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苦丁茶
来源:74U閱讀網
蕹菜別名:蕹,甕菜,空心菜,空筒菜,藤藤菜,無心萊,水蕹菜,
蕹菜簡介:蕹菜,中藥名。為旋花科植物蕹菜IpomoeaaquaticaForsk.的莖葉。具有涼血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主治鼻衄,便血,尿血,便秘,淋濁,痔瘡,癰腫,折傷,蛇蟲咬傷。
蕹菜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清熱,利濕解毒。主治
鼻衄,便血,尿血,便秘,淋濁,痔瘡,癰腫,折傷,蛇蟲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0-120g;或搗汁。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化學成分
含蛋白質,糖,脂類,酚類,萜類,三萜類化合物,谷氨酰胺,丙氨酸,蔗糖,α-生育酚及β-胡蘿卜素,葉黃素,葉黃素環氧化物,堇黃質,新黃質等十幾種類胡蘿卜素,還含銅、鐵、鋅等元素。此外,從中還分離出N-反和N-順-阿魏酰基酪胺。
藥理作用
從蕹菜分離出的N-反和N-順-阿魏酰基酪胺,是體外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劑。紫色蕹菜中含胰島素樣成分,可用於治療糖尿病。
相關論述
1、《南方草木狀》:“能解治(野)葛毒。”
2、《綱目》:“搗汁和酒服,治產難。”
3、《醫林纂要·藥性》:“解蠱毒及砒石毒,補心血,行水。”
4、《食物考》:“寬腸利膈,殺葬草毒。”
5、《嶺南采藥錄》:“食狗肉中毒,煮食之。”
6、《福建藥物志》:“清熱,涼血,解毒。主治毒菇、木薯、曼陀羅等中毒,肺結核咯血,尿血,鼻衄,便秘,鵝口瘡,乳腺炎,疔瘡癤腫、毒蛇及蜈蚣咬傷。”
蕹菜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鼻血不止:蕹菜數根,和糖搗爛,沖入沸水服。(《嶺南采藥錄》)
2、治淋濁,小便血,大便血:鮮蕹菜洗凈,搗爛取汁,和蜂蜜酌量服之。(《閩南民間草藥》)
3、治翻肛痔:空筒菜1kg,水1000ml,煮爛去渣濾過,加白糖120g,同煎如飴糖狀。每次服90g,每日服2次,早晚服,未愈再服。(《費州省中醫驗方秘方》)
4、治出斑:蕹菜、野芋、雄黃、朱砂。同搗爛,敷胸前。
5、治皮膚濕癢:鮮蕹菜,水煎數沸,候微溫洗患部,日洗1次。
6、治蛇咬傷:蕹菜洗凈搗爛,取汁約半碗和灑服之,渣塗患處。
7、治蜈蚣咬傷:鮮蕹菜,食鹽少許,共搓爛,擦患處。(6-7方出自《閩南民間草藥》)
蕹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多鮮用。
蕹菜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葉常纏繞成把。莖扁柱形,皺縮,有縱溝,具節,表面淺青黃色至淡棕色,節上或有分枝,節處色較深,近下端節處多帶有少許淡棕色小須根;質韌,不易折斷,斷面中空,葉片皺縮,灰青色,展平後呈卵形、三角形或披針形;具長柄。氣微,味淡。
以莖葉粗大、色灰青者為佳。
蕹菜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旋花科番薯屬蕹菜。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蔓生。莖圓柱形,節明顯,節上生根,節間中空,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3-14cm,無毛;葉片形狀大小不一,卵形、長卵形、長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5-17cm,寬0.9-8.5cm,先端銳尖或漸尖,具小尖頭,基部心形、戟形或箭形,全緣或波狀,偶有少數粗齒,兩面近無毛。聚傘花序腋生,花序長1.5-9cm,有1-5朵花;苞片小鱗片狀;花萼5裂,近於等長,卵形;花冠白色、淡紅色或紫紅色,漏鬥狀,長3.5-5cm;雄蕊5,不等長,花絲基部被毛;子房圓錐形,無毛,柱頭頭狀,淺裂。朔果卵圓形至球形,無毛。種子2-4顆,多密被短柔毛。花期夏、秋季。分佈區域
我國中部和南部各地常為無性栽培,北方較少。道地產區
產於我國南方各地,自產自銷。生長環境
生於氣候溫瞹、土壤肥沃多濕的地方或水溝、水田中。