高,呈刀片狀上突,前後椎體下突基本同形,多為彎刀狀,向後傾斜,尖端明顯超過椎體後隆面。尾部驟細,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質鱗片1枚。氣腥,味微咸。

飲片性狀

1、蘄蛇:呈類方形小塊片。背部脊骨突出成棱線,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的方塊斑紋。有鱗片痕,近腹部呈灰白色,內腹壁黃白色,可見脊椎骨及肋骨,氣腥,味微咸。

2、蘄蛇肉:呈片狀小段,黃白色,無皮骨,略有酒氣。

3、酒蘄蛇:形如蘄蛇,表面色澤加深,略有酒氣。

常見偽品

蘄蛇偽制品:

呈圓盤狀,用蘄蛇完整的頭、皮、尾與其他種類去皮的蛇體拼湊而成,因此從外形上具有正品蘄蛇的特征,主要可從兩方面予以鑒別,一方面頭的下方蛇體前端剪成平齊;另一方面由於蛇皮不完全與蛇體大小一致,采取削足適履辦法,在尾端有剪斷肋骨與脊骨痕跡。

蘄蛇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蝰科蝮蛇屬動物尖吻蝮蛇。

形態特征

吻端尖而翹向前上方,頭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頭背黑色,頭側吻棱經眼斜至口角以下為黃白色,頭、腹及喉也為白色,體粗壯,尾較短,全長可達1.5m,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背脊有(15-20)+(2-5)個方形大斑,其邊緣淺褐色,中央略深,有的方斑不完整;腹面白色,有交錯排列的黑褐色斑塊,略呈三縱行,有的若幹斑塊互相連續,而界限不清;尾腹面白色,散以疏密不等的黑褐色點斑。吻鱗甚高,上部窄長,構成尖吻的腹面;鼻間鱗1對,也窄長構成尖吻的腹面。頭背具對稱的而富疣粒的大鱗;有頰窩;眶前鱗2,眶後鱗1,有1較大的眶下鱗;上唇鱗7。背鱗21(23)-21(23)-17(19)行,除最外1-3行外,餘均具結節狀強棱;腹鱗157-170;肛鱗完整;尾下鱗52-59,大部雙行,少數為單行,尾後段側扁,末端1枚鱗片側扁而尖長。

分佈區域

分佈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

道地產區

主產於湖北、江西、浙江等地。

滬太路汶  南虎  銀手鐲  炸雞  茶石  脈絡膜脫離  飛天法寶  槐務  紡織有限公  三合大  教內  後沈圩萬  一般是  美麗的意外  粗細  慈溪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